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毒化斑汤结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解毒化斑汤结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 enlein purpura, HSP)血热妄行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HSP血热妄行证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睡前顿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解毒化斑汤。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患儿消化道病变、皮肤紫癜、肾脏病变、关节肿痛消失时间;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皮肤紫癜改善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4、干扰素-γ (Interferon-γ, IFN-γ)、TNF-α水平,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IgG、IgA、IgM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 +、CD8 +)水平,计算CD4 +/CD8 +比值,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对照组为67.5%(27/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88, P=0.032)。研究组治疗后消化道病变、皮肤紫癜、肾脏病变、关节肿痛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7.802、12.167、7.309、9.365, P值均<0.001) ;研究组治疗后血清IL-6、IL-4、IFN-γ、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9.319、6.738、8.221、6.553, P值均<0.001);研究组治疗后1周[(2.75±0.69)分比(3.92±0.83)分, t=6.856]、治疗后2周[(0.41±0.15)分比(1.55±0.37)分, t=18.095 ]皮肤紫癜改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1);研究组治疗后IgG、CD4 +水平及CD4 +/CD8 +比值均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5.160、4.558、3.442, P值均<0.01),IgA、IgM、CD8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614、6.712、5.468, P值均<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 (7/40)、研究组为15.0%(6/4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92, P=0.762)。 结论:解毒化斑汤结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可有效改善HSP血热妄行证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熊继柏"风血同治"分期辨治过敏性紫癜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总结熊继柏教授从"风血同治"角度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证经验.临证将过敏性紫癜分为急性期、迁延期,认为风邪贯穿疾病始终,治疗以唐容川《血证论·吐血》"治血四法",即止血、消瘀、宁血、补血为指导,提出"风血同治".急性期多见风热伤络证、血热妄行证,均治以凉血祛风、消瘀止血为法,常用自拟经验方紫萍消风散加减;迁延期正虚邪恋,常见阴虚火旺证、气虚不摄证,治以宁血补虚为法,分别以知柏地黄汤、归脾汤为基础方加减.同时认为风药有祛瘀、止血、凉血之功,将风药贯穿治疗全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朴素贝叶斯算法的全国名中医诊治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症-证-药规律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9/30
目的 挖掘名中医辨治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的中医核心症状、证型分类特征及用药规律,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全国名中医治疗儿童HSP的相关文献及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医案类、临证经验类书籍,建立儿童HSP的症-证-药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朴素贝叶斯算法挖掘儿童HSP的核心症状、证型、药物及其关联规律.结果 共纳入664则名中医经验医案,含151个症状、12种证型、323味中药.统计分析得到的常见症状除主症双下肢紫癜外,还有腹痛、食少纳呆、关节痛、咽红、大便干结、口干口渴、神疲乏力等,常见舌象包括舌红、苔黄、苔薄、苔白、苔腻、舌淡等,常见脉象包括脉数、脉细、脉滑等;常用中药有牡丹皮、生地黄、赤芍、紫草、白茅根、连翘等,以清热药、凉血止血药为主;常见证型有血热妄行证、风热伤络证、湿热痹阻证、气不摄血证、阴虚火旺证等.朴素贝叶斯算法分析得到9个证型的核心症状及中药,如血热妄行证的核心症状为紫癜大量、斑色深红或紫红、鼻衄、口干口渴、口唇色红,核心药物有水牛角、生地黄、紫花地丁、栀子、牡丹皮等.结论 运用朴素贝叶斯算法分析名中医治疗儿童HSP症-证-药规律与临床基本一致,对临床实践有一定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糖皮质激素抵抗辨证分型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成人初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特点,及其与糖皮质激素抵抗、血小板计数、P-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成人初治ITP患者58例,流式细胞仪法测定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P-糖蛋白表达水平.按血热妄行、阴虚火旺、气不摄血、脾肾阳虚、瘀血内阻辨证分型,4周后分成激素敏感组和激素抵抗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析不同证型与性别、血小板计数、P-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①不同性别的ITP患者同一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成人初治ITP患者中医证型以气不摄血型最多见,其次为阴虚火旺型.③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及证型有明显变化,激素敏感组以气不摄血最多见,激素抵抗组以阴虚火旺最多见.④血小板计数及P-糖蛋白表达水平在激素敏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抵抗组与激素敏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抵抗组不同证型患者血小板计数及P-糖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ITP中医辨证分型及糖皮质激素抵抗与多项临床指标间存在相关性,对ITP治疗具有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凉血逐瘀汤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凉血逐瘀汤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HSP)血热妄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7例HSP血热妄行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8例与对照组69例.对照组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凉血逐瘀汤.2组均连续治疗2周后评估临床疗效,记录临床症状体征的消退或缓解时间,观察治疗前后相关炎症因子、T细胞亚群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65%,对照组总有效率76.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血尿及蛋白尿缓解或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与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3项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CD4+、CD4+/CD8+值均上升,CD8+值均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与CD4+/CD8+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凉血逐瘀汤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HSP血热妄行证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的症状体征,缩短病程,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抗炎作用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紫坤化斑方对过敏性紫癜治疗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紫坤化斑方对于过敏性紫癜混合型(血热妄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使用地氯雷他定、 葡萄糖酸钙、 维生素C和泼尼松;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紫坤化斑方.考察2组治疗后的有效率、 中医证候积分、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imer)指标,并随访疼痛消失时间、 尿蛋白转阴时间.结果:观察组有效率、 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CRP和D-Dimer在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天数优于对照组(P<0.05).在尿蛋白转阴时间方面,观察组和治疗组未体现出差异性.结论:紫坤化斑方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切,具有很好的临床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9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候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临床特点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192例HSP患儿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证候分布规律,并比较患儿发病特点等在各证型分布上的差异.结果:(1)192例患儿中,7岁以上儿童108例,男女之比为1.88∶1,冬春两季多发,农村患儿多见,感染为主要诱因.(2)辨证分型上,风热伤络证27例(14.06%)、血热妄行证47例(24.48%)、湿热内蕴证104例(54.17%)、阴虚火旺证9例(4.69%)及气不摄血证5例(2.60%).(3)各证型患儿在性别、年龄、居住地、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水平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季节、肾损害、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中医辨证分型以风热伤络证、血热妄行证、湿热内蕴证为主,其中风热伤络证以皮肤紫癜为主;血热妄行证、湿热内蕴证多并见腹痛、关节痛表现,且多伴有低蛋白及高凝表现,更易出现肾损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解毒化斑汤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及对免疫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解毒化斑汤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0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2组患儿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采取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解毒化斑汤治疗.2组患儿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儿皮肤紫癜、消化道病变、关节肿痛及肾脏病变消除时间、皮肤紫癜改善评分及临床疗效,检测2组患儿血清IL-4、IL-6及IFN-γ水平,监测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皮肤紫癜、消化道病变、关节肿痛及肾脏病变消除时间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患儿皮肤紫癜改善评分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周和2周,观察组患儿皮肤紫癜改善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4%,高于对照组(8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IL-4、IL-6及IFN-γ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4、IL-6及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解毒化斑汤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有效安全,调节患儿IL-4、IL-6以及IFN-γ水平可能是其疗效途径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紫癜汤加减对儿童紫癜性肾炎免疫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紫癜汤加减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血热妄行证)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25例患儿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脱落、失访问2例,剔除2例,最后完成57例;观察组脱落、失访3例,剔除2例,最后完成59例.两组均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措施.对照组口服血尿安胶囊,1~4粒/次,3次/d;观察组以紫癜汤加减辨证内服,1剂/d.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疗程结束后随访1个月.每周记录1次紫癜情况、进行1次尿液分析检测,记录3个月内紫癜、血尿和蛋白尿消失情况;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和随访1个月进行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检查和血热妄行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免疫球蛋白Al(IgAl),IgG,补体C3,CD4+,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Treg细胞,白细胞介素-17(IL-17),IL-21,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紫癜消失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个月和随访1个月观察组血尿和蛋白尿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个月和随访1个月,观察组24 hUp水平和血热妄行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l);观察组mAlb,β2-MG和Cys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IgAl,IgG均低于对照组(P<0.01),C3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D4+,Treg均高于对照组(P<0.01),Th17和Th17/Treg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IL-17,IL-21,和TGF-β1均低于对照组(P<0.01),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紫癜汤加减辨证治疗HSPN血热妄行证患儿,可促进紫癜消退,改善血热妄行证症状,能调节免疫炎症反应,减轻了肾脏炎性损伤,从而减轻了血尿和蛋白尿,起到了保护肾功能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凉血逐瘀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CRP、IgA、IgE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科常见病,以皮肤出现瘀斑瘀点、腹痛、关节肿痛、蛋白尿等为主要表现,且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虽然该病病因尚不能完全明确,但大部分研究者认为与病毒感染、链球菌感染、药物作用、接触过敏原或虫咬有关[1].西医多以抗过敏、抗感染、抗血小板聚集、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为主,但其疗效和安全性欠理想,病情仍易反复发作[2].相关研究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3-4].笔者采用自拟凉血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HSP证属血热妄行型患儿30例并探讨其对患儿血清 CRP、IgA、IgE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