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月龄小儿断指缺血48 h再植存活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女,21月,因右中指完全离断、示指软组织离断2 h入院。2023年10月6日16时许,患儿被铁制门把手割伤右手示中指,致右示指中远节桡侧软组织离断,右中指远指间关节完全离断(图1)。离断指体未携带来院。X线片示:右手示指远节指骨骨折、中指远节指骨缺损(图2)。专科检查:右示指远指间关节桡侧见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约1.5 cm×1.2 cm,示指指端色红润;右中指于远指间关节完全离断,近节近端至中节头端掌侧见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约3.0 cm×1.5 cm。急诊在全身麻醉下行右示中指清创,见右示指桡侧指固有动脉、桡侧指固有神经缺损,示指指深屈肌腱部分缺损,远指间关节桡侧少许关节面、关节囊、侧副韧带缺损,予克氏针内固定远指间关节;中指双侧指固有动脉、指固有神经于中节远端断裂,中节指骨头端部分关节面缺损。创面予人工真皮覆盖,荷包加压包扎(图3)。术后预防感染等对症治疗。10月7日00:30患儿家属于受伤现场寻及患儿中指离体指体并送至我院。适当清创后冷藏,准备行中指断指再植术。但因患儿父母不能接受断指再植的相关手术风险,要求出院。辗转多家医院后于10月8日返回我院。期间以恒温箱冷藏患指。于10月8日12:30行右中指再植术,清创后标记血管,尖刀片去除关节软骨,保护远节骺板,避免损伤,行远指间关节融合,两根直径0.6 mm克氏针交叉固定。吻合双侧指固有动脉、掌侧背侧各一根静脉,血管口径约0.5 mm,修复双侧指固有神经,经过4 h的手术,指体顺利通血,此时距指体离断约48 h(图4~6)。术后予抗感染、6-542及罂粟碱解痉、扩管治疗。对患肢简易固定 [1]。密切观察断指血运,前3 d每1 h观察一次,3 d后每2 h观察一次,术后第10天见右中指再植指体色红润,毛细血管反应灵敏,温度张力正常。术后45 d复查(图7),右示指创面瘢痕愈合,右中指再植指体色红润,复查X线片,去除克氏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简易运血箱减震技术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制增强抗震性能的简易运血箱,减轻血液运输过程中振动造成的溶血.方法 首先筛选出减震材料,然后对简易运血箱结构进行改进:箱体内部增加悬挂支架作为次级包装结构;各悬挂支架之间以及与箱体之间填加内隔冲支架.简易运血箱装入13袋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减震运血箱装入24袋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均为采血后8 d内,2.0 U/袋),进行储运血振动实验对比,观察振动前、振动2、4、6、10、12 min等6个时间点的游离血红蛋白(FHb)、乳酸脱氢酶(LDH)、血钾和溶血率变化等指标,以检验其减震效果.结果 筛选出橡塑材料作为减震运血箱内减震材料,双膜悬挂支架作为次级包装结构.简易运血箱组振动4和6 min后,FHb[(1559.7 ±1038.5)和(1886.2 ±1023.8)mg/L]、LDH[(135.3 ±67.7)和(195.7 ±123.6)U/L]以及溶血率[(0.35 ±0.34)%和(0.42 ± 0.38)%]均显著高于减震运血箱组.两种运血箱组K+浓度变化不显著,且在振动前、振动4和6 min后,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简易运血箱组振动4和6 min后,FHb超标,而减震运血箱振动12 min后,FHb[(560.1 ±342.3) mg/L]仍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无菌实验结果均表明无细菌生长.结论 该研究中的减震运血箱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可用于保障血站完成恶劣路况下的血液运输任务,显著提高血液应急储运及保障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真空隔热板应用于简易无源储运血箱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真空隔热板是一种新型高效的保温材料,可作为储运血箱的箱体材料,以增强储运血箱的保温性能.方法 真空隔热箱(VIP箱)作为实验组,瓦楞纸箱+泡沫运血箱(EPS箱)作为对照组.两组放入等量的相变蓄冷剂和4℃水袋,用可录式电子温度监控仪记录密封箱体内的温度变化情况,并测量两种箱体储血0、4及7d时血样的游离血红蛋白(FHb)浓度和钾离子浓度.结果 36 h后,EPS箱温度上升较快,且直到60 h温度始终显著高于VIP箱.此外,VIP箱<10℃的时间为(60.7 ±0.6)h,而EPS箱为(54.2 ±3.0)h,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储存第7天,VIP箱中FHb浓度[(605.26 ±74.63)mg/L]显著低于EPS箱[(1327.60 ± 187.41)mg/L](P<0.05);且储存第7天,VIP箱中钾离子浓度[(22.7 ±0.4)mmol/L]显著低于EPS箱[(24.6 ± 0.6)mmol/L](P<0.05).结论 VIP箱<10℃的时间较长,保温性能较好,血液的保存质量显著优于EPS箱.新型保温箱体材料的研制将有效提升血液冷藏保障能力,具有重大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野战条件下血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野战条件下进行血液管理的性能和效果. 方法 利用野战血站长途跨区机动演练机会,测试长途、不同路况运行后,超高频RFID智能化血液管理系统在野战条件下使用的稳定性;并研究用不同的血液运输箱装载血液,测试批量阅读血液的准确性和速度与箱体的材质、阅读的数量、阅读的距离及冷媒之间的关系.结果 分别以10、50、100袋作为1批,采用纸板盒、PV简易运血箱批量装载血液后,在离血液0、25、50 cm处完成的RFID扫描时间红细胞(8.23±2.99)s、血浆(9.10±1.02)s明显短于条形码逐袋扫描[(58.3±5.45)s、(60.93±6.1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0 cm处扫描的准确性均为100%.对于采用简易运血箱批量装载的血液,添加相变材料和湿冰使射频扫描时间略有延长,但在0 cm处扫描的准确性均为100%. 结论 使用RFID技术比常规条形码逐袋扫描更快速、准确、高效,适合野战条件下的血液快速批量出入库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