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耳部症状首发的恙虫病1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本文报道1例以耳部症状首发的恙虫病。患者女,72岁,因“发现耳屏前肿物10 d”就诊。查体见耳屏前黑色肿物,质硬伴触痛,确诊后及时予以对症治疗后耳前皮损疼痛缓解、体温趋于正常,出院1周后门诊复查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未遗留肝肾功能损伤等后遗症,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并发拉姆齐-亨特综合征三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艾滋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易导致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活化而诱发拉姆齐-亨特综合征,积极抗疱疹病毒并尽早启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尤为重要。本研究3例艾滋病患者并发拉姆齐-亨特综合征,以单侧耳部疼痛、耳部疱疹、同侧面瘫等为首发症状,并出现眩晕、听力下降、行走不稳等临床症状,其中1例脑脊液及头颅影像学检查有异常病变。均予膦甲酸钠注射液抗病毒治疗,糖皮质激素及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及时开始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患者症状好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曲安奈德联合5-FU治疗对耳部瘢痕疙瘩核心切除术后愈合和复发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治疗对耳部瘢痕疙瘩患者瘢痕核心切除术后愈合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在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耳部瘢痕疙瘩患者,根据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行耳部瘢痕疙瘩核心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在患者术后采用5 mg/ml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治疗,联合组采用5 mg/ml的5-FU联合5 mg/ml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治疗,1次/4周,治疗4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跟踪随访治疗后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联合组瘢痕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VSS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和1年后联合组复发率均较对照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使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治疗,5-FU联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可以提高耳部瘢痕疙瘩核心切除术后的美学效果,且对术后复发率无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百合利咽胶囊对肺胃实热证急性咽喉炎患者吞咽功能、免疫和镇痛效应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探讨百合利咽胶囊对肺胃实热证急性咽喉炎患者吞咽功能、免疫和镇痛效应的研究.方法:选择 2021-2022 年该院治疗的急性咽喉炎患者 26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130 例患者(脱落 7 例,实际纳入 123 例)给予常规治疗,百合利咽胶囊组130 例患者(脱落5 例,实际纳入125 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百合利咽胶囊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VCAM-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白细胞介素 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4+和CD8+水平,记录两组患者咽喉疼痛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声音嘶哑消失时间、咽部黏膜充血消失时间、咽喉异物感消失时间、咽后壁淋巴滤泡红肿消失时间,评价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功能性吞咽障碍筛查量表(EAT10)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百合利咽胶囊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95.20%(119/125),较对照组的 82.93%(102/12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百合利咽胶囊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咽喉异物感、咽喉疼痛、咳嗽、声音嘶哑、咽部黏膜充血和咽后壁淋巴滤泡红肿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百合利咽胶囊组患者咽痛剧烈或痛连耳部、吞咽困难、咽部干燥、口渴多饮、大便干、痰黏稠、咳嗽、发热、头痛和小便黄赤评分较对照组更低,EAT10 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百合利咽胶囊组患者的CD4+、SIgA水平较对照组更高,CD8+水平较对照组更低,VCAM-1、hs-CRP、IL-1β和TNF-α含量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产生.结论:百合利咽胶囊治疗肺胃实热证急性咽喉炎患者,可改善机体免疫,减少炎症反应,提高咽喉镇痛效应,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吞咽功能及临床疗效,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于"三才理论"的耳穴-外敷-灌肠治疗轻中型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分析基于"三才理论"的耳穴-外敷-灌肠组合治疗轻中型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轻中型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灌肠组(A组)、外敷+灌肠组(B组)以及外敷+灌肠+耳穴组(C组)3组,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采用柴芍承气汤灌肠;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改良芒硝袋外敷;C组在B组基础上采用子午流注耳部全息刮痧+揿针埋针耳穴方案.分析治疗前后3组炎症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胃肠动力学(排气恢复、腹胀缓解、腹痛缓解、肠鸣音恢复、排便恢复)、肠黏膜功能(内毒素、二胺氧化酶)、免疫功能(CD3+、CD4+、CD8+)、临床相关指标[Ranson评分、PACHEⅡ评分、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炎症指标,C组TNF-α、hs-CRP低于其余两组(P<0.05),而IL-6仅低于A组(P<0.05),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组腹胀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排气恢复、排便恢复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C组均显著少于其余两组(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C组明显低于A组(P<0.05),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黏膜功能检测,C组内毒素、二胺氧化酶水平均低于其余两组(P<0.05).免疫功能,C组CD3+、CD4+高于其余两组(P<0.05),CD8+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相关指标,C组Ranson评分、PACHEⅡ评分均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水平C组低于A组(P<0.05),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三才理论"的耳穴-外敷-灌肠组合方案治疗轻中型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可以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理气止痛肚脐贴敷在急性腹痛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2/3
急性腹痛是常见的紧急、突发性疾病,可能涉及内科、外科、妇科、泌尿外科等多个科室[1].常见的疾病有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等[2].除明确诊断或有手术指征的情况外,临床上常采用解痉止痛药保守治疗,如间苯三酚注射液[3],但此类药物不良反应多,耐受性差.急性腹痛属中医学"腹痛"范畴,认为其病机在于气滞、寒凝、瘀阻[4].治疗应以理气散寒、活血化瘀、通腑导泻为主.耳穴贴压通过贴压穴位起到止痛的作用.有研究表明,耳部各穴位反应五脏六腑的经络循环状况,可通过对耳部穴位的刺激达到疏通五脏六腑经络的目的[5],但其起效慢.理气止痛肚脐贴通过贴敷直接作用于肚脐,中药成分渗入皮肤,循经脉进入体内,内病外治,缓解疼痛,具有起效快,效果好的特点[6].本研究主要探讨理气止痛肚脐贴敷配合耳穴贴压在急性腹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耳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合并面瘫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分析成人耳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合并面瘫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探讨影响面瘫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22年4月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125例耳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面瘫,将患者分为面瘫组及未面瘫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常规参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差异,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耳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合并面瘫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指标对耳带状疱疹合并面瘫的预测价值.再根据是否发生面瘫后遗症,将患者分为后遗症组及非后遗症组,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hs-CRP、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比值(LMR)是耳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合并面瘫的独立影响因素,对耳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合并面瘫有预测价值.当hs-CRP的临界值≤3.05 mg/dL时,灵敏度为50.77%,特异性为86.67%,阳性预测率80.49%,阴性预测率61.9%.当LMR的临界值≥2.89时,灵敏度为44.44%,特异性为88.64%,阳性预测率87.8%,阴性预测率46.43%.年龄大于50岁、初始面瘫程度大于Ⅲ级、面瘫至激素治疗的时间超过72 h、面瘫前未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是耳带状疱疹合并面瘫患者出现面瘫后遗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s-CRP、LMR对预判耳部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是否会合并面瘫有一定参考价值.面瘫前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可减少不可逆的面瘫后遗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传统改良颈清扫术对比多功能保留颈清扫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差异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传统改良颈清扫术和多功能保留颈清扫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差异.方法 选取甲状腺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150例,根据患者肿瘤原发灶的大小、局部的浸润度和转移程度,分别实施传统改良式颈清扫术(对照组,65例)和多功能保留颈清扫术(实验组,85例).对照组保留颈清扫术为保留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和副神经,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还保留了颈部浅静脉、颈丛皮神经和颈横血管.结果 2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每例患者的平均淋巴结总数和阳性淋巴结数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耳部、颈肩部皮肤感觉基本上在术后3~5个月内可以恢复正常,并且其面部以及上颈部肿胀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实验组患者肩部疼痛麻木、锁骨下皮肤疼痛麻木、颈外疼痛麻木、枕部疼痛麻木、耳周疼痛麻木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功能保留颈清扫术,没有增加手术时间和手术难度,却达到了治疗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观察6例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化特性.结果:患者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55岁,6例均有耳部疼痛,2例发生肺转移.肿物最大径0.8~4 cm,实性,无包膜,镜下均以筛状结构为主,伴有不同比例的管状和实性结构,4例见神经浸润,免疫组化CK和p63均阳性.结论:外耳道腺样囊性癌较少见,易发生肺转移,诊断靠病理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局部穿刺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的疗效及美学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局部穿刺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CPFI)的临床疗效及对耳部美观的美学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接诊的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患者110例,采用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引流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并配合微波治疗仪治疗;观察2组脓腔痊愈及疼痛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患者随访1年,观察其复发情况、瘢痕长度及患者对耳部美观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脓腔消失、疼痛消失、治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1年复发率(1.8%)明显低于对照组(1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对耳部美观总满意率(70.9%、87.3%)、瘢痕长度[(1.59±0.12)、(0.48±0.13)c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疗程短、复发率低的优势,且能减轻患者瘢痕形成,保持患者面部美观,达到比较满意的美学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