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动力疗法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光动力疗法(PDT)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7例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不同治疗方式分为PDT联合治疗组(A组,50例)和对照组(B组,37例)。A组患者在常规非手术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实施PDT辅助治疗,功率100~140 mW,照射功率密度100 mW/cm 2,光斑直径4 mm,时间1 min;B组患者单纯采取常规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水平改变,记录牙周状态指标包括牙周附着丧失(AL)距离、牙龈出血指数(BI)、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BOP)。 结果:治疗1个月后,A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B组(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IL-1β、HMGB1、IL-8、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 P<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均 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TIMP-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均 P<0.05),且A组显著高于B组( 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AL、BI、PD及BOP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 P<0.05),且A组低于B组(均 P<0.05)。 结论:对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PDT辅助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减轻牙周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牙周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伴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白细胞水平对牙周治疗后糖脂代谢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牙周炎患者基线时白细胞水平对牙周治疗后糖脂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于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口腔科,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的就诊患者中选取69例不吸烟、伴T2DM的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对其全口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等指标进行检查,同时检测血液指标包括白细胞水平、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 1c)、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随后进行全口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治疗后3个月重复基线检查。以基线时白细胞水平中位数(6.19×10 9/L)为界限,将白细胞计数低于中位数的患者作为白细胞低组(33例),其余患者作为白细胞高组(36例)。对治疗后糖脂代谢指标变化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性别进行交互作用检验。 结果:SRP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各项牙周指标与基线相比均显著改善。与基线相比,白细胞高组白细胞计数显著下降(6.89±1.53对比7.64±1.51, P=0.008),HbA 1c(7.18±1.09对比7.67±1.35, P=0.001)和LDL(2.67±0.85对比3.28±0.76, P=0.042)也均显著下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白细胞水平与HbA 1c( OR=0.12, P=0.038)和LDL( OR=0.15, P=0.001)下降程度呈正相关;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这一相关性在女性[HbA 1c( OR=0.30, P=0.021)、LDL( OR=0.34, P=0.001)]和重度牙周炎患者[HbA 1c( OR=0.15, P=0.025)、LDL( OR=0.24, P=0.017)]中表现显著。交互作用检验显示,女性与基线白细胞水平共同影响HbA 1c( P=0.036)和LDL( P=0.005)下降水平,其交互作用具有相对超额风险。 结论:白细胞水平较高的伴T2DM牙周炎患者SRP后3个月可显著改善糖脂代谢水平,在女性重度牙周炎人群中更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伴糖尿病的牙周炎诊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糖尿病患者因牙周疾病而就诊于口腔科的人数不断上升,而且症状相对较重,常因合并一些并发症增加了牙周治疗的复杂性。本文简述了伴糖尿病牙周炎的流行病学和相关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表现等,并重点阐述和总结其治疗策略,以期为口腔医师在临床诊疗伴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牙周炎与妊娠期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牙周炎是成人失牙的首要原因,严重影响口腔健康,是多种全身系统性疾病的高危因素。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孕妇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的血糖代谢异常,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不仅损害围产期母婴健康,其远期危害也不容忽视。现有研究已经证实牙周炎和糖尿病之间存在双向作用关系,但不同研究对牙周炎和GDM之间的关联结论不一。本文对两种疾病的临床相互作用进行综述,探讨了牙周炎与GDM相互影响的可能作用机制,并总结了妊娠期牙周治疗对控制GDM的积极作用,以期为疾病的预防诊治以及促进母婴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微RNA-126对高糖刺激下巨噬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微RNA-126(microRNA-126,miR-126)对高糖环境中人单核细胞(human myeloid leukemia mononuclear cell,THP-1)源性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miR-126在伴糖尿病牙周炎中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THP-1细胞,低糖环境下(糖浓度5.5 mmol/L)以5 μg/L佛波酯作用48 h诱导THP-1分化为巨噬细胞;分别用低糖、中糖(糖浓度15 mmol/L)和高糖(糖浓度25 mmol/L)培养液培养THP-1源性巨噬细胞,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PCR,qRT-PCR)检测miR-126及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miR-126模拟物或抑制剂转染细胞72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qRT-PCR检测miR-126及增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糖浓度升高可使THP-1源性巨噬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7 d时低、中、高糖组细胞 A值分别为0.369±0.014、0.214±0.009和0.200±0.010, P<0.01),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 P<0.05),并引起细胞中miR-126、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ell lymophoma-2,Bcl-2)相关性X蛋白质(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显著升高( P<0.05),Bcl-2、醇磷脂-3激酶调节亚单位2(phosphoinositol-3 kinase regulatory subunit 2,PIK3R2)表达显著降低( P<0.05)。miR-126模拟物转染低糖培养的细胞72 h后,与阴性对照组(1.005±0.118)相比,低糖-模拟物组miR-126表达(2 980.227±170.431)显著升高( P<0.05),并伴随THP-1源性巨噬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阴性对照组:1.816±0.013,模拟物组:1.310±0.048, P<0.01),增殖抑制因子BAX、caspase-3的表达显著升高( P<0.01, P<0.05),增殖促进因子PIK3R2、Bcl-2的表达显著降低( P<0.05, P<0.01);miR-126抑制剂转染高糖培养的细胞72 h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0.723±0.133),高糖-抑制剂组THP-1源性巨噬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增强(0.984±0.049)( P<0.05),增殖抑制因子BAX、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 P<0.01, P<0.05),增殖促进因子PIK3R2、Bcl-2表达显著升高( P<0.01, P<0.05)。 结论:高糖可抑制THP-1源性巨噬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内miR-126表达;miR-126通过上调增殖抑制因子BAX、caspase-3的表达,下调增殖促进因子PIK3R2、Bcl-2的表达,介导高糖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牙周炎患者炎症因子表达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初步探讨牙周炎及炎症因子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病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3至11月间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产科进行产前检查的100例GDM孕妇和100名健康孕妇分别纳入病例组与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采集两组样本信息并对两组受试者牙周状况进行检查。同时,收集两组受试者龈沟液及静脉血,分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8、IL-10和IL-33的表达情况。将组间差异表达的因素纳入多元回归模型,初步明确影响GD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对两组样本基本信息进行比较,病例组年龄[(33.4±5.1)岁]与对照组年龄[(30.5±4.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33, P<0.001)。病例组体重指数[(28.11±3.85)kg/m 2]显著高于对照组[(23.31±3.15)kg/m 2]( t=9.65, P<0.001)。GDM孕妇牙周状况较差,牙周炎患病率[47.0%(47/100)]显著高于健康孕妇的牙周炎患病率[29.0%(29/100)](χ2=6.88, P=0.009)。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牙周炎是影响GDM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OR=1.882, P<0.001)。此外,龈沟液(IL-8)及血清(TNF-α、IL-8和IL-10)中的炎症因子对GDM发生同样具有显著影响( P<0.05)。其中,血清中TNF-α和IL-8影响GDM发生的 OR值分别为2.077和2.060( P均<0.001)。 结论:牙周炎与GDM发病存在关联;牙周局部炎症微环境引起的血清炎症因子表达升高可能在两种疾病关联中发挥中介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口腔细菌代谢对全身疾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口腔是人体第二大微生物栖息地。因物理环境、代谢底物和关键酶等因素的影响,口腔细菌根据代谢特征划分为糖类化合物代谢型和氮源化合物代谢型,产物包括有机酸、二氧化碳、氨基酸、蛋白质和氨等,这些代谢产物不仅影响口腔细菌生长繁殖,同时对牙周炎、口腔癌、以及肠道疾病、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全身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深入探讨口腔细菌代谢将有助于推进口腔微生物影响口腔乃至全身疾病的研究进展,本文对口腔细菌代谢特征及其与全身疾病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无牙颌患者唾液中牙周致病菌感染状况的横断面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无牙颌患者唾液中牙周致病菌的感染情况及与有天然牙的牙周炎人群的异同。方法:从北京市石景山区的一队列体检人群中,选取无牙颌患者27例(无牙颌组),根据年龄(年龄差≤5岁)、性别、吸烟状况及糖尿病、高血压患病情况为无牙颌患者匹配同一队列中不同程度的牙周病患者,分别为无或轻度牙周炎(轻度组)、中度牙周炎(中度组)和重度牙周炎(重度组)患者,每组27例。对108例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牙周临床检查(包括菌斑指数、探诊深度、出血指数、临床附着丧失、失牙数);并应用PCR技术检测其唾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福赛坦纳菌( Tannerella forsythia,Tf)、齿垢密螺旋体( Treponema denticola,Td)、直肠弯曲菌( Campylobacter rectus,Cr)和变黑普氏菌( Prevotella nigrescens,Pn)的检出率及相对含量,比较4组受检者唾液中牙周致病菌的检出情况。 结果:无牙颌组78%(21/27)的患者中可以检出1种或多种牙周致病菌。其中Cr检出率最高[56%(15/27)],其他依次递减为Tf[44%(12/27)]、Pn[26%(7/27)]、Pg[22%(6/27)]和Td[11%(3/27)]。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中分别有4、2和4种牙周致病菌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无牙颌组( P<0.05);同时,该3组中分别有3、2和4种牙周致病菌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无牙颌组( 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的牙周致病菌检出种类数均显著高于无牙颌组( P<0.05),其红色复合体(包括Pg、Tf、Td)检出率[均为96%(26/27)]也显著高于无牙颌组[48%(13/27), 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中红色复合体相对含量占5种牙周致病菌总量的比例(均为83%)显著高于无牙颌组(37%)( P<0.01)。 结论:无牙颌组中的大多数患者仍可检出牙周致病菌,但其唾液中的牙周致病菌种类与含量低于口内有天然牙的牙周炎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压氧联合甲硝唑膜治疗糖尿病牙周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高压氧(HBO)联合甲硝唑膜治疗糖尿病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检索8个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BM、VIP、WanFang Data和CNKI),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相关研究资料,并提取数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方法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STATA 15软件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Egger’s检验检测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试验(RCTs)。HBO联合甲硝唑膜治疗能显著提高糖尿病牙周炎的疗效[ OR=3.76,95% CI(2.62~5.41), P<0.01]。改善患者咀嚼功能:咬力[ WMD=109.66,95% CI(90.20~129.12), P<0.01]、咀嚼效率[ WMD=13.05,95% CI(7.59~18.51), P<0.01];且改善患者牙周状况:探诊深度[ WMD=-1.00,95% CI(-1.59~-0.41), P<0.01]、牙周袋深度[ WMD=-0.88,95% CI(-1.22~-0.54), P<0.01]、牙龈出血指数[ WMD=-0.80,95% CI(-1.12~-0.48), P<0.01])。Egger’s检验结果显示存在发表偏倚( t=3.47, P<0.05)。 结论:HBO联合甲硝唑膜治疗糖尿病牙周炎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及牙周状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复方黄芩含漱液结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伴T2DM患者牙周状态及龈沟液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复方黄芩含漱液结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牙周状态及龈沟液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白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60例牙周炎伴T2DM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单一组30例予以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组30例予以复方黄芩含漱液+牙周基础治疗,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牙龈肿痛、牙宣、口干舌燥、口臭、便秘),牙周状态相关指标[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菌斑指数(PLI)、附着丧失程度(CAL)、牙齿松动度(TM)]以及龈沟液细胞因子(vaspin、IL-1β、MMP-3)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观察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牙龈肿痛、牙宣、口干舌燥、口臭、便秘各项积分显著降低( P<0.05),联合组治疗后各项积分低于单一组( P<0.05);两组治疗后GI、SBI、PD、PLI、CAL、TM显著降低( P<0.05),联合组治疗后优于单一组( P<0.05);两组治疗后龈沟液vaspin、IL-1β、MMP-3水平显著降低( P<0.05),联合组治疗后低于单一组(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复方黄芩含漱液结合牙周基础治疗,可显著缓解牙周炎伴T2DM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牙周状态,降低龈沟液vaspin、IL-1β、MMP-3水平,控制疾病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