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型方舱医院感染预防控制风险管理探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在以奥密克戎变异株为主要流行株的新一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为彻底快速阻断疫情在社会面的传播,大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舱医院在隔离收治轻症及无症状感染者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为降低新型冠状病毒在方舱医院内的传播风险,从方舱建筑设计到医院运行中各类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都应主动识别风险来源、开展风险评估,实施综合感染预防控制风险应对措施,及时监督检查和再评估,以预防职业暴露和医院感染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分时分级管理实现方舱医院批量新冠感染者高效应急救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灾害救援及急诊分诊理论,以四川援长春医疗队执行长春工人体育馆方舱医院(简称长春工体方舱)救援实践为例,介绍如何快速组建医生团队以实现批量患者的高效应急救治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分析和前瞻性观察方法开展研究。横断面分析2022年4月支援长春工体方舱医院的四川医疗队医生的基本情况。工作量为2022年4月3月至28日在长春工体方舱的患者总数。在任务开始时、任务第1周、第3周利用五分评分法反映医生身心状态、压力状态和救援成就感。动静态分时舱内外联动排班和患者分级分区管理方案在方舱运行10 d时完成全部实施,对比方案实施前后医生查房效率和自评分变化,总结救援成绩。结果:承担长春工体方舱医院运维的四川援长春医疗队56名医生来自14家医院12个专业科室。在常规培训及分工基础上,通过动静态分时舱内外联动排班及基于信息化的患者分区分级管理措施的实施,批量患者入舱收治时间从每人(14.64±10.09)min缩短至(6.80±5.10)min( P<0.01),静态查房时段每位医生每小时可查看患者数从(28.50±12.26)人提高到(68.43±19.95)人( P<0.01),共收治患者1 293人,舱区零死亡、零事故、无轻症转重症。35名医生完成连续调查,措施实施前,医生身体状态评分略有下降,方案实施后趋势改善( P<0.01),方案实施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改善( P=0.03)、压力感受自评分降低( P<0.01)、职业成就感自评分提高( P<0.01),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根据方舱批量患者应急救治工作特点,对临时召集的医生团队进行基于舱内外联动机制的动静态分时排班和借助信息化技术的患者分级分区管理有利于提高救治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压力和风险暴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冠病毒感染出院(舱)后复阳人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描述并探索复阳人员特征及规律,为复阳人员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6月由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和苏州金阊方舱医院诊断的新冠肺炎住院患者中出院(舱)后复阳的88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包括一般资料、疫苗注射情况、首阳住院天数、出院后首次复阳间隔天数、复阳次数、核酸阳性Ct值。结果:88例复阳人员均为无症状感染者,其中男性35例(39.8%),女性53例(60.2%),年龄范围在3~76岁之间,32人出现过1次复阳(36.36%)、28人出现过2次复阳(31.82%)、13人出现过3次复阳(14.77%);首次阳性时核酸检测Ct值较首次复阳时数值减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1);新冠患者出院后至首次复阳时间间隔最长为28 d,复阳持续时间最长为3个月,患者出院后三个月内发生复阳频次平均为2次。 结论:复阳人员首次复阳核酸检测Ct值高于首次确诊阳性Ct值。未发现年龄、基础疾病、新冠疫苗接种剂次差异与复阳次数的相关性;未发现复阳人员具有传染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重点场所防护与消毒技术和要求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代表的新发呼吸道传染病传播与流行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重点场所防护和消毒措施不当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和流行的潜在风险因素。本期重点号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为着眼点,从宾馆、方舱医院、客运场站和公共交通工具等重点场所功能分区、环境与设施、个人防护、运行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多角度提出防护与消毒的综合措施与建议,期望为新发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患共建大型方舱医院文化的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医院文化对大型方舱医院的有序运行和疫情防控发挥重要作用。2022年4—5月,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通过医患联合党建,发挥党员先锋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和科普活动,鼓励热心患者参与活动策划,关注重点人群,制定方舱"居民公约"等举措,打造更具归属感的大型方舱医院文化,最终形成文化适应、文化同步和文化塑造,增强了医患同理心,提升了医疗执行效能,并推进方舱管理制度标准化。这种和谐、温暖和自治的医患共建文化,有效保障了方舱医院的安全有序运行,为我国大型方舱医院文化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奥密克戎变异株咽拭子核酸持续阳性患者临床特点及肛拭子核酸检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咽拭子核酸持续阳性的无症状和轻型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肛拭子核酸检测结果,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5月1日至24日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管理病区收治的93例入组前咽拭子核酸持续阳性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资料,对其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疫苗接种、临床症状、病毒感染与肛门采样间隔时间、住院时间、咽拭子和肛拭子核酸检测结果及转阴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3例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其中男性30例(32.3%),女性63例(67.7%);年龄8~72岁,平均(46.0±16.0)岁;完成2~3剂疫苗接种者65例(69.9%),接种1剂疫苗和未接种者分别为2例(2.1%)和26例(28.0%);存在基础疾病者20例(21.5%),其中高血压〔13例(14.0%)〕及2型糖尿病〔6例(6.5%)〕最常见。无症状感染者24例(25.8%);轻型感染者69例(74.2%),以咳嗽〔50例(53.8%)〕和咽痛〔28例(30.1%)〕等呼吸道症状为主,仅6例(6.5%)出现消化道症状(5例为单纯腹泻,1例为腹泻伴呕吐)。在病毒感染第8~16天〔平均(11.55±2.27)d〕同期采集咽拭子和肛拭子,咽拭子核酸阳性者79例(85.0%),肛拭子核酸阳性者5例(5.4%)。所有患者咽拭子核酸转阴时间为(14.7±2.9)d,肛拭子阳性患者的咽拭子核酸转阴时间为(14.2±1.9)d;所有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6.7±2.9)d。结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核酸持续阳性的感染者中轻型多于无症状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消化道传播的风险较低,消化道症状与病毒RNA在消化道中存在的相关性尚不确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奥密克戎新冠肺炎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方舱医院新冠肺炎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分析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4月至5月上海市某方舱医院609例新冠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弹性量表简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及路径分析方法分析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某方舱医院609例新冠肺炎患者心理弹性得分为(23.93±12.8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不同住院时间患者心理弹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 r=0.615, P<0.01; r=0.479, P<0.01; r=0.573, 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住院时间、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朋友支持是新冠肺炎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共解释总变异的45.8%。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学历、住院时间、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及消极应对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弹性( P<0.05)。 结论:方舱医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较低,医务人员应对文化程度低、住院时间长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对其采取积极、有效、综合、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加快康复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方舱医院因病情变化转出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重点关注的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及因病情加重转定点医院患者的病情变化特点,找出其病情加重的影响因素,探讨合理的处置方案。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纳入2022年4月10日至5月20日上海国展中心方舱医院三分院救治的新冠肺炎重点关注患者221例,分为转院组(转至定点医院治疗111例)和方舱组(继续方舱医院治疗110例)。对重点关注患者及其中新冠肺炎加重患者进行基线特征、新冠肺炎类型、住院时间、关注原因、病毒ORF 1ab基因和N基因最小Ct值等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重点关注患者及其中新冠肺炎加重患者转至定点医院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重点关注人群的转院组与方舱组性别、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是否接种疫苗、有无基础疾病、新冠肺炎类型、是否行胸部CT、核酸检测最小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与方舱组相比,转院组住院时间短,有基础疾病及呼吸系统基础疾病比例均高( P值均<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疫苗接种针数不够3针和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是重点关注患者转定点医院治疗的影响因素。对于关注原因是新冠肺炎呼吸道症状重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转院组与方舱组性别、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是否接种疫苗、疫苗接种针数、新冠肺炎类型、是否行胸部CT、核酸检测最小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伴有基础疾病和伴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是其疾病加重转院的影响因素。 结论:新冠肺炎方舱医院应重点关注既往有基础疾病,尤其是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并针对此类患者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预防患者出现病情加重,保证患者医疗安全,确保方舱医院安全高效运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消化系统症状及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特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人群消化系统症状特征与核酸阳性持续时间的关系,分析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的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特征。方法:对2022年4月11日至5月23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收治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进行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核酸阳性起始时间、消化系统症状和转归等。结合患者病史资料统计消化道症状相关特征并分析其与核酸阳性持续时间的关系。对于核酸持续阳性时间≥10 d的患者进行胸腹部CT检查,分析其腹部CT特征及其与核酸阳性持续时间的关系。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结果:共收集4 360份有效问卷。4 360例患者中,男2 475例,女1 885例,住院时间为(6.8±4.9) d。4 360例患者中,1 979例(45.4%)出现食欲下降、腹部不适或腹痛、便秘、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有消化道症状患者的核酸阳性持续时间为(7.4±5.5) d,长于无消化道症状患者的核酸阳性持续时间[(6.5±3.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78, P<0.001)。在方舱医院隔离期间,消化道症状完全缓解的患者核酸阳性持续时间短于完全无缓解的患者[(7.3±5.2) d比(8.5±5.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5, P=0.0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合并消化道症状是核酸阳性持续时间≥10 d的独立危险因素( OR=1.316,95%置信区间1.294~2.205, P=0.046)。299例核酸阳性持续时间≥10 d患者中有187例(62.5%)伴消化道症状,146例(48.8%)患者腹部CT检查观察到胃十二指肠壁增厚、小肠壁增厚、小肠系膜血管模糊和结肠扩张积气等影像学改变。在核酸阳性持续时间≥10 d的患者中,腹部CT检查提示有胃肠道影像学改变患者的核酸阳性持续时间长于无胃肠道影像学改变的患者[(16.0±2.8) d比(13.0±2.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2, P=0.009)。 结论: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合并消化道症状较常见,有消化道症状患者核酸阳性持续时间较长,部分患者腹部CT检查可出现胃肠道损伤的相关表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方舱医院卫生防护指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指南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大型室内体育场馆改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症患者的治疗场所的卫生防护要求。围绕重大病毒性传染病卫生应急情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症患者聚集的非典型场所,以工作人员和周边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从功能分区、卫生设施、个人防护、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综合性的健康风险防护建议及应对措施。本指南的实施将为室内体育场改建为方舱医院的应急需求提供技术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