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公共卫生教育及其相关课程教学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美国现代医学教育起步早,梳理其当前医学教育构架、相关经验,有助于我国医学院校完善教学体系。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UNMC)教学软硬件完备,课堂组织形式丰富,综合采用传统讲授、翻转课堂、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基于先进的教学系统,教师可方便快捷地开展课堂测验,以促进自主学习;该校经常邀请公共卫生部门、医院、实验室的一线工作人员实施教学;此外,该校的多学科协同教学平台建设措施也值得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加速康复外科组织构架与服务流程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不仅是一个以证据为基础的围术期干预措施的集合,更是多学科协作模式和组织制度的高度创新。作者对国内外ERAS推行的组织构架与服务流程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阐述了加速康复多学科团队(ERAS-MDT)组建模式和管理运行制度,探讨了团队内部与团队间的沟通机制以加强ERAS-MDT沟通协作,强调了合理进行ERAS-MDT人力资源配置以减轻成员工作负荷;同时回顾了标准化的临床路径以助力围术期各个环节的衔接,通过ERAS模式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措施以期进一步规范ERAS服务流程,为ERAS的高效运行护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学科发展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医学影像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医学辅助诊断工具,在循证医学和精准医学的临床医疗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疾病预防、筛查,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疗效评价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支撑医院各临床学科的高质量发展。该文将从医学影像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建立和组织架构形成与进展进行综述。同时,对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对医学影像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胰岛素泵院内护理质量控制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我国糖尿病治疗需求的日益升高,胰岛素泵的使用大幅增加,特别是在医疗机构中已成为重要的血糖控制手段。为协助各级医疗机构及全院各科室保障胰岛素泵院内治疗效果及患者安全,提供胰岛素泵质量管理依据,中华护理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组织该领域专家,撰写了《中国胰岛素泵院内护理质量控制专家共识》。该共识就院内胰岛素泵使用中的人员组织构架、制度、设备耗材、人员培训与考核、文件管理、置泵过程、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等各个质量管理环节均提供了细化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门诊护理教育组织构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研究在分析门诊护理教育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构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门诊护理教育组织构架,并提出门诊护理教育师资构建、教育模式和培训设施优化等措施。结果表明,基于胜任力模型构建门诊护理教育组织构架前后门诊护理教学效果在教学能力、教学质量、学生反馈及总分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说明该构架保障了护理教育师资的动态选拔机制基础,能保证门诊护理教育质量,可为门诊护理专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梅奥医学中心科技成果转化构架、模式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本文通过介绍梅奥医学中心(以下简称"梅奥")的成果转化机制,以期对我国公立医院的成果转化工作带来启示。方法: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梳理梅奥的成果转化理念、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结果:梅奥秉持"患者需求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作为组织开展业务的基础,践行医、教、研合力发展的运营管理模式,通过构建完善的组织架构、高质量的人才储备以及完整的资源支持体系,助力高质量可转化成果的诞生。结论:我国公立医院可从成果转化意识、基础研究的临床导向、全产业链的转化医学体系、专业化成果转化管理团队和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优化成果转化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胰岛素泵院内护理质量控制专家共识》解读
编辑人员丨2024/5/25
该文对《中国胰岛素泵院内护理质量控制专家共识》中组织构架、制度、设备耗材、人员培训与考核、文件管理、用泵管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8个方面进行简要概括和解读,旨在增进临床护理人员对该共识的深入理解,并在临床实践中切实执行,以保障胰岛素泵院内应用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建设与发展学者共识
编辑人员丨2024/4/6
2023 年 8 月 2-4 日,由《中国医学伦理学》、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医院人文管理与人才培养专委会、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医师报》、中国卫生法学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伦理学会等机构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学术论坛在哈尔滨市举办.大会安排了"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研讨会"分论坛,国内医学人文学者参加会议.研讨会上经过热烈讨论,形成了《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建设与发展学者共识》.提出新时代下亟待建设好医学人文学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引领医学人文学科学术融合发展,同时,对于医学人文学科建设,需要优化组织机制,繁荣发展医学人文学科的整体构架,加快建设医学人文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推进立德树人医学人文教育教学新载体,着力解决医学人文研究生培养相关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缝隙连接蛋白43经典与非经典作用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缝隙连接蛋白43在维持组织代谢稳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观点认为它参与了缝隙连接过程,为细胞与细胞之间建立直接的物质信号交换通道奠定结构基础.而近年来研究对于其独特的半通道作用提出了新的看法,并发现了其亚细胞定位、自身片段等对于细胞生理活动及病理过程的重要意义.目的:综述数据库中相关文献,系统性总结缝隙连接蛋白43分子特征及在多种细胞表达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通道依赖性与非通道依赖性缝隙连接蛋白43的生理与病理作用,并探讨其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在价值.方法:分别设置"gap junction,connexin 43(Cx43),hemichannel,channel-dependent Cx43,channel-independent Cx43,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mitochondria,GJA1-20k"为英文关键词,以"缝隙连接,缝隙连接蛋白43,半通道,通道依赖性Cx43,非通道依赖性Cx43,线粒体,细胞外囊泡,GJA1-20k"为中文关键词,分别在PubMed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最终共入选81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缝隙连接蛋白43的经典作用即构成缝隙连接通道,通道依赖性缝隙连接蛋白43主要可通过直接构成缝隙连接通道参与组织器官的生理或病理过程,应充分关注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而黏附是缝隙连接的重要特性,与屏障障碍类疾病密切相关.②缝隙连接蛋白43的非经典作用即非缝隙连接通道依赖性作用,缝隙连接蛋白43六聚体目前被发现定位于质膜、线粒体内膜和细胞外囊泡表面等结构,参与炎性疾病的正向促炎机制、线粒体功能代谢和细胞外囊泡的靶向摄取等,选择性截短片段则参与全长连接蛋白43靶向转运至胞内各结构域过程,并且通过促使线粒体周围肌动蛋白聚合,调控线粒体稳态.③以上两种作用为开发靶向治疗药物及基于组织工程技术的治疗手段中种子细胞转化机制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但现存的一些原始研究常不能全面考虑不同形式缝隙连接蛋白43的相互作用,从而混杂地描述了其总体特征,使得研究结果产生偏差.④未来研究需要系统地构架不同形式存在的缝隙连接蛋白43的生理特性及在各疾病中的潜在机制,为缝隙连接蛋白43完整性机制探索及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英国卫生应急准备框架比较与借鉴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卫生应急准备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受到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应急准备被定义为"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系统、社区和个人预防、保护、快速响应和从卫生紧急情况中恢复的能力,特别是那些规模、时间或不可预测性可能压倒常规能力的紧急情况".本文概述和比较了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和英国出台的卫生应急准备框架,并借鉴上述组织和国家卫生应急准备构架中的相关经验,提出了一套涵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准备、应对和恢复阶段的系统化的卫生应急准备框架(包括功能子系统、管理机制与资源支持3大系统模块)及相应的建议,为完善我国卫生应急准备框架提供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