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型移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通风系统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研究加强型移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以下简称"移动P2+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以对实验间内部的气溶胶扩散进行有效控制.方法:移动P2+实验室的通风系统采用全新风通风设计,送风为3级过滤,采用定风量控制;排风为1级高效过滤,采用变风量控制,其中缓冲间设有高效过滤排风口,实验间设有风口型排风高效过滤装置.缓冲间通风采用上送上排的布局,送、排风高效集成在吊顶内;实验间通风采用侧上送风、侧下排风的方式.为验证通风系统设计的可行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对0°、30°、45°、60°、90°送风角度下的气流组织、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分析,并模拟不同送风角度下的实验间气溶胶浓度分布情况,以确定最佳送风角度.结果:经气流组织、温度场、速度场及气溶胶扩散控制能力的综合比较,移动P2+实验室通风系统以60°送风最佳,且检测结果表明该送风角度下的换气次数、静压差、温湿度、洁净度以及气流方向等核心指标均满足GB 27421-2015《移动式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和T/CESC 662-2020《医学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建筑技术标准》的要求.结论:在进行移动P2+实验室通风系统设计时,除了要考虑各送、排风口位置和设备设施布局因素,还应选择合适的送风角度,以提升防护区的生物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暴露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方法对医院开展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检测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评估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暴发期间在医院开展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核酸检测的可行性,为最终在医院开展核酸检测提供参考.熟悉暴露分析和关键点控制(exposure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EACCP)工作框架的专业人员在基于医院现实条件下,对SARS-CoV-2检测过程中可能的感染暴露风险和途径进行梳理,建立整个检测流程,验证在配备有发热门诊的医院开展的可行性,并明确降低暴露风险的关键控制点.高风险是在发热门诊标本的采集和灭活处理,中风险是未灭活标本的储运,低风险是灭活标本的储运和检测.优化检验流程能降低检测过程中感染暴露风险,对于高风险的操作,可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发热门诊或移动采集点等)和相应的安全防护等级下进行操作;EACCP分析方法可用于新发感染性疾病暴发期间的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在综合医院核酸检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究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应用于综合医院"应检尽检"和"愿检尽检"人群核酸标本检测.方法:采用定制钢结构焊接加工,体积为17500 mm×2980 mm×2980 mm,设计可移动有标准四区分隔和气流控制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选取2021年1-7月医院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全部进行核酸检测样本,依据检测方法将其分为发热和急诊组、门诊和住院组以及无症状核酸检测组.统计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检测样本量、阳性样本量、平均检测时长和环境采样结果,计算3组样本平均检测时长,对比常规核酸检测实验室和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样本的平均检测时长.结果: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累计检测样本121312份,累计检测出阳性样本8份,平均检测时长(360.00±156.00)min,满足国家卫健委对不同核酸检测人群的检测时长要求.3组平均检测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95,P<0.001).结论: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能弥补综合医院原有的医疗用房不够及P2实验室建设不足,满足综合医院分人群检测需求,且能保证检测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的移动检验——模块化、快速部署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2022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移动实验室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正式运作.作为该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一部分,移动实验室具有机动性强、快速部署的特点.移动实验室分为试剂准备区、标本检测区、二级生物实验室多个区域,48 h内可以完成"从安装到使用"的全流程,可开展血细胞分析、血气分析、凝血分析、常规血清学检测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等项目,标本平均周转时间为3.5 h,为新冠肺炎患者及时诊治和疾病监测提供支持.该文描述了这一可移动和快速部署实验室系统的配置、用途及实验室内部管理,包括生物安全、人员培训和质量控制等的初步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