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MR在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1/6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VD)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在直径<500 μm的冠状动脉微血管中引起的劳力性心绞痛或有客观证据证明的心肌缺血的综合征[1].研究表明,超过50%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大约10%~15%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并没有表现为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而冠状动脉微循环异常则被认为是这一现象的常见病因,并且有研究证实CMVD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有密切联系,还与心肌疾病显著相关[2-3].为此,想要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预后和生存质量,对该病的准确评估则极为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四君子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脾虚湿盛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12
冠心病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腔狭窄,供血不足,心肌缺氧缺血而引发.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冠心病心绞痛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着人类的健康[1-2].稳定型心绞痛是由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主要特征,常因劳力或精神压力、情绪激动而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易演变成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西医治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但需长期用药,易出现不良反应,预后效果不佳[4].中医学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因人施治,安全性好,患者依从性好[5].四君子汤为中医益气健脾的经典方剂,笔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31例,观察其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尼可地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一种常见冠心病,是介于劳力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状态,包括恶化劳力性心绞痛、初发心绞痛等.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8例UAP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尼可地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UAP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尼卡地平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盐酸尼卡地平片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并联合曲美他嗪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给予盐酸尼卡地平片.比较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统计各组患者每天心绞痛的发作频数、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观察各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综合疗效和心电图疗效评价中,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和96.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每天心绞痛发作频数、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分别为每天(2.81±0.66)次、每次(1.62±0.39) min和(1.95±0.92) mg·d-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和7.6%,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盐酸尼卡地平片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开展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冠心病分型的新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大量的病理和临床研究显示,冠心病是一个从无症状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到心脏性猝死的表型复杂的"广谱性"疾病.在临床实践中,为了对表现迥异的冠心病患者区分轻重缓急而进行相应治疗,需要进行临床分型.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和血清酶水平,首次将冠心病分为以下类型:(1)原发性心脏停搏.(2)心绞痛:①劳力型心绞痛,又分为初发劳力型心绞痛、稳定劳力型心绞痛和恶化劳力型心绞痛;②自发性心绞痛.(3)心肌梗死:①急性心肌梗死;②陈旧性心肌梗死.(4)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心力衰竭.(5)心律失常.40年来,上述分类对于我国的临床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存在明显缺陷:(1)分类所依赖的实验室技术已经陈旧;(2)未涉及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治疗方法和远期预后;(3)忽略了某些重要的临床类型如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UA).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益心舒片联合地尔硫卓治疗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益心舒片联合盐酸地尔硫卓片治疗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餐前、睡前口服盐酸地尔硫卓片,起始剂量为1片/次,4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益心舒片,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缓解情况和心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绞痛症状疗效的有效率为91.5%,高于对照组的7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8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有效率分别为68.1%、85.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使用量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心绞痛情况和硝酸甘油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舒张早期流速峰值/舒张晚期流速峰值(E/A值)均显著降低,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心舒片联合盐酸地尔硫卓片治疗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动脉炎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的临床特点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第一医院2012-2019年住院的8例大动脉炎合并冠心病患者资料,包括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介入治疗经过及随访结果.结果: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共8例,其中男2例,女6例,年龄22~67(47±15)岁.临床表现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4例,劳力性心绞痛3例.冠脉造影结果显示单支病变4例,双支病变3例,三支病变1例;5例为冠脉开口病变,均累及左主干.8例中,1例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另外7例进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7例患者PCI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善;但1例患者PCI后1年出现支架内再狭窄,1例PCI后3年非靶病变进展再次行PCI术.结论:大动脉炎多累及冠脉开口部位,PCI治疗是安全可行的,短期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硫氮卓酮、硝苯吡啶单独或联用对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的监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用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观察了短期口服硫氮卓酮和硝苯吡啶单独或联合应用对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病人运动耐力,心肌缺血和左室功能的影响。它们单独或联用都是安全有效的抗心绞痛治疗药物。硫氮卓酮和联合用药增加运动持续时间,延迟运动心绞痛开始发作或运动劳累时间作用强于硝苯吡啶,硫氮卓酮和硝苯吡啶较小剂量联用,对于延迟和减少缺血性ST段压低,改善运动射血分数比单用硝苯吡啶更有效,对降低最大工作负荷时的舒张压和改善该负荷时的高峰射血率亦较单用硫氮卓酮或硝苯吡啶更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解不同类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特点,对38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临床及冠脉造影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初发劳力型心绞痛单支血管病变占69.64%,较其他各型多见(P<0.05);静息型心绞痛三支血管病变和左主干病变较其他各型多见(P<0.05),复杂性病变和C型病变检出率也较其他各型高(P<0.05);恶化劳力型心绞痛病变特征介于上述二者之间;梗塞后早期心绞痛“罪犯”病变多为次全闭塞或完全闭塞,较其他各型多见(P<0.05);变异型心绞痛多半仅有轻度冠脉狭窄;梗塞后早期心绞痛血栓比初发、恶化型多见(P<0.05)。提示静息时心绞痛发作者病变更严重,应予积极治疗,对梗塞后早期心绞痛患者应加强抗凝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凝血和纤溶活性的动态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斑块破裂诱发局部非闭塞性血栓形成虽然是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主要诱因,但并非惟一因素。本研究通过对15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和10例自发型心绞痛患者凝血和纤溶活性的动态监测,探讨血栓形成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不同亚型中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