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病例评析——腹痛 贫血 肌无力 尿色异常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提高临床对铅中毒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腹痛、贫血、肌无力、尿色异常起病的患者,对其诊治经过进行讨论分析。结果:中年女性,病史9个月,病程中有皮疹、溶血性贫血,合并不明原因腹痛、神经系统及肾脏等多系统受累表现,晒尿试验阳性、血铅水平显著升高,考虑符合铅中毒引起的多器官系统损害。结论:铅中毒可模拟风湿病,出现全身多系统受累,当临床现象不能完全用常规疾病解释时,需考虑其他疾病可能,必要时送检毒物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对PC12细胞毒性作用及其对APP酶解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毒性以及对淀粉样前体蛋白(APP)酶解的影响。方法:体外试验中将PC1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CT)组、低浓度DOP(DOP1)组、中浓度DOP(DOP2)组、高浓度DOP(DOP3)组、低浓度DOP+Aβ 25-35(DOP1+Aβ)组、中浓度DOP+Aβ 25-35(DOP2+Aβ)组、高浓度DOP+Aβ 25-35(DOP3+Aβ)组、Aβ 25-35(Aβ)组共8组,每组4个样本;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测定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转染实验用仓鼠卵巢(CHO)细胞转染APP695,使用不同浓度的DOP进行处理,分为转染空载体V-Flag对照(V-Flag)组、转染APP695-Flag模型(APP695)组、低浓度DOP(DOP1+APP695)组、中浓度DOP(DOP2+APP695)组、高浓度DOP(DOP3+APP695)组共5组,每组4个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测定Aβ 1-40含量以及γ-分泌酶活力。体内实验选择SPF级雄性昆明种小鼠50只,体重为(20±2)g,随机分为对照组、铅(Pb)组、低DOP浓度(DOP1’)组、中DOP浓度(DOP2’)组、高DOP浓度(DOP3’)组共5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6周;使用Morris水迷宫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DOP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β和γ-分泌酶活力及Aβ 1-40含量。 结果:与CT组比较,DOP2、DOP3组细胞活力降低,LDH、MDA、NO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CT组比较,DOP1+Aβ、DOP2+Aβ、DOP3+Aβ组细胞活力下降,LDH、MDA、NO含量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Aβ组比较,DOP3+Aβ组细胞活力下降,LDH、MDA、NO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Aβ组比较,DOP2+Aβ组LDH、NO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CT组比较,DOP2、DOP3组Caspase-3表达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Aβ组比较,DOP2+Aβ、DOP3+Aβ组Caspase-3表达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APP695组比较,DOP2+APP695、DOP3+APP695组Aβ 1-40含量及γ-分泌酶活力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DOP3’组小鼠脑组织β和γ-分泌酶活力及Aβ 1-40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Pb组比较,DOP3’组β和γ-分泌酶活力及Aβ 1-40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DOP2’和DOP3’组小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台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DOP对PC12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引起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进展起促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Ponte截骨联合骨桥切断和椎间隙植骨治疗僵硬性退变性脊柱侧凸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Ponte截骨联合骨桥切断和椎间隙植骨治疗僵硬性退变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1年10月采用Ponte截骨联合骨桥切断和椎间隙松解植骨治疗僵硬性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患者资料,男7例、女14例;年龄(67.6±9.1)岁(范围59~76岁)。所有患者均有顽固性腰痛伴行走受限,15例伴下肢放射性疼痛。术前站立位腰椎正侧位X线片示侧凸Cobb角为51.3°±24.1°(范围36°~61°)、腰椎前凸Cobb角为5.4°±13.6°(范围-10°~19°)。脊柱冠状面平衡(coronal balance distance,CBD)即C 7铅垂线(C 7 plumb line,C 7PL)与骶骨中垂线(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CSVL)的距离为(4.3±2.0) cm(范围0.5~6.2 cm)。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即C 7PL与S 1后上缘的距离为(5.9±3.1) cm(范围1.5~6.8 cm)。所有患者顶椎区均有巨大骨赘和骨桥,伴明显的成角和旋转畸形。仰卧位左右bending像示侧凸僵硬、活动度差。行多节段Ponte截骨,切断顶椎区骨桥,在顶椎区和滑移或半脱位节段行椎间隙松解和颗粒植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评估手术疗效和畸形改善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0±68) min范围(190~330 min),术中出血(970±260) ml(范围700~1 600 ml)。术后随访时间为(20.6±7.2)个月(范围12~36个月)。无一例患者出现内固定失效、断裂或翻修。末次随访时腰痛VAS由术前的(6.1±2.2)分降至(2.1±1.8)分( t=6.45, P<0.001),腿痛由术前的(5.5±3.4)分降至(1.2±1.0)分( t=5.56, P<0.001);ODI自术前的52.2%±22.2%降至16.4%±10.6%( t=6.67, P<0.001)。术后腰椎侧凸Cobb角为19.3°±10.5°(范围16°~29°),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58, P<0.001)。术后腰椎前凸Cobb角增加至34.4°±15.6°(范围27°~46°),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64, P<0.001)。CBD下降至(1.9±1.1) cm,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42, P<0.001)。SVA下降至(1.6±2.1) cm,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90, P<0.001)。 结论:Ponte截骨联合骨桥切断和椎间隙植骨可以改善成人僵硬性退变性脊柱侧凸的脊柱序列以及矢状面和冠状面平衡、避免椎体截骨,是治疗成人僵硬性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19~79岁成年人血铅和血硒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我国19~79岁成年人中血铅和血硒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的关联。方法:调查对象来自第一轮中国国家人体生物监测项目(2017-2018年),共纳入10 153名19~79岁的成年人。采集调查对象的空腹静脉血,检测全血中铅和硒的水平、血清hs-CRP水平,将hs-CRP>3.0 mg/L定义为hs-CRP升高。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分析血铅和血硒与血清hs-CRP升高的关联。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铅和血硒对血清hs-CRP升高的相乘和相加交互作用。结果:调查对象的年龄为(48.91±15.38)岁,其中男性5 054名(61.47%),hs-CRP升高者1 181名(11.29%)。广义线性模型的结果显示,在调整了相关混杂因素后,与血铅水平处于最低四分位数( Q1)者相比较,第二( Q2)、第三( Q3)和最高四分位数( Q4)者hs-CRP升高的 OR值(95% CI)分别为1.14(0.94~1.37)、1.25(1.04~1.52)和1.38(1.13~1.68);与血硒水平处于 Q1组者相比较, Q2、 Q3和 Q4组者hs-CRP升高的 OR值(95% CI)分别为0.86(0.72~1.04)、0.91(0.76~1.11)和0.75(0.61~0.92)。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未发现血铅和血硒对血清hs-CRP升高的相乘和相加交互作用。 结论:血铅水平与血清hs-CRP升高存在正向关联,血硒水平与血清hs-CRP升高存在负向关联,未发现血铅和血硒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长春市某医院儿童铅暴露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了解长春市儿童铅暴露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本地区儿童铅中毒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长春市某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在2017年5月-2018年9月收治的804例就诊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血铅检测和问卷调查,分析儿童铅暴露的特点.结果 长春市儿童血铅水平为32.30(25.40,41.00)μg/L,男童和女童的血铅水平分别为33.00 μg/L、32.00 μg/L.其中53例血铅水平≥100 μg/L,高血铅检出率为6.59%(高铅血症34例、轻度铅中毒7例、中度铅中毒11例、无重度铅中毒例数).血铅正常组与异常组儿童在性别、父亲文化水平、啃指甲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年龄、母亲文化水平、居住楼层、饭前洗手、吮吸手指、异食癖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血铅异常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居住楼房较高、饭前洗手等是儿童血铅异常的保护因素(P<0.05);儿童年龄低、吮吸手指、异食癖是儿童血铅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长春市儿童的血铅水平及高铅血症不容忽视,尤其是3岁及以下婴幼儿、不良行为习惯和异食癖与血铅水平有密切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金属污染物通过星形胶质细胞诱发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自然环境和工业环境中的金属污染物可以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途径进入生物体,引起不良健康效应,已有很多文献证实金属污染物具有神经毒性。近些年的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在金属污染物诱发的神经毒性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近期国内外有关铅、汞、镉、锑、铜等金属物质通过星形胶质细胞引发神经毒性的最新进展,为金属污染物的神经毒性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芍药苷抑制醋酸铅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醋酸铅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于2020年9月,从胎鼠中分离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并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确定醋酸铅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浓度及时间,芍药苷细胞毒性研究评价芍药苷浓度及其对醋酸铅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依据结果选取不同浓度芍药苷干预海马神经元细胞,作用24 h后,加醋酸铅染毒,同时设空白组和模型组,测定海马神经元细胞中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含量;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ERK (p-ER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p38 MAPK (p-p38MAPK)、c-Jun氨基端激酶(JNK)、磷酸化JNK (p-JNK)蛋白表达。结果:分离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细胞经免疫荧光化学染色鉴定后,给予醋酸铅处理,MTT结果显示醋酸铅浓度25 μmol/L,处理24 h毒性效果最佳。80 μmol/L以下浓度芍药苷对海马神经元细胞均无细胞毒性作用;与模型组比较,20、40、80 μmol/L芍药苷干预组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均明显升高( 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神经元细胞中ROS活力、LDH释放水平、MDA和Caspase-3含量均明显升高( P<0.01),SOD活力明显降低( P<0.01);与模型组比较,40、80 μmol/L芍药苷干预组海马神经元细胞中ROS活力、LDH释放水平、MDA和Caspase-3含量明显降低( P<0.05),SOD活力明显升高( P<0.05)。与模型组比较,40、80 μmol/L芍药苷干预组海马神经元细胞中p-ERK/ERK比值明显升高( P <0.01),p-p38MAPK/p38MAPK和p-JNK/JNK比值明显降低( P<0.05)。 结论:芍药苷可能通过MAPK信号通路,下调p-p38MAPK、p-JNK蛋白表达,上调p-ERK蛋白表达,抑制醋酸铅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徒手经第2骶骨翼骶髂螺钉植入技术在退变性腰椎侧凸腰骶骨盆固定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徒手经第2骶骨翼骶髂螺钉(S 2AI)植入技术应用于退变性腰椎侧凸腰骶骨盆固定融合术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8年10月南部战区总医院和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收治的采用徒手S 2AI植入技术治疗的18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例,女性13例,年龄63.2岁(范围:55~71岁)。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的相关参数,包括主弯侧凸Cobb角,冠状面躯干偏移(C 7PL-CSVL)、腰椎前凸角(LL)、矢状面铅锤轴线(SVA)、骨盆投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S 1骶骨倾斜角(SS)及脊柱-骨盆匹配度;术后行骨盆CT评估S 2AI植入准确性,同时记录术前及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并记录并发症情况。手术前后指标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或非参数Wilcoxon检验。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3.7个月(范围:12~62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腰椎侧凸Cobb角由术前的(32.28±4.97)°降至(6.56±3.20)°( t=41.142, P<0.01),C 7PL-CSVL由术前的(1.11±2.07)cm降至(0.18±1.08)cm( t=41.142, P=0.06),LL由术前的(-22.39±13.07)°改善至(-36.39±4.29)°( t=4.470, P<0.01),脊柱-骨盆匹配度由术前的(26.83±14.83)°降至(13.72±8.3)°( t=4.396, P<0.01),PT由术前的(27.94±4.26)°降至(23.39±6.08)°( t=2.680, P=0.02),SS由术前的(22.22±6.36)°升至(26.28±7.24)°( t=-2.178, P=0.04),SVA由术前(6.54±4.51)cm降至(2.62±1.29)cm( t=3.052, P=0.01),矢状面失平衡明显改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从术前0.58(0.40)分[ M( QR)]降至0.18(0.15)分( Z=-4.567, P<0.01),临床症状明显缓解。18例患者共植入S 2AI螺钉32枚,术中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3例患者CT检查见S 2AI突破皮质,1例为2级(中度),偏向腹侧;2例为1级(轻度),1例偏腹侧,1例偏背侧。8例患者末次随访时完成了SRS-22问卷,手术满意度平均4.4分。 结论:徒手S 2AI植入技术应用于退变性腰椎侧凸腰骶骨盆固定融合术能维持腰骶骨盆稳定性,临床效果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酸碱稀释剂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全血19种元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直接稀释法的酸性或碱性稀释剂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量全血多种元素结果的影响,探讨2种稀释剂是否在元素测定结果上存在相互替代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国家人体生物监测项目2018年8月份收集到的162份人全血样本,使用不同的稀释剂将全血样本进行稀释后离心,使用ICP-MS测定样本上清液。分别对使用酸性稀释剂(0.1%硝酸+0.01%曲拉通溶液)和碱性稀释剂(0.05%正丁醇+0.01%曲拉通+5%氢氧化铵溶液)的2种前处理方法进行方法学特性评估,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2种稀释剂测定的全血中19种元素结果的相关性,通过Passing-Bablok线性回归和Bland-Altman图评估162个全血样本中19种元素使用2种稀释剂的测定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使用2种稀释剂的19种元素方法学技术指标数据良好,19种元素使用酸性稀释剂定量限范围为0.1~15.8 μg/L;碱性稀释剂定量限范围为0.3~19.2 μg/L,19种元素酸、碱稀释剂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0.995,除锶、镉、锡、铊外的元素回收率范围均在80%~120%,所有元素在酸性、碱性稀释剂的批内、批间的总变异系数范围为0.5%~12.4%。2种稀释剂对铬、锰、钴、锌、铜、砷、硒、锶、钼、银、镉、锑、钡、汞、铅测定值的相关性较强( R2均>0.8),钒、镍、锡、铊相关性较弱( R2均<0.8)。钒、镉、锡、钡、汞的斜率95%置信区间<1。铬、镍、砷、银、钡、汞,截距95%置信区间包含0点。Bland-Altman图显示,钒、铬、砷、锶、银、镉、锡、汞使用酸性和碱性稀释剂的一致性较好。 结论:不同元素之间使用2种稀释剂测定的均值结果存在差异,无法完全替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普济方》痤疮外治方用药特色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普济方》痤疮外治用药特色。方法:筛选《普济方》痤疮外治方并建立标准化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网页版分析药物频次、药物属性(药性、药味、归经),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药物与药物、药物与剂型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痤疮外治方87首,涉及药物164种,常用药物有白芷、川芎、白附子、铅粉等;药物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辛、甘、苦居多,归经以肺、脾、胃、肝经为主。关联性较强药对、药团为川芎-白芷、白附子-白芷-川芎。高频药物可聚为三类。高频剂型膏剂与药物猪脂、水银、铅粉关联性较强,高频剂型散剂与药物白芷、牵牛子、皂荚、藁本、川芎关联性较强。结论:《普济方》痤疮外治以辛散发越为主,高频药物聚类分别针对体虚感邪证、外感风热证、血热郁滞证,提示了明代以前痤疮辨治特色,亦为现代临床诊疗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