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态监测血清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人附睾蛋白4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动态监测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FRA21-1)、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程中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择取我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8例为研究组,另收集同期良性肺病患者108例为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良性肺病患者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院时血清SCC-Ag、CYFRA21-1、HE4水平;对比研究组不同治疗疗程患者血清各指标水平,并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入院时血清SCC-Ag、CYFRA21-1、HE4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SCC-Ag、CYFRA21-1、HE4水平:术后1 d>术后7 d>术后30 d>术后90 d;入院时血清SCC-Ag、CYFRA21-1、HE4水平联合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3,灵敏度为88.0%,特异度为83.3%.结论 血清中SCC-Ag、CYFRA21-1、HE4表达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升高,并在不同术后疗程中存在降低,并发现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效率,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新的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CT影像组学构建模型在浸润性肺腺癌术前预测组织学分级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图像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及其与相关临床病理特征构建的融合模型在浸润性肺腺癌术前预测组织学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且组织学分级明确的313例浸润性肺腺癌患者,其中男175例、女138例,年龄35~81(60.1±8.3)岁。组织学分级:高级别(G3级)85例,低级别(G1、G2级)228例。313例患者术前均行胸部增强CT检查。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219例(高级别59例、低级别160例)和验证组94例(高级别26例、低级别68例)。基于每位患者的术前增强CT图像各提取1 316个影像组学特征;训练组采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算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特征筛选及影像组学模型的构建。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从临床病理特征中筛选高级别浸润性肺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影像组学模型建立融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影像组学模型和融合模型对术前浸润性肺癌组织分级的预测效能及临床效益。结果:训练组与验证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训练组和验证组内的高级别与低级别患者比较,吸烟史、肿瘤实性程度、肿瘤最大径、血清癌胚抗原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年龄、毛刺征、分叶、胸膜牵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此外,验证组的低级别与高级别患者性别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70, P=0.030)。特征降维后得到5个影像组学特征用于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2(95% CI:0.734~0.882、0.837(95% CI:0.733~0.863)。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高级别浸润性肺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吸烟史、肿瘤实性程度、肿瘤最大径、血清癌胚抗原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其与影像组学模型共同构建的融合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888(95% CI:0.721~0.894)、0.876(95% CI:0.707~0.852)。校准曲线分析显示,影像组学模型和融合模型均有良好的校准性能。决策曲线分析显示,2种预测模型均有一定的临床效益,其中融合模型净收益值更大。 结论:基于术前增强CT图像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及其与高级别浸润性肺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合建立的融合模型,对于浸润性肺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均有良好的术前预测价值,并且后者的预测效能相对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增强CT联合血清CYFER21-1、NSE诊断NSCL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术前增强CT联合血清细胞角片段19(CYFER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临沂市肿瘤医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60例NSCLC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术后证实84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组)、76例患者未发生淋巴结转移(非转移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的增强CT图像特征及血清CYFER21-1、NSE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诊断NSCL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转移组患者中病灶长径≥3.0 cm、胸膜凹陷、CT显示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短径≥10 mm、淋巴结边界模糊、淋巴结强化的患者占比均显著大于非转移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转移组患者的血清CYFER21-1、NSE水平显著高于非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CYFER21-1、NSE水平诊断NSCL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AUC值分别为0.652、0.845,诊断截断值分别为4.81 ng/ml、24.14 ng/ml;CYFER21-1+NSE+增强CT诊断NSCL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94.74%。 结论:术前增强CT诊断NSCL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结合血清CYFER21-1、NSE水平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疑匹伐他汀致白癜风患者出现褐黑色斑点1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患者男,55岁,汉族。因泛发型白癜风30年、面部褐黑色斑点1个月于2021年6月15日就诊。患者1990年无明显诱因左手出现1处白色斑片,于外院诊断为白癜风,予外用"激素"类药膏后未见明显改善。白斑逐渐增多,多次就诊并予外用药物、激光等治疗均未见明显疗效。2010年左右,白斑于6个月内迅速累及周身皮肤,此后10余年未行任何相关治疗。2021年5月中旬,患者左眼内眦白斑区突然出现1处褐黑色斑点,未予处理,后皮损于2周内迅速扩散至双侧内眦、颧部及耳部,并持续进展。既往冠心病10个月余,规律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晚(2021年5月初因转氨酶升高调整为匹伐他汀钙片2 mg/晚),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d,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 mg每日2次。高血压病史10年,规律口服氯沙坦钾片50 mg,每日2次。皮肤科检查:全身泛发色素脱失斑,小腿胫前有少量白色毳毛,鼻部、颧部及耳部前后散在褐黑色色素沉着斑,直径1 mm左右,颜色均匀,边界清晰,密集分布(图1A)。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肿瘤常规筛查包括糖类抗原(CA50、CA242、CA125、CA15-3、CA19-9、CA72-4)、鳞状上皮癌抗原、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细胞角蛋白19片段、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总前列腺特异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结果均为阴性。患者右侧颧部皮损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基底层完整,色素增加,真皮浅层胶原纤维嗜酸性变,血管周围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图1B)。伍德灯下面部见片状不规则亮白色荧光斑片,边界清楚,对称分布,白斑中部及周围存在正常皮肤色素岛及斑点所致色素岛(图1C)。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医疗大数据对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索一种利用医疗大数据算法筛选临床数据库中能够用于评估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核心指标。方法:基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医联体朝阳急诊病房临床数据库,应用大数据检索技术,以数据库中老年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时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气、实验室指标集合数据,使用计算机语言Python批量计算出影响老年肺炎患者死亡的关键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实验室指标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本研究使用的筛选方法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最终入选265例患者,死亡64例,存活201例。取每例患者入院首次检测指标的数据,最终从472项指标中筛选出23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关键指标,包括:血常规指标7项、血气指标3项、肿瘤标志物指标3项、凝血功能相关指标4项、营养及器官功能相关指标6项。①肺炎死亡患者血气关键指标:51.6%(33例)的患者Cl -浓度为97~111 mmol/L,81.2%(52例)的患者血乳酸(Lac)为0.5~2.5 mmol/L,87.5%(56例)的患者H +浓度为0~46 mmol/L。②肺炎死亡患者血常规关键指标:46.9%(30例)的患者血红蛋白(Hb)为80~109 g/L,67.2%(43例)的患者血中嗜酸粒细胞比例(EOS%)为0.000~0.009,51.6%(33例)的患者血中淋巴细胞比例(LYM%)为0.00~0.09,50.0%(32例)的患者血中红细胞计数(RBC)为(3.0~3.9)×10 12/L,54.7%(35例)的患者血中白细胞计数(WBC)为(0.0~9.9)×10 9/L,48.4%(31例)的患者血中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为10.0%~14.9%,48.4%(31例)的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CRP)为0.0~49.9 mg/L。③肺炎死亡患者肿瘤标志物关键指标:76.6%(49例)的患者血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TPSA)为阴性(比值为0),92.2%(59例)的患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为0.0~11.0 μg/L,75.0%(48例)的患者糖类抗原125(CA125)为0~104 kU/L。④肺炎死亡患者凝血功能关键指标:68.8%(44例)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57~96 s,73.4%(47例)的患者D-二聚体为0~6 mg/L,93.8%(60例)的患者凝血酶时间(TT)为14~22 s,89.1%(57例)的患者二磷酸腺苷(ADP)的抑制率为0%~53%。⑤肺炎死亡患者营养及器官功能关键指标:92.2%(59例)的患者B型脑钠肽(BNP)为0,46.9%(30例)的患者前白蛋白(PA)为71~140 mg/L,90.6%(58例)的患者尿酸(UA)为21~41 μmol/L,75.0%(48例)的患者白蛋白(Alb)为10~20 g/L,93.5%(60例)患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比值)为0~0.9,84.4%(54例)的患者乳酸脱氢酶(LDH)为0~6.68 μmol/L·s -1·L -1。⑥ 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A和Lac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PA可使死亡风险降低0.9%,Lac可使死亡风险增加69.4%;实验室指标与患者死亡预测模型预测效果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0,说明本研究使用的筛选方法效果较好,通过本研究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老年肺炎患者预后。 结论: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从急诊病房临床数据库中筛选出23项用于评估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核心指标,为临床评估老年肺炎患者预后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皮肌炎和系统性硬化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差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检测皮肌炎和系统性硬化患者血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由唐都医院收治的女性皮肌炎患者123例及女性系统性硬化患者70例。采集皮肌炎及系统性硬化患者血液,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铁蛋白(ferritin,FRT)、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fragment,CYFRA21-1)、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al protein 4,HE4)、糖类抗原50(carbohydrate antigen 50,CA50)、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水平。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及肿瘤标志物阳性率差异。结果:皮肌炎患者的CA724、AFP、FRT及NSE水平显著高于系统性硬化患者,CA125和HE4水平显著低于系统性硬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mL: 2.34(1.50~8.45)比1.53(0.97~3.55),ng/mL: 2.53(1.92~3.95)比2.21(1.61~2.86),μg/L: 188.80(81.65~477.70)比88.93(44.54~174.22),ng/mL:13.60(11.04~19.23)比12.75(10.31~14.55),U/mL: 13.78(8.12~24.79)比16.94(9.39~51.56),pmol/L: 91.12(61.65~131.10)比114.25(75.98~174.15), w=3104.5、3336.5、2895、3537、5144.5、5147.5, P值均<0.05]。两组患者血清中CA19-9、CYFRA21-1、CA153、β-HCG、SCC及CA50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阳性率比较结果显示,皮肌炎患者CA724及NSE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系统性硬化患者,而CA125的阳性率则显著低于系统性硬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08%比11.43%),(33.33%比17.14%),(16.26%比32.86%), χ2=7.669、5.086、6.171, P值均<0.05。此外,83.74%皮肌炎和80%系统性硬化患者具有≥1种肿瘤标志物的升高现象。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皮肌炎患者肿瘤标志物AFP与β-HCG,HE4分别与FRT、CA125、CYFRA21-1、CA153,CA19-9与CA50均成显著正相关( r=0.420、0.453、0.443、0.631、0.433、0.773, P值均<0.05)。系统性硬化患者肿瘤标志物CA19-9与CA50,HE4分别与CA125、CYFRA21-1、CA153均成显著正相关( r=0.849、0.483、0.638、0.406, P值均<0.05)。 结论:皮肌炎和系统性硬化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现象,且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升高的程度和升高的肿瘤标志物种类存在显著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更全面变量预测小细胞肺癌2年生存率的列线图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基于更加全面广泛变量构建一个新的预测小细胞肺癌(SCLC)预后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病理证实为SCLC的722例患者资料,其中男592例,女130例,年龄23~82(61±9)岁。使用随机种子数133将患者分为训练集(422例)和验证集(300例)。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使用Log-rank检验分析临床变量对SCLC预后的影响,将单因素分析中 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基于多因素分析中 P<0.05的变量绘制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整合布莱尔评分(IBS)以及决策曲线(DCA)评价模型的区分能力、预测误差值和临床净收益,并与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提出的第8版TNM分期进行比较。 结果:男性、单核粒细胞计数(MON)异常、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异常、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异常、M1a期、M1b期、M1c期、放疗、化疗≥4周期和预防性脑照射(PCI)是SCLC预后的影响因素[ HR值( 95%CI)分别为1.39(1.00~1.92)、1.29(1.02~1.63)、1.41(1.11~1.80)、2.02(1.48~2.76)、1.09(0.77~1.55)、1.44(0.94~2.22)、2.01(1.49~2.71)、0.75(0.57~0.98)、0.40(0.31~0.51)和0.42(0.26~0.68);均 P<0.05)]。基于以上变量建立列线图模型,曲线下面积(AUC)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为0.814(95% CI:0.765~0.862)和0.787(95% CI:0.725~0.849),高于第8版TNM分期[0.616(95% CI:0.558~0.674)和0.648(95% CI:0.581~0.715)];校准曲线表明其预测SCLC的2年生存率与实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IBS表明其较TNM分期具有更小的预测误差值(训练集:0.132比0.169;验证集:0.138比0.169);DCA表明其较TNM分期有更宽的阈值范围(训练集:0.01~0.96比0.01~0.85,验证集:0.01~0.94比0.01~0.86)和更高的临床净获益(训练集:列线图在0.19~0.96阈值范围内获益高于TNM分期;验证集:列线图在0.19~0.94阈值范围内获益高于TNM分期)。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基于性别、MON、NSE、Cyfra211、M分期、放疗、化疗周期和PCI共8个变量的SCLC 2年生存率列线图模型,能够为SCLC更准确的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深部热疗联合信迪利单抗及nab-PC方案治疗驱动基因阴性、PD-L1表达阳性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效果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深部热疗联合信迪利单抗及nab-PC(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卡铂)方案治疗驱动基因阴性、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阳性的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4例驱动基因阴性、PD-L1表达阳性的晚期鳞状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信迪利单抗联合nab-PC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深部热疗。连续治疗4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21-1)]水平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p40、p63、细胞角蛋白5/6(CK5/6)]阳性表达率,比较两组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肺癌模块(FACT-L)评分、不良反应和远期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59±11)岁;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5例,年龄(58±11)岁。观察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1.43%(30/42)、90.48%(38/42),对照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0.00%(21/42)、80.95%(34/42);观察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4, P=0.044);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56, P=0.212)。治疗后两组血清CEA、SCCA、CYFRA21-1水平以及p40、p63、CK5/6阳性表达率均较治疗前低(均 P<0.05),FACT-L评分中生理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情况维度评分及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高(均 P<0.05)。两组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发热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6.5个月(95% CI:3.82~12.75)、5.1个月(95% CI:3.14~12.2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21, P=0.040)。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2.9个月(95% CI:6.25~15.46)、9.7个月(95% CI:4.74~13.0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3, P=0.035)。 结论:深部热疗联合信迪利单抗及nab-PC方案治疗驱动基因阴性、PD-L1表达阳性的晚期鳞状NSCLC,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阳性表达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提高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ProGRP、NSE、cyfra21-1及其联合因子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对小细胞肺癌(SCLC)鉴别价值及疗效评估。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唐山市工人医院治疗的SCLC患者93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良性肺疾病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检验血清ProGRP、NSE及cyfra21-1水平,比较2组血清ProGRP、NSE及cyfra21-1水平的差异,分析ProGRP、NSE及cyfra21-1对SCLC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清ProGRP[98.98(51.09,160.15)]μg/L、NSE(23.06±6.38)μg/L及cyfra21-1[5.62(4.80,6.63)μ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Z值分别为-6.914、8.71、9.89, P值均<0.001)。对93例患者进行4周的放化疗,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ProGRP[112.86(53.01,152.82)]μg/L、NSE[58.36(44.41,67.49)]μg/L、cyfra21-1[2.38(1.82,3.19)]μg/L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Z值为-110.072、-11.779、8.36, P值均<0.001)。NSE与ProGRP、cyfra21-1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57、0.51, P<0.001),ProGRP与cyfra21-1呈正相关( r=0.45, P<0.001)。以SCLC作为状态变量,血清ProGRP、NSE及cyfra21-1水平为检验变量,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模型系数的Omnibus检验表( χ2=141.95, P<0.05),而模型R 2=0.725,得到联合因子的预测值有效。模型方程式为联合因子(Y)=7.693-0.222×NSE-0.017×ProGRP-0.63×cyfra21-1。绘制血清ProGRP、NSE及cyfra21-1水平及联合因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联合因子>cyfra21-1>NSE>ProGRP( Z=1.000, P=0.317),敏感度:ProGRP>联合因子>NSE>cyfra21-1( χ2=12.00, P=0.213),特异度:cyfra21-1>联合因子>NSE>ProGRP( χ2=12.00, P=0.213)。 结论:NSE、ProGRP、cyfra21-1均对SCLC有诊断价值,联合应用更具优越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肺弥漫性病变 18F-FDG PET/CT显像1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患者女,67岁,2022年2月出现咳嗽、咳大量白色痰,伴气短、低热。外院胸部CT提示右肺下叶斑片、团片影,右肺门增大,临床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后未再发热。2022年4月咳嗽、咳痰症状加重,予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2022年7月就诊于本院,(1,3)-β- D-葡聚糖(G试验)和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试验)、呼吸道病原体抗体、痰抗酸染色、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核酸、分枝杆菌培养及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 ANA)谱、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 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检测结果均阴性;痰液细胞学病理可见非典型细胞;纤维气管镜检查提示右下叶背段开口狭窄,支气管黏膜刷片病理见挤压变形的异型细胞。临床考虑"慢性炎性机化可能",予激素治疗后咳嗽、气短症状稍减轻。2022年9月复查胸部增强CT,结果示:右肺见弥漫大片状磨玻璃密度及实变影,其内散在小囊状透光区,病变见不均匀的轻中度强化,其内见明显的血管强化影,呈"血管造影征",病变范围较前增大;另见左肺多发结节(图1)。血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 CA)19-9: 4 224[正常参考值范围(下同):0~34] kU/L,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fragments, Cyfra)21-1:4.0 (0~3.5) μg/L,CA242>150(0~20) kU/L,CA72-4:12.4 (0~6.9) kU/L。既往史:患者40年前曾患肺结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