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2022年我国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临床试验注册信息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中国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相关临床试验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为CAR-T疗法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15-2022 年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登记注册的所有CAR-T疗法相关临床项目信息,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注册项目的注册题目、注册时间、注册类型、研究疾病、靶点、上市申请临床试验信息、已上市CAR-T疗法等信息,分析CAR-T疗法临床试验的特点与现状.结果 共检索到注册研究277 项,主要集中在江苏省、上海市、广东省、湖北省,其中干预性研究163 项,观察性研究114 项,100 例以上的大样本研究仅5 项;资金来源主要为企业赞助(50.5%);主要适应证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203/277,73.3%);单靶点研究中,白细胞分化抗原19(CD19)占43%(79/183),B 细胞成熟抗原(BCMA)占9%(17/183);平台登记的项目27 项,14 个品种,仅2 个为已上市品种,26 个项目的申办单位为国内企业;Ⅰ或Ⅱ期试验研究占比较大,为96%(26/27);中国目前已上市3 种CAR-T疗法,其中2 个原研单位为国内企业.结论 中国CAR-T研究主要集中在医疗资源发达地区,由中国企业为主导开展,并主要集中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目前多数研究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由于注册时间短,离完成研究到申请上市还需要一定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胰腺癌性疼痛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胰腺癌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肿瘤,嗜神经生长是胰腺癌的重要生物学特点,其对神经的侵犯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疼痛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意志.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癌痛"三阶梯镇痛原则"是传统治疗癌性疼痛的治疗方案,但由于其毒副作用明显、疗效差、易成瘾、易耐药以及医师临床用药不规范等因素,无法满足患者病情需要.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以及广泛的临床试验的开展,介入作为癌痛管理的"第四阶梯",其治疗手段以及各种影像引导方式的发展与应用,如神经毁损术、125I粒子植入术、患者自控镇痛泵技术、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等,临床疗效得到了有力证明,为癌痛患者提供了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免疫细胞功能状态量化检测评估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免疫系统是维持机体器官功能健康和预防疾病的重要保障,免疫健康管理和疾病免疫治疗目标是恢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状态。免疫学领域研究解决了如何抑制或提高免疫状态的技术性难题,随之带来亟需回答的问题是如何全面地检测和量化评估免疫状态,这是下一个挑战,目前国际上尚无成熟解决方案。免疫状态量化检测与可视化评估对疾病防控、亚健康状态管理和疾病免疫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本专家共识针对正常免疫状态定义和免疫细胞功能状态(免疫力)全面量化评估及可视化评分技术手段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提出了正常免疫状态相关的基础概念和思考,探讨免疫细胞功能状态量化检测评估方向和原则,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免疫力解码以及免疫健康领域基础课题和临床试验的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介导的Notch信号通路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骨关节炎(OA)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式.众多研究表明,金属蛋白酶家族在OA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或许能在OA治疗中发挥巨大作用.其中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DAM10)具有巨大潜力,其相关靶向药物已在临床上应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或者进行临床试验,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及免疫抑制.本文对ADAM10及其介导的Notch信号通路在OA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ADAM10相关药物在OA治疗上的应用提供初步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ISO 9001标准的Ⅰ期临床试验护理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识别I期临床试验中护理质量问题与管理节点,构建基于ISO 9001标准的Ⅰ期临床试验护理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头脑风暴、专家咨询等确定指标体系,并于2023年11月-2024年1月进行初步应用.结果 建立了包含8个一级指标、54个二级指标的Ⅰ期临床试验护理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应用后,Ⅰ期临床试验的仪器设备使用规范性、数据录入规范性以及方案执行依从性均得以提高.结论 基于ISO 9001标准的Ⅰ期临床试验护理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实用性,可用于临床试验护理质量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转移性肾细胞癌免疫治疗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估国内应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单抗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2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共117例应用PD-1单抗治疗的晚期mRC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7例(74.4%),女30例(25.6%);年龄(57.9 ± 10.9)岁,体质指数(23.6 ± 3.4)kg/m 2;有吸烟史79例(67.5%),高血压病44例(37.6%),糖尿病19例(16.2%)。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0分70例(59.8%),1分39例(33.3%),2分5例(4.3%),3分3例(2.5%)。101例(86%)既往行肾切除术。病理类型为肾透明细胞癌104例(88.9%),乳头状肾细胞癌8例(6.8%),嫌色细胞癌2例(0.9%),集合管癌2例(0.9%),嗜酸细胞癌1例(0.08%)。患者诊断为mRCC后行PD-1单抗单药或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分析总体人群和相关亚组的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客观缓解率(ORR)、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等。 结果:117例中40例(34.2%)行PD-1单抗单药治疗,其中信迪利单抗15例,卡瑞丽珠单抗13例,替雷利珠单抗8例,特瑞普利单抗4例。77例(65.8%)选择靶向药物联合PD-1单抗治疗,其中应用阿昔替尼63例,舒尼替尼14例;PD-1单抗为替雷利珠单抗29例,信迪利单抗20例,特瑞普利单抗13例,卡瑞丽珠单抗10例,帕博丽珠单抗5例。初始治疗后23例因疾病进展更换药物,其中PD-1单抗单药治疗者中8例换为另一种PD-1单抗治疗;PD-1单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者中15例更换PD-1单抗或靶向药物类型。总体人群的中位OS为35.6(19~60)个月,PFS为12.1(1~60)个月;5例完全缓解,51例部分缓解,20例疾病稳定,总体ORR为47.8%(56/117)。单药PD-1单抗初始治疗的中位PFS为10.5 (1~60)个月,初始靶向药物联合PD-1单抗治疗的中位PFS为12.6 (1~30)个月。更换治疗方案后,8例PD-1单抗单药治疗的PFS为10.1(4~19)个月,15例PD-1单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的PFS为11.7(1~25)个月。PD-1单抗单药治疗均未发生≥2级trAE,PD-1单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患者中52例共出现124例次≥2级trAE,最常见者为血压升高(18.5%,23/124),其次是甲状腺功能减退(15.3%%,19/124)、皮疹(14.5%,18/124))、氨基转移酶升高(10.5%,13/124)和骨髓抑制(9.7%,12/124)。11例(9.4%)患者需中断PD-1单抗治疗以减少trAE。结论:在国内真实世界人群中应用PD-1单抗治疗mRC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好,不良反应较少;研究结果与国外多个关键临床试验一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药物敏感试验后治疗与经验性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 H. pylori药物敏感试验对根除 H. pylori的经验性四联方案药物经济学的影响。 方法:基于1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NCT02935010)的382例 H. pylori感染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其中药物敏感试验组(药敏组)286例,采用胃镜活组织检查进行诊断,并根据 H. pylori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给予14 d根除 H. pylori的三联或四联方案治疗;经验组96例,采用胃镜活组织检查进行诊断(96例,胃镜经验组),给予14 d根除 H. pylori的经验四联方案治疗。同时,以经验组患者为基础设立模拟的 13C-尿素呼气试验(UBT)经验组(UBT经验组;96例,采用 13C-UBT检查首次发现 H. pylori感染),在成本核算时去除胃镜检查、活组织检查和药物敏感试验相关费用,补充 13C-UBT的费用,其他情况保留胃镜经验组患者的信息。以 H. pylori根除率为效果指标,采用意向性治疗(ITT)分析,比较药敏组、胃镜经验组和UBT经验组的成本、成本-效果比(CER),以及药敏组相较于胃镜经验组、UBT经验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基于ITT分析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评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ITT分析结果显示,药敏组、胃镜经验组和UBT经验组的成本分别为(1 747.41±149.30)、1 032.71、657.71元,药敏组较胃镜经验组和UBT经验组分别高(714.70±149.30)和(1 089.70±149.30)元;药敏组、胃镜经验组和UBT经验组的CER分别为(19.08±1.49)、12.09和7.70元/%;药敏组相较于胃镜经验组、UBT经验组的ICER分别为(115.27±1.49)和(175.76±1.49)元/%。药敏组相较于经验组的ICER受 H. pylori根除率和药物敏感试验费用的影响均较大:当经验组 H. pylori根除率降低时,药敏组的ICER随之下降;当药敏组的 H. pylori根除率增高时,ICER随之下降,反之亦然;当药物敏感试验费用下调或上调20%时, H. pylori根除率每增高1%,药敏组较胃镜经验组分别需要多支付的成本为99.15和131.40元,药敏组较UBT经验组分别需要多支付的成本分别为159.63和191.89元。 结论:对于通过 13C-UBT明确 H. pylori感染而无胃镜检查指征的患者,首选经验性四联方案;对于拟行胃镜检查明确 H. pylori感染的患者,在 H. pylori根除率每增高1%可承受额外开支115.27元的情况下,可以在进行 H. pylori药物敏感试验后根据结果制定个体化根除方案;药物敏感试验费用下降将更加有利于药物敏感试验后个体化治疗的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药抑制肺癌干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中药可抑制肺癌干细胞(LCSCs)增殖、侵袭、迁移及耐药蛋白表达,并诱导细胞凋亡,延缓自我更新,还能通过干预其生态位、免疫微环境及有氧糖酵解等多途径发挥抗肿瘤效应,其中涉及的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CD133、CD44、ALDH及ABCG2等,而相关的信号通路有Wnt/β-catenin、Hedgehog、Notch等。中医药干预LCSCs的研究总体偏少,多集中在基础研究,且选取的实验指标重复率高,涉及的细胞类型与信号通路较少;临床试验相对缺乏,欠缺与基础实验有机衔接。今后还需提高研究质量,并深入研究具有抗肺癌干细胞效应的中药,以推动肺癌的精准化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02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第83届年会会议纪要(一)
编辑人员丨2天前
2023年的美国糖尿病协会(ADA)Banting奖授予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亚历山大·冯·洪堡教席教授,慕尼黑亥姆霍兹公司首席执行官,德国亥姆霍兹公司协会副主席Matthias H. Tsch?p教授,以表彰他在糖尿病和肥胖研究领域取得的开创性发现。Matthias H. Tsch?p教授于1993年开始在慕尼黑大学医学院担任医学科学家(physician-scientist),在那里他遇到了不少与肥胖及其并发症作斗争的患者,当时肥胖还没有任何合适的治疗方案。受饱腹感激素(satiety hormone)——瘦素发现的启发,Matthias H. Tsch?p教授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致力于寻找治疗肥胖的方法。2000年,他首次确认了胃饥饿素(ghrelin)是唯一一种循环饥饿激素,且该激素在大脑中的作用可促进肥胖。基于对胃饥饿素、肠道激素和大脑回路的研究,Matthias H. Tsch?p教授和他的合作伙伴Richard DiMarchi博士提出假设,特定激素的综合作用可能会提供安全且前所未有的减重效果,从而逆转肥胖。他们开创了一系列单分子疗法(single-molecule therapeutics),通过同时激活两个或更多的激素受体,以达到减重、降糖、降脂的目的。这种新型的双/三受体激动剂包括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GIP)、胰高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GLP-1)和胰高糖素(Glucagon,GCG)受体的激动剂。Matthias H. Tsch?p教授和DiMarchi博士研发的多个新型双/三受体激动剂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GIP/GLP-1双受体激动剂Tirzepatide已经成为首个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临床意义与统计学意义结合的临床试验结果分类方法及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统计学意义在临床试验结果解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获得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时,临床意义的评估常被忽略,本研究尝试提出一种简单且明确的试验结果新分类方法,重点针对已获得统计学阳性的试验,评估其结果是否具有临床意义。方法:以201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大会公布结果的临床试验为研究对象,通过荟萃流行病学方法,提取研究水平的特征变量。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试验设计阶段假设的目标效应值及试验结果所得的观察效应值,基于两者间的差异,对已获得统计学阳性的试验进行细分,识别出临床意义可能不充分的研究;并基于检验把握度的理论提出阈值,作为对该类问题进行识别的基础。结果:最终纳入分析的12项临床试验多发表于顶尖专业期刊、具有较高的研究设计与报告质量;观察效应值与目标效应值间有一定相关性( r=0.892),但基于两者间的差异,并聚焦获得了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的7项试验,其中被分类为临床意义不充分的共2项,按ACC和ESC公布的试验进行划分,有统计学意义却可能无临床意义的研究各1项(1/3和1/4)。 结论:已获得统计学阳性结果的试验,仍有必要对其临床意义的充分性进行评估,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将临床意义与统计学意义结合的分类标准及在其基础上对临床试验结果可靠性进行评估的方法,辅助研究者识别因临床意义不充分导致的潜在风险,为临床研究结果的合理解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