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PLC/Q-TOF-MS特征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秋海棠属5种药材质量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采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综合评价秋海棠、中华秋海棠、掌裂叶秋海棠、长柄秋海棠和柔毛秋海棠的质量.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 C18(2.1 mm × 100 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 ℃,流速0.2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同时扫描,以MSE方式进行采集,建立秋海棠属5种药材UPLC/Q-TOF-MS特征图谱,并对它们各自共有峰进行确认和归属,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秋海棠、中华秋海棠、掌裂叶秋海棠、长柄秋海棠和柔毛秋海棠药材各自的共有特征峰分别为15、13、12、12、15个,且共鉴定出29个化合物;秋海棠属5种药材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柔毛秋海棠与其他4种药材的化学成分差异显著,秋海棠与中华秋海棠药材之间化学成分差异较小,掌裂叶秋海棠与长柄秋海棠药材之间化学成分差异较小;还筛选出对该5种药材区分贡献显著的8个化学标志物,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葫芦素D或其同分异构体、葫芦素D葡萄糖苷和葫芦素B为潜在鉴别特征性化学标志物,原花青素B1、儿茶素和芦丁为潜在含量差异性化学标志物.结论:该方法直观、准确地反映了此5种药材的整体质量及化学成分差异情况,并对于建立科学、合理的秋海棠属药材质量评价方法和安全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其整体质量评价和控制及标准修订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秋海棠属中药材水八角及红白二丸质量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常用秋海棠属中药材水八角及红白二丸质量评价方法,为该属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水八角和红白二丸的芦丁含量及HPLC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芦丁含量在水八角中范围为0.022% ~0.207%,在红白二丸中范围为0.001% ~0.019%;水八角指纹图谱有10个共有峰,9批样品90%相似度在0.9以上;红白二丸指纹图谱有13个共有峰,19批样品68.4%相似度在0.9以上.结论:掌裂叶秋海棠含有的化学成分与秋海棠、中华秋海棠的区别大,秋海棠与中华秋海棠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差异小.本研究建立的秋海棠属药材质量评价方法,可用于秋海棠属中药材的整体质量控制,为该属药材的合理利用以及资源开发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贵州省9批不同产地盾叶秋海棠药材中铅、镉、砷、汞及铜的测定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建立药材盾叶秋海棠中铅(Pb)、镉(Cd)、砷(As)、汞(Hg)及铜(Cu)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压力罐消解法对贵州省不同产地9批盾叶秋海棠进行前处理,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Pb、Cd、Cu、Hg及As元素的含量,并参照《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判定9批盾叶秋海棠5个元素超标情况.结果: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盾叶秋海棠中Pb、Cd、Cu、Hg及As元素的方法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9.03%、73.82%、87.28%、88.66%及92.67%;参照《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两批药材分别出现了汞、砷超标的情况.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盾叶秋海棠中Pb、Cd、As、Hg及Cu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及重复性好,可为盾叶秋海棠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