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稿约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一、《内科急危重症杂志》(国家统一刊号CN42-1394/R)是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医学期刊.其宗旨和任务是刊载大内科、急危重症医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治经验,以及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双月刊,被万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录,以广大的内科、感染科、神经科、皮肤科、急诊内科、各专业和相关学科的各级医师,医学院校师生和有关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临床医生在临床试验中的职责及提高临床试验质量的相关建议——基于一项注册器械临床试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明确临床试验中临床医生的职责,分析临床医生对临床试验质量及效率的影响,并讨论改善方案.方法:以某三甲医院介入科一项常规注册器械临床试验中临床医生所承担的研究任务为例,从知情同意、病史判断、手术干预、随访、不良事件、合并用药等角度明确临床医生作为研究者的职责.结果及结论:在临床试验中,临床医生需要确保试验过程严格遵循方案、数据真实准确、保护受试者安全.在完成常规医疗、科研、教学任务的同时,临床医生还会面临临床试验项目管理、团队协作、方案设计、数据采集等方面的挑战.为提高临床试验执行质量与效率,减轻医生研究压力,建议加强跨学科专业背景临床研究团队建设,完善临床医生晋升评价体系,优化试验流程和管理,加强临床研究支撑服务,从而促进临床试验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以从事普通外科的临床工作者、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普通外科领域内的最新学术动态与进展、临床实践经验和原创性科研成果,以及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投稿须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是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食品卫生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的办刊方针是普及与提高并重.设专家述评、论著、研究报告、实验技术与方法、监督管理、调查研究、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食物中毒、综述等栏目.《中国食品卫生杂志》既报道食品安全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也交流产生、发现于实际工作的研究结论;既涉足实验室,又深入监督管理现场;全方位报道国内外食品安全的政策、理论、实践、动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本刊关于论著类文章的界定说明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论著是相对于综述、讲座、短篇报道等而言的一种文体类型.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届定标准和方法.本刊论著是指科研论文中,符合国际通用的温哥华论文格式,全文由中英文摘要、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及参考文献组成.中英文摘要为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凡符合上述条件的论文,本刊皆界定为论著,特此声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征订启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物理医学与康复(康复医学)专业的高水平学术期刊.本刊严格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全面介绍物理治疗、物理医学与康复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以及对物理因子治疗、康复临床、疗养等有指导作用,且与康复医学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及时反映我国康复治疗、物理医学与康复、康复医学的重大进展;同时密切关注国际康复医学发展的新动向,促进国内外物理治疗、物理医学与康复的学术交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稿约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是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编辑出版的学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以从事普通外科的临床工作者、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普通外科领域内的最新学术动态与进展,临床实践经验和原创性科研成果,以及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欢迎全国各地和海内外作者踊跃投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课程形式指导低年级医学本科生阅读科研文献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科研文献阅读是医学生需要尽早掌握的一项必备技能,也是培养其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以课程形式指导低年级本科生阅读科研文献,有助于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文献阅读方法,为其日后学习和深造奠定扎实基础。本研究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学团队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各专业二年级和三年级本科生开设的校级通识选修课程"科研文献学习与交流"为例,阐述了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并通过课程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选修过本课程的137名学生中,99.3%(136/137)的学生均能够顺利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并通过考核。对2020至2021年选修本课程的7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以课程形式指导低年级本科生阅读科研文献能够提升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88.9%(64/72)]和口头报告能力[66.7%(48/72)],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51.4%(37/72)],并使学生从同伴学习中获益[63.9%(46/72)]。本课程初步建立了一套以独立课程为形式,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早期科研训练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养,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大型仪器技术平台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在大型仪器平台人才队伍中引入博士研究生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管理让其更好地在工作中发挥作用。方法:对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大型仪器设备平台的人才队伍现状进行文献调研,并结合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技术平台运转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进行分析。结果: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大型仪器平台近年来都加强了高层级人才的引入,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并通过职级晋升、提升待遇等管理手段,保持仪器服务人员队伍的稳定性。结论:高精尖仪器是仪器技术平台的基础,高学历人才是仪器技术平台的核心。只有更多的博士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加入技术平台,才能让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更好地为基础科学研究提供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早期使用肝素预防性抗凝降低重症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一项来自MIMIC-Ⅳ数据库的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有关脓毒症患者抗凝药物的使用和时机以及肝素用量的研究较少,且目前关于肝素的使用是否能提高脓毒症患者的存活率尚不清楚。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明教授团队联合解放军总医院姚咏明教授团队在《Burns & Trauma》杂志发文《Early prophylactic anticoagulation with heparin alleviates mortalit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sepsi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rom the MIMIC?Ⅳ database》,利用重症临床科研数据库MIMIC?Ⅳ对脓毒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该研究共纳入6 646例成年脓毒症患者,并将患者分为早期预防性使用肝素的肝素组(3 211例)和非肝素组(3 435例)。肝素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显著低于非肝素组(配对前病死率分别为14.7%、20.0%,风险比为0.77,95%置信区间为0.68~0.87,P<0.001;配对后病死率分别为14.9%、18.3%,风险比为0.78,95%置信区间为0.68~0.89,P<0.001)。肝素组和非肝素组患者60 d病死率和住ICU时间有明显差异(P<0.01)。在调整不同协变量的情况下,早期预防性使用肝素与脓毒症患者的院内病死率相关(风险比为0.71~0.78,P<0.001),并且在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仅给予5剂肝素与院内病死率降低相关(风险比为0.70,95% 置信区间为0.56~0.87,P<0.001)。亚组分析显示,肝素使用与脓毒症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脓毒症休克、序贯器官衰竭评价评分≥10分、急性肾损伤、机械通气、革兰阳性菌感染和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的院内病死率降低显著相关(风险比分别为0.74、0.70、0.58、0.74、0.73、0.64、0.72,P<0.001)。E值分析表明,考虑未控制的混杂因素,结果依然稳定。该研究证实脓毒症患者早期预防性使用肝素与风险调整后的病死率降低存在关联,后续可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评估该研究的结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