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气灭菌站在消化内镜中心空气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全国多中心、动态监测研究,明确空气灭菌站在消化内镜中心空气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联合全国不同地区共15家消化内镜中心共同开展,每中心选取开展4级、3级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内镜诊室2间,1间放置空气灭菌站(实验组),1间不放置该设备(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使用空气灭菌站前后PM 5和PM 0.5浓度。 结果:在不使用空气灭菌设备的情况下,所有中心内镜诊室的空气质量未能达到气洁净度8级标准。动态环境下各中心实验组在使用空气灭菌站后PM 5与PM 0.5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中心实验组PM 5与PM 0.5浓度随开机时间呈下降趋势,且在不同开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空气灭菌站开机15.7 min后PM 5浓度可达到空气洁净度8级标准,开机25.0 min后PM 0.5浓度可达到空气洁净度8级标准。 结论:在消化内镜诊室这一动态环境中,空气灭菌站能够显著改善诊室内空气质量,值得在各级医疗机构内镜诊疗室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移动空气灭菌站在高压氧舱内空气消毒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江门市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管理的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管理现状,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江门市蓬江区、江海区70所开展静脉注射和/或口腔诊疗的基层医疗机构.2016年4—9月,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方法,对70所基层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进行基线调查.2016年2—12月,对70所基层医疗机构和11所市级医疗机构的重点科室进行消毒效果监测.采用头脑风暴法、专家评议法进行风险评估,采用风险评估矩阵法得出各个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水平.结果 70所基层医疗机构分别包括7所县级医院、1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所乡镇卫生院/卫生站和37所个体诊所.70所基层医疗机构中仅17.14%(12/70)的医疗机构有健全的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或流程.手卫生设施配备不足,仅55.71%(39/70)的机构使用快速手消毒剂.84.29%(59/70)的机构规范安装紫外线灯,但仅17.14%(12/70)的机构能定期监测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仅有12.86%(9/70)的医疗机构安装了污水处理设备.具备医疗污水和消毒效果自检能力的机构分别占2.86%(2/70)、11.43%(8/70).70所基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共采样816份,总合格率为96.20%(785/816).室内空气、使用中消毒剂、医疗器材和透析用水的合格率均达到100%;合格率最低的是医疗污水(61.54%).基层医疗机构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低于市级医疗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评估结果提示,灭菌器和透析用水是极高风险项目,手卫生、环境消毒和医疗器械是高风险项目.结论 江门市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工作存在多个薄弱环节,风险评估方法可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定医疗机构消毒管理的风险管理重点,提升监测工作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站机采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管理对策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对我站机采室空气、物品表面、采血护士手及使用中消毒液中的细菌检测,了解机采室环境卫生现状,制定相应管理对策.方法 按照国家卫生部门颁布的《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等要求,2015年3月~2018年10月每月对我站机采室空气、治疗车台面、采血护士手及使用中消毒液进行采样,送感染控制科进行细菌培养与检测,计算出每份样本的菌落数.结果 连续44个月,共收集空气样本352份,治疗车台面提取物44份、手卫生样本88份及使用中消毒液44份.经细菌培养检测结果显示:机采室空气、治疗车台面及使用中消毒液样本卫生合格率均为100%,采血护士手卫生合格率为95.5%.结论 本血站机采室空气、物品表面及使用中消毒液中细菌限度控制较好,但采血护士手卫生合格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2014-2018年苏州市姑苏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2014-2018年苏州市姑苏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加强消毒质量管理.方法 于2014-2018年,对苏州市姑苏区内医疗机构随机抽样,监测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环境物体表面、医疗器材的消毒质量;评价使用中消毒液、紫外线杀菌灯及灭菌器的消毒效果;监测处理后医院污水的污染情况.结果 2014-2018年苏州市姑苏区医疗机构监测样本总合格率为95.3%.合格率相对偏低的项目有医院污水(40.0%)和卫生手(87.3%),紫外线灯的杀菌效果呈线性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工作、使用中消毒液的质量管理上总体强于区级及以上医院(P<0.05).结论 2014-2018年苏州市姑苏区医疗机构总体消毒质量较好,需要重点关注医院污水及医护人员手的消毒质量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2017年-2018年杭州市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杭州市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现状,为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提供基础数据,预防控制医院感染事件.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和监测方法,于2017年-2018年对杭州市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2017年-2018年杭州市基层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3.2%(5 979/6413),不同项目消毒灭菌质量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空气、压力蒸汽灭菌器、无菌用品、医疗器械残留血和紫外线灯合格率较高,医务人员手、污水、治疗用水和内镜合格率较低;2017年与2018年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高于2018年;区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与民营医院的消毒灭菌质量监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区级医院的合格率较高(96.1%),而民营医院的合格率较低(90.6%).结论 杭州市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总体较高,需加强医务人员手、污水、治疗用水和内镜的知识培训与监测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血液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分析及干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并分析血液肿瘤疾病患者的医院感染特点,同时探讨洁净病房对感染的干预方式和效果.方法 通过调查2018年6月-2019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液科病房收治且接受化疗的血液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一般情况、伴发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是否发生医院感染、治疗费用等.在血液科洁净病区内配置各型号EKEAIR(R)禹科移动空气灭菌站(简称灭菌站),搭配新风系统和风淋装置,使血液科病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入住普通病房的血液肿瘤患者定为对照组,入住洁净病房的血液肿瘤患者定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住院天数、治疗费用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共计129例患者入组研究,其中观察组76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性别、是否发生感染、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低于对照组(P<0.001).发生感染与未发生感染的患者在疾病种类、是否入住洁净病房、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来源于髓系造血细胞的髓样肿瘤发生感染的概率高于来源于淋巴细胞的淋巴样肿瘤患者(P=0.039);发生感染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高于未发生感染的患者(P<0.001).Cox分析结果显示,剔除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是否入住洁净病房为影响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危险性增加1.644倍(P=0.030).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的累计风险高于观察组.结论 血液肿瘤患者发生的医院感染具有一定临床特征,对于不同疾病可采用不同方案进行感染管理及预防.采用灭菌站辅助新风系统和风淋装置共同构成的洁净病房可以显著降低血液肿瘤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同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了医疗质量,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并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两种消毒剂用于血站非关键物品表面消毒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比较含氯消毒剂与乙醇用于血站非关键物品表面消毒的效果,筛选无害化的消毒方案.方法 对本站2018年6-8月每个工作日清洁消毒后的3组运血箱进行检测,共2 050次采样检测.将空气消毒机放置在运血箱储存室内,关闭门窗,开启空气消毒机消毒1h,先用清水毛巾对运血箱表面由内向外擦拭除尘,随机选取1个运血箱作为清水组不消毒,余下所有运血箱等量分成A、B2组分别用乙醇和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待干后执行无菌操作采样.结果 3组的菌落灭菌率分别为14.56%、94.06%、97.43%,清水组灭菌率低于A、B组(P<0.05),而A、B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3组的致病菌灭菌率分别为29.97%、100%、100%,清水组灭菌率低于A、B组(P<0.05),A、B组的致病菌灭菌率均为100%.结论 乙醇适合用于医疗机构非关键物品运血箱表面的消毒,在确保消毒效果的同时减少对器具和医务人员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移动空气灭菌站对烧伤科患者医院感染及临床转归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使用移动空气灭菌站对烧伤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及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烧伤整形科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放置移动空气灭菌站设备的普通病房及ICU病房设为观察组,未放置该设备的为对照组,2组病房均未使用其他空气洁净设备.比较2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住院天数、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53.5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房内床头柜和室中心区域的0.5、2.5和5μm颗粒物含量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烧伤面积、住院天数、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是否放置移动空气灭菌站是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OR=0.11,95%CI:0.02~0.60).结论 移动空气灭菌站能有效减少烧伤科病房空气中颗粒物含量,改善患者临床转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