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留左结肠动脉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低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IMA)时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2例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保留左结肠动脉56例(低位结扎组),不保留左结肠动脉66例(高位结扎组).观察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系膜血管根部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阳性率、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吻合口瘘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术中术后无死亡病例,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低位结扎组与高位结扎组手术时间[(117.6±16.5)min vs(95.2.6±18.4)min]、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0 vs 6.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清扫肠系膜下血管根部淋巴结数量、淋巴结阳性率、术后恢复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保留左结肠动脉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能为结肠吻合口血运提供更好的保障,并可以完成同样彻底的淋巴结清扫,其有临床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低位和中高位直肠癌手术方式、并发症及预后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低位直肠癌和中高位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方法 将76例直肠癌患者根据肿瘤位置不同分为低位直肠癌组和中高位直肠癌组,分别为46例和3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低位直肠癌组以Miles术(76.1%)为主,而中高位直肠癌组以Dixon术(80.0%)为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直肠癌组术后并发症以输尿管损伤、排尿功能障碍及性功能障碍为主,而中高位直肠癌组则以肠梗阻和下肢静脉血栓为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低位直肠癌组2年生存率(41.3%)低于中高位直肠癌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转移是影响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直肠癌肿瘤位置不同,其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预后均有差异,淋巴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21例预后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对病人预后的临床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六安市中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4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保留左结肠动脉21例,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19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及近期预后的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第3站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下切缘距离、术后吻合口瘘、术后住院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组术中结肠残端缺血需游离脾曲的比率是31.6%(6/19),保留左结肠动脉组无需游离脾曲(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15~50个月,两组术后总体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在保证第3站淋巴结清扫及不增加病人复发率及转移率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保证吻合口血供及游离脾曲的概率,有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