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对甲状腺癌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由同一经验丰富的手术团队实施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complete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CET)治疗甲状腺癌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锁骨下组(经锁骨下入路CET)48例和经口组(经口腔前庭入路CET)48例。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美容满意度评分,术前、术后1、3及7 d检测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4 +/CD8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 2 receptor,SIL-2R)、组织激肽释放酶11(kallikrein11,KLK11)、中期因子(midkine,MK)水平,术后1、3及7 d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颈部损伤指数、吞咽障碍指数评估颈部功能。 结果:经口组与经锁骨下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7.58±10.87)min和(101.84±11.35)min( P<0.001),住院时间分别为(4.31±0.86)d和(5.12±0.91)d( P<0.001),引流量分别为(65.13±12.49)mL和(78.65±15.32)mL( P<0.001)。术后1、3及7 d,经口组和经锁骨下组CD3 +分别为(41.53±3.86)%和(38.29±3.51)%( P<0.001),(46.21±4.35)%和(42.81±4.06)%( P=0.001),(48.23±4.47)%和(45.10±4.23)%( P<0.001);CD4 +水平分别为(33.27±3.90)%和(30.18±3.45)%( P<0.001),(36.28±4.15)%和(33.46±3.87)%( P=0.001),(38.69±4.22)%和(35.17±4.10)%( P<0.001);CD4 +/CD8 +水平分别为(1.31±0.22)和(1.16±0.21)( P=0.001),(1.40±0.23)和(1.20±0.22)( P<0.001),(1.58±0.24)和(1.45±0.25)( P=0.011)。术后1、3及7 d,经口组与经锁骨下组血清SIL-2R、KLK11、MK水平、VAS评分、颈部损伤指数、吞咽障碍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口组和经锁骨下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3%(4/48)和22.92%(11/48)( P=0.049),美容满意度分别为95.83%(46/48)和81.25%(39/48)( P=0.025)。 结论:经口腔前庭入路与经锁骨下入路行CET治疗甲状腺癌均对颈部功能造成损伤,前者能减轻免疫功能损伤,有助于术后早期病情恢复,同时能提高安全性及患者美容满意度,但会延长手术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比不同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 carcinoma,PTM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太和医院甲乳外科和国药东风总医院甲乳外科70例PTM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口腔组35例,采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trans-or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TOET)男11例,女24例,年龄(40.71±5.09)岁,范围23~60岁;经腋窝组35例,采用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thyroidectomy through axillary approach,LTTAA)男13例,女22例,年龄(40.25±5.06)岁,范围24~59岁。记录两组围术期指标、炎性因子、应激指标水平、并发症,随访3个月评估手术切口美观度情况。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 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经口腔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经腋窝组[(8.71±0.93)vs(6.85±0.82)个、(23.05±3.51)vs(26.14±3.96) ml( t=8.88、3.46, P<0.05)];术后1 d经口腔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显著低于经腋窝组[(275.31±30.41)vs(300.22±33.25) ng/L、(180.25±19.75)vs(205.36±22.41) nmol/L( t=3.27、4.97, P<0.05)];术后1 d经口腔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显著低于经腋窝组[(7.05±0.86)vs(8.74±1.02) mg/L、(4.33±0.62)vs(6.45±0.81) pg/L( t=7.49、12.30, 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经口腔组手术切口美观度(94.29%)显著高于经腋窝组(77.14%)( χ2=4.200, P<0.05)。 结论:PTMC给予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时,TOET较ETTAA创伤性更小,手术切口美观度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口腔前庭入路机器人辅助甲状腺手术107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机器人辅助甲状腺手术的近期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8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接受经口腔前庭入路机器人辅助甲状腺手术的10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术后情况。男性12例,女性95例;年龄(31.8±9.4)岁(范围:11~55岁)。甲状腺良性肿瘤20例;恶性肿瘤87例,均为乳头状癌。术后通过门诊、电话等进行随访,主要观察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是否复发和美容效果等。结果:10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经口腔前庭入路机器人辅助甲状腺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肿瘤最大径(5.6±2.7)mm(范围:2~15 mm);其中45例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数目[ M(IQR)]11(8)枚(范围:3~26枚),转移淋巴结数目1(3)枚(范围:0~13枚)。术后未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率8例。其他并发症包括术后感染1例,左颌下皮肤穿孔1例,皮肤烫伤1例,口角撕裂2例,口唇麻木1例。术后住院时间6(2)d(范围:3~11 d)。随访(22.6±10.0)个月(范围:1.0~37.4个月)的随访,患者未发生局部淋巴结复发或转移。所有患者对术后美容效果满意,术后1个月患者的颈部美学效果评分为9.3(0.2)(范围8.4~9.6)。 结论:对于严格筛选的早期甲状腺癌患者,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行经口腔前庭入路机器人辅助甲状腺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同时有理想的美容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口腔前庭入路非充气腔镜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无充气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接受无充气拉钩悬吊法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3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患者均在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42±3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1±0.8)d。甲状腺乳头状癌平均最大直径为(8.5±4.5)mm,平均清扫的中央区淋巴结数目为(7.7±5.9)枚。术后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例,1个月均恢复正常;皮下积液1例,经皮置管引流后治疗痊愈;下唇及颏部皮肤麻木3例,6个月症状得到改善。随访过程中无肿瘤局部残留或复发。结论:无充气拉钩悬吊法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transor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vestibular approach,TOETVA)近年成为研究热点。由于技术、器械、观念等因素,各中心报道的TOETVA适应证及禁忌证有所异同。故本文从客观因素如腺体大小、恶性肿瘤清扫彻底性、颈部因素、特殊类型甲状腺炎、口腔颌面因素和其他因素,以及主观因素即患者意愿,对TOETVA的适应证、相对适应证、相对禁忌证、绝对禁忌证进行综述,旨在帮助甲状腺外科医师更全面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行TOETVA,并作出最优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双帽檐Trocar在免充气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回顾性分析采用双帽檐Trocar在免充气的20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资料,建立手术通道中位时间30(20~50)min,术中中位失血量约 20(5~50)ml。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刀手术。双帽檐Trocar在免充气状态下维持手术空间好,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联合帽檐Trocar及甲状腺固定在经口腔前庭入路手术中安全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回顾性分析采用自制联合帽檐Trocar及甲状腺固定方式施行的94例甲状腺结节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手术通道中位时间30(20~50) min,术中中位失血量约25(5~100) ml。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帽檐Trocar及甲状腺固定解除手术空间好,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耳廓后沟和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效果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经耳廓后沟入路和经口腔前庭入路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外科2021年6—8月开展的10例经耳廓后沟入路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病例(耳后组)和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同中心开展的21例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病例(口腔组)的资料。耳后组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48.2±13.9)岁(范围:28~67岁);口腔组男性5例,女性16例,年龄(31.3±8.2)岁(范围:21~49岁)。两组患者均接受单侧腺叶+峡部切除。耳后组通过耳后沟处长3 cm单孔切口建腔,置入“手套式”套管,保留肩胛舌骨肌,左右拉开胸锁乳突肌和颈前肌,暴露并连续完整切除甲状腺单侧腺叶及中央区淋巴结。采用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 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 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耳后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口腔组[(256.8±77.0)min比(201.2±54.9)min, t=2.31, P=0.028],耳后组术后24 h C反应蛋白较术前增幅低于口腔组[8.58(13.24)mg/L比46.24(48.88)mg/L, Z=-4.311, P<0.01]。耳后组与口腔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无差异[2(5)枚比2(3)枚, Z=-0.326, P=0.759]。耳后组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与经口腔前庭入路相比,经耳廓后沟单孔腔镜甲状腺单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将切口隐蔽至耳后,解剖量小,能达到肿瘤连续完整切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模式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拟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1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1—9月采用传统手术方式的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10月—2019年6月采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62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探索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式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2 h疼痛评分、引流管留置天数、住院天数、并发症等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72 h疼痛评分、引流管留置天数、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开展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式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践,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引流管留置天数、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神经功能的保护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transor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vestibular approach,TOETVA)中神经功能保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TOETVA 6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1例,女55例,年龄22~64岁。良性患者19例,恶性患者4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解剖暴露与术中神经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IONM)相结合的方法保护重要神经功能。总结良性与恶性患者的临床数据,并评估神经功能保护的效果。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术后3周患者下颌及下唇的麻木刺痛症状基本缓解,无永久性颏神经麻痹;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2例,无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无喉上神经外支损伤的病例。66例患者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3例次,颈部感染1例次,皮下积液2例次,颈部皮肤损伤1例次,术后眼结膜炎2例次。结论:TOETVA中,解剖暴露的方法可以避免颏神经的损伤,解剖暴露结合IONM可以保护喉上神经外支和喉返神经的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