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离子纳米塑料污染物促进帕金森病相关α-synuclein聚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帕金森病(PD)及相关痴呆是世界上增长率最快的神经疾病之一,其病理机制之一是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在大脑脆弱神经元中的积累。寿命的延长、遗传因素和长期暴露于相关环境被怀疑是PD风险和进展的主要驱动因素。世界范围内塑料生产及垃圾沉积导致的塑料污染已然成为全球面临的最紧迫的环境威胁之一,导致了水和食物中的微塑料污染物。微塑料是指直径<5 mm的颗粒,包括更小的纳米塑料(<1 μm)。一次性聚苯乙烯产品,如一次性外卖打包餐具可产生大量聚苯乙烯废物,造成广泛程度上的塑料污染。这些纳米塑料污染物通过与α-synuclein中的两个结构域(amphipathic和non-amyloid component)高亲和力的相互作用,促进了α-synuclein纤维的形成和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聚苯乙烯纳米纤维的固相萃取结合液质联用技术同时检测人尿液中的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开发一种基于聚苯乙烯纳米纤维的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尿液中氨磺必利、奥氮平、利培酮、帕利哌酮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方法 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苯乙烯纳米纤维,并以聚苯乙烯纳米纤维为吸附剂制备固相萃取小柱萃取人尿液中的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色谱柱采用Waters XBridge BEH C18,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0.25 mL·min1,柱温:40℃,进样量:3 μL.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定量下限、精密度、准确度、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稳定性.结果4种分析物的线性范围均为1~100 ng·mL-1,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定量下限为1 ng·mL-1,检测限为0.01~0.10 ng·mL-1.4种分析物的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为2.34%~14.48%,提取回收率均大于75.75%,基质效应基质效应在85.00%~115.00%.各样品在自动进样器中放置24 h稳定性 RSD 为 2.19%~12.06%;冻融 3 次稳定性 RSD 为 3.65%~13.81%.结论 本法灵敏度高,适用于尿液样本中微量分析物的提取和测定,为抗精神病药物检测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小肠黏膜下层处理的间充质干细胞片促进伤口愈合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尤其是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处理后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细胞片对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使用组织块贴壁法从脐带组织中分离、培养原代UC-MSCs.化学脱核法制备脱细胞SIS,通过物理粘附方式将重组人纤维连接蛋白(recombinant human fibronectin,rFN)、SIS和基质胶(Matrigel)固定在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细胞培养皿表面.分析PS表面、rFN-PS表面、SIS-PS表面以及Matrigel-PS表面对UC-MSCs形态的影响,RT-PCR法检测基因表达的变化,使用纳米颗粒追踪分析检测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分泌情况的改变.分别用无ECM处理的、rFN处理的、SIS处理的以及Matrigel处理的UC-MSCs细胞片治疗大鼠皮肤全层切除创面,通过计算伤口面积占原始伤口面积的比值进一步验证治疗效果.结果 与PS表面相比,SIS-PS表面培养的UC-MSCs形态未受影响(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SIS-PS表面培养的UC-MSCs中NANOG同源框(nanog homeobox,NANOG,P=0.041)、SRY-Box转录因子-2(SRY-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2,SOX-2,P=0.009)、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4,OCT-4,P<0.001)、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P=0.049)、吲哚胺 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P=0.00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P=0.046)基因表达增强,而且分泌EVs的能力显著提高(P<0.001).动物实验结果可见,使用SIS处理的UC-MSCs细胞片治疗组对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第7 天伤口占原始伤口面积的比值最低为 26.9%±6.1%.结论 SIS-PS表面培养的UC-MSCs显著提高了免疫抑制和囊泡分泌能力,由此制成的细胞冻干片具有更强的促进伤口愈合的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模板法制备聚苯胺及其光热性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近年来,聚苯胺由于其独特的光学吸收特性和导电性质受到很多科学家的青睐.但是,聚苯胺极差的稳定性、不可控的形貌成为其在各个领域应用中的阻碍.因此,本文利用聚苯乙烯磺酸(PSS)作为苯胺聚合的模版,分别采用氯化铁(ferric chloride)、硫代硫酸铵(ammonium thiosulphate)作为氧化剂来制备聚苯胺纳米材料.利用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形貌、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氧化剂的使用对其纳米材料的形貌起决定性的作用,氯化铁作氧化剂制备出大小均一、规则的球形纳米粒子;硫代硫酸铵作为氧化剂制备出细长的纳米纤维.所制备的聚苯胺纳米材料具有显著的光热效应,有潜力用于肿瘤的光热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电纺纳米纤维用于环境空气中多环芳烃的采样及测定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发展基于电纺纳米纤维(NFs)的环境空气中15种多环芳烃(PAHs)的采样及测定方法 .方法利用静电纺丝制备聚苯乙烯-co-马来酸NFs,用于环境空气中PAHs的采集.NFs于丙酮中超声溶解,释放所采集的PAHs,实现快速的样品提取.样品经浓缩净化,以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进行检测.结果 NFs可同时实现大气颗粒物和气相中PAHs的采集,并将提取过程由索氏提取16 h缩短至超声30 min.方法对环境空气中15种PAHs检测的线性相关系数0.9992~1.0000,检出限0.01ng/m3~0.20ng/m3,相对标准偏差1.09% ~6.57%,加标回收率84.94% ~110.21%.环境空气中PAHs的采样及检测结果与环保部标准方法HJ 647-2013一致.结论 方法极大地简化了PAHs的采样及提取过程,检测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良好,能够良好满足环境空气中PAHs采样及检测的需求.研究拓展了电纺纳米纤维在环境污染物分析领域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光触媒/活性炭-电纺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其甲醛去除性能的考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为克服现有的室内甲醛污染治理材料存在的不足,将光触媒光催化分解和活性炭物理吸附除甲醛机理相结合,发展可长期、重复使用,并且无需完全依赖光照的甲醛去除材料.方法 选取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为基质,以DMF+THF(3+1)为溶剂制备电纺纳米纤维膜(NF),采用电喷雾的技术逐层在纤维表面沉积光触媒(P)和活性炭(C),得到三元复合材料,进一步通过交替电纺和功能化,得到NF-P/C复合多层膜.对制备的复合膜NF-P/C膜与NF-P膜及NF-C膜在有无光照条件下甲醛去除性能进行考察,并与几种市售甲醛去除剂进行甲醛去除性能上的对比.结果 在500 W氙灯照射下12 h内光催化甲醛去除效率比纯TiO2光触媒的更为优异,而在无光照的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甲醛去除效率.结论 NF-P/C三元复合膜在有无光照的条件下均能表现出优秀的甲醛去除性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太阳能的碳化钛气凝胶用于污水处理及海水淡化
编辑人员丨2023/8/5
太阳能蒸馏技术作为一项绿色、经济、便捷且可持续的水处理技术,对解决全球水资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二维碳化钛(Ti3C2)是一种新型光热纳米材料,光热转化效率可达100%.本文通过定向冷冻干燥法制备了一种具有垂直孔道结构的Ti3C2气凝胶,并构建了一个基于Ti3C2气凝胶的太阳能蒸馏系统;系统包含太阳能吸收器(Ti3C2气凝胶)、水传输器(醋酸纤维棉棒)和热绝缘体(聚苯乙烯泡沫).并考察了该Ti3C2气凝胶的光热转化能力和水蒸发速率,及相应太阳能蒸馏系统对模拟海水和亚甲基蓝染料废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气凝胶的水蒸发速率为2.73 kg·m-2·h-1,太阳能转化效率为139.2%,对水中金属离子及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均为99.9%以上.因此,该Ti3C2气凝胶具有海水淡化以及染料废水处理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