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链+思政+科教+产教"四融合在农学基础课程植物生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植物生理学课程是面向农学大类招生的本科生开设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和内容抽象程度高的知识体系特性.在新农科背景下,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存在知识框架不系统、思政教育有待加强、学生科研素质不足,以及学生对专业缺乏信心等突出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构建知识框架体系,提高专业素养为 目标,创设"知识链+思政+科教+产教"四融合的教学新模式,从植物生理学基础知识到科学研究,再到农业生产知识链的搭建,促进课堂学习与科学研究、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学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融合,为新农科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知识链+思政+科教+产教"四融合 植物生理学 探索与实践 Knowledge chai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cience and education+industry and education...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ICU后门诊应用情况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对国内外ICU后门诊的应用情况进行范围综述.方法 以JBI范围综述指南为框架,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28日,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最终纳入12篇文献,其中中文4篇、英文8篇,发表时间为2003-2023年,分析总结了 ICU后门诊的接诊对象、随访时间点、干预措施及应用效果.ICU后门诊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结论 ICU后门诊在延续护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缺乏统一的指南和诊疗流程,未来需探讨ICU后门诊的开展模式,为构建符合我国医疗体系的ICU后门诊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录》:将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教育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而往往忽视了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APOS理论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基于APOS理论的高中生物学概念建构可优化单元结构,对整体概念教学全面把控;建设场域课堂,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感知概念、理解概念;在教师的引导下持续深化概念,最后在认知结构中形成新概念的图式,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促进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感知、理解与掌握,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维与探究能力的教学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影像学》:医学影像学近现代发展历史及当代发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由王芳军、詹松华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影像学》(第3版)一书主要从医学影像技术、影像诊断、临床应用以及最新进展等多个方面,通过丰富的实际案例,全面介绍了医学影像学的知识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学术论文的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基于一篇关于植物激素调控葡萄果实发育的学术论文,将新知识的学习转换成小课题,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探究历程"重新"发现植物激素、研究生理作用以及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有效建构知识体系,改变了陈述性知识教学的单调性,提升教学的探究性和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金课为特色的生物医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进一步扎实推进实验室安全教育,探索更为规范、高效、实用、新颖的安全教育模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依托国家级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一套面向学部全体学生的生物医学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体系.该体系以专业类安全课程《生物实验安全与防护》课程教学为组织形式,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为特色和优势,重视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结合、虚拟仿真实验与实体演练互补,并且充分应用多种信息化系统助力教学,形成多层面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模式.应用该模式可以明显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学习热情,提升安全教育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护理学导论课程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构建护理学导论课程知识图谱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 针对护理学导论课程知识体系的整合构建问题,借助知识图谱技术,开展护理学导论课程知识图谱设计与构建;并初步应用于2022级298名护理本科生的教学,从知识点学习人均总时长、已完成内容掌握度、课程满意度、理论成绩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护理学导论课程知识图谱包括认知与理解护理、护理工作思维与方法、护理相关理论与模式3个主题、8个子主题、90个知识主题,涵盖5种知识关系类别.298名学生知识点人均学习总时长20.8 h,84.9%的学生内容掌握度达标,90.3%的学生对课程知识图谱总体评价为非常满意,88.6%的学生对知识图谱课程内容呈现形式评价为非常满意,79.9%的学生对知识图谱学习方法与形式评价为非常满意.2022级学生课程理论考核成绩高于2020级学生(P<0.05).结论 课程知识图谱是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模式的强有力支撑,以此开展的线上线下结合式教学有利于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态,帮助学生构建课程知识体系,优化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京津冀地区精神科专科医院暴力攻击及风险评估现状与启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京津冀地区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攻击的现状,分析暴力攻击风险评估的发展趋势。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场所暴力频度测定量表(WVS)、暴力攻击认知调查表、暴力风险管理知识与需求调查表对京津冀3所三级甲等精神科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天津安定医院、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539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较为频繁地遭受暴力攻击,工作场所暴力频率总分(6.21 ± 2.94)分,不同科室( χ2值为32.149, P<0.05)、是否参加过精神科护士培训( χ2值为11.588, P<0.05)和是否轮班( χ2值为21.017, P<0.05)的护士遭受暴力攻击的频度不同。护士认为患者病情变化(68.6%,370/539),症状支配(65.9%,355/539),风险评估意识差(57.9%,312/539);与患者沟通不到位(56.8%,306/539)是暴力攻击发生的主要原因。 结论: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加强暴力防控培训、使用规范评估工具,构建并完善暴力攻击防控体系来减少暴力攻击的发生,以保障护士执业安全,维持身心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38名造口治疗师慢性伤口疼痛管理知信行的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造口治疗师(ET)慢性伤口疼痛管理知信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伤口疼痛管理持续改进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60名ET进行调查,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ET对慢性伤口疼痛知识、信念、行为问卷。结果:共发放问卷260份,有效问卷238份。ET对慢性伤口疼痛知识问卷得分为(5.90±1.49)分;ET对慢性伤口疼痛信念问卷得分为(25.74±3.57)分;ET对慢性伤口疼痛管理行为问卷得分为(53.28±12.52)分;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职称、从事伤口护理工作年限、是否有肿瘤科相关科室工作经历是ET慢性伤口疼痛管理知识、信念和行为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ET对慢性伤口疼痛知识掌握欠缺,态度尚可,实践行为亟待加强。医院管理者大力发展全职ET,实施多学科协作管理伤口疼痛,在选择ET培养人员时建议中级以上护士为培养对象。对于ET来说,需要不断地进行职称的提升及再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对于ET学校来说应该建立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伤口疼痛培训知识体系,并对伤口专科护士开展相应的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