-
ICU脓毒血症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
编辑人员丨16小时前
目的 探究ICU脓毒血症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在 2018 年 4 月—2022 年 7 月期间重症医学科收治的 80 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调查,根据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分为有损伤组(n=40)和无损伤组(n=40),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在年龄、性别、平均心率、平均动脉压、体温、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CU住院时间、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主观整体评估定量表(PG-SGA)、皮肤护理频次等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U住院时间>12 d、APACHEⅡ>26 分、PG-SGA>10 分、皮肤护理频次>2h/次是ICU脓毒血症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U脓毒血症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众多,责任护士通过密切监测患者生命及机体体征变化情况,及时给予相应改善措施,制定科学膳食营养支持计划,强化日常皮肤护理行为,利于缩短患者ICU平均住院时间,维持机体营养均衡,加速患者早期恢复,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6小时前
-
多维度舒适化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效能、肺功能及临床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6小时前
目的:探究多维度舒适化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随机数字分配表法将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2例老年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对策,研究组实施多维度舒适化康复护理干预对策,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肺功能、心理状态等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肺功能、心理状态等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与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在完成自我管理、达成结果、一般自我效能、应对问题等水平提升效果较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在最大通气量、用力肺活量、肺活量、肺总量等肺功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呈逐渐好转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正性情绪、负性情绪等心理状态,改善趋势较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老年COPD患者采取多维度舒适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效能及肺功能水平的同时,在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中也起到了积极推动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6小时前
-
老年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编辑人员丨16小时前
目的:探究老年胆总管结石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扬州洪泉医院收治的老年胆总管结石ERCP术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患者基本资料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影响老年胆总管结石ERCP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胆总管结石ERCP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该院收治的61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共有9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占比14.7%,其中胆道感染4例,胰腺炎4例,其他1例;年龄、插管次数、体重指数、胰管反复显影、D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病史、胆管梗阻是影响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 P<0.05);年龄、插管次数、胆管梗阻是影响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年龄、插管次数、胆管梗阻是影响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需结合以上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对策,以降低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其痛苦及家庭负担,提升其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6小时前
-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管理难点的质性研究及对策分析
编辑人员丨16小时前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者在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与难点。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综合性医院的10名护理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通过Colaizzi内容分析法进行访谈内容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提炼出7个主题:老年患者主动预防跌倒意识淡薄;主要照护者安全陪护能力欠缺;临床护士执行干预措施未细致精准;多部门管控未完全协调一致;医院环境适老化与无障碍理念不足;跌倒相关技术产品未引入与普及;缺乏医疗政策的支持与专项资金的投入。结论:适当增设跌倒课程与培训计划,提高医务人员跌倒知识与技能水平,积极改变健康宣教方式与内容,增强老年患者与主要照护者风险意识及陪护能力。整合各类医疗资源,建立多学科协作模式共同解决跌倒问题,还应寻求卫生部门对于医疗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努力提升无障碍与适老化理念以整体改善住院环境,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6小时前
-
心肺功能评估下个体化康复护理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6小时前
目的:探讨心肺功能评估下个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心力衰竭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接收的急性心力衰竭术后患者9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对策,观察组实施心肺功能评估下个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对策。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健康行为、心功能恢复及肢体功能等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健康行为、肢体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与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自护管理、自护维持、自护信心等行为呈显著提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静息心率、肺活量等指标,改善趋势较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在上肢、下肢等能力评估,对比对照组,提高趋势较为可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急性心力衰竭术后患者采取心肺功能评估下个体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在强化患者自我健康行为规范性、改善心脏功能指标水平及提高肢体功能中,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6小时前
-
术后化疗阶段大肠癌患者的健康需求与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6小时前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的化疗期间的健康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大肠癌患者120例。调查工具包括常规资料问卷、癌症患者健康需求问卷简化版、中文版简明疲劳调查表、中文版简明疼痛调查表。结果:术后化疗阶段,大肠癌患者的CPNQ-SF的分数是(110.86±24.91)分,属于中度需求水平;22.8%的大肠癌患者属于重度需求水平;化疗次数、居住环境、婚姻情况、文化水平和疲劳等是影响大肠癌患者健康需求的因素,对76.9%的变异情况都能作出合理的解释。结论:术后化疗阶段大肠癌患者有较高的健康需求,护理人员应积极评估患者的健康需求,并结合患者的疲劳情况、文化背景等因素制定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6小时前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过渡期照护者照护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6小时前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院过渡期照护者照护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照护者各120例为研究对象,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和照护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护者照护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照护者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配偶的75例(62.5%),子女的25(20.83%),年龄46~60岁的53例(44.17%),在职的76例(63.33%),每月照护所需费用<3 000元的61例(50.83%),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55例(45.83%),照护者的照护能力平均分数为(27.45±9.45),照护能力处于中下水平;健康状况、疾病了解程度、是否与患者同住、照护经历及应对能力均为影响老年CHF患者照护者照护能力的相关因素;健康状况、疾病了解程度、应对能力、照护经历均为老年CHF患者照护者照护能力的独立因素( P<0.05)。 结论:健康状况、疾病了解程度、应对能力、照护经历均为老年CHF患者照护者照护能力的独立因素,临床应结合患者的病情及照护者照护能力的以上影响因素,为其制定合理的治疗及护理对策,进而提高照护者的照护质量,使患者得到最佳的照护与护理,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6小时前
-
院内即时检测质量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编辑人员丨16小时前
临床实验室即时检测(POCT)的快速发展对院内统一管理提出了挑战,如何保证POCT操作人员能力水平及资质、如何提升临床实验室开展POCT过程中在人、机、料、法、环等方面质量管理意识、如何帮助全院临床实验室开展院内POCT项目比对以及如何加强院内POCT信息化建设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本文针对院内POCT统一管理、POCT质量保证以及临床科室开展POCT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院在POCT管理中的做法与体会,提出加强院内临床实验室POCT项目的统一管理,建立POCT的质量管理文件及提升质量意识,确认POCT操作人员的能力与资质、对POCT设备进行备案与校准、开展POCT室内质量控制、POCT检测系统进行院内比对等方面的管理建议及解决对策,指出POCT的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希望能够通过本文,为医院管理者、医务部、护理部、质控科等职能科室对院内POCT 的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为临床实验室在POCT工作中的困惑找到有帮助的答案,以共同努力规范院内POCT质量管理,保证检验检测结果准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6小时前
-
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
编辑人员丨16小时前
目的:探讨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肝胆胰腺外科恶性肿瘤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患者基本资料及术后DVT形成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影响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后下肢DVT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后下肢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该院收治的90例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患者中,共有11例患者术后发生DVT,占比12.22%,其中9例患者血栓累及左下肢,占比81.82%,1例患者血栓累及右下肢,占比9.09%,1例患者血栓累及双侧下肢,占比9.0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类型、肿瘤分期、手术方式、术后卧床时间、联合放化疗、抗凝治疗及非计划重返ICU是影响患者术后下肢DVT形成的相关因素( 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类型、联合化疗及非计划重返ICU是影响患者术后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OR>1, P<0.05)。 结论:年龄、肿瘤类型、联合化疗及非计划重返ICU是影响患者术后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以预防或降低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形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6小时前
-
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社会疏离现状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6小时前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社会疏离现状,并分析影响其社会疏离的因素,旨在改善患者社交现状,同时有效提升生存质量。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泌尿外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疏离感量表(General Alienation Scale,GAS)、简易疾病感知问卷(The Brief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 BIP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对入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64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社会疏离感得分为(41.99±7.13)分。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研究结果可知,患者的生育状况、婚龄、对疾病了解程度、疾病感知情况及社会支持度均为其社会疏离感的相关影响因素(均 P<0.01)。 结论: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社会疏离水平得分较高,且在患者中出现社会疏离感的情况较为多见,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临床护理工作者应详细了解患者产生社会疏离感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自我疾病感知和社会支持程度之间关系制定干预对策,旨在降低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社会疏离水平,进一步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为降低这类患者的社会疏离感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6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