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态测量肺不张区域容积对中-重度ARDS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肺不张区域容积(NILT)与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131例中-重度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ARDS原因、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和氧合指数(PaO 2/FiO 2)等基本资料;收集患者入ICU 1 d和7 d的CT影像学资料,根据CT值分为过度通气区域(-1 000~-900 HU)、正常通气区域(-899~-500 HU)、通气欠佳区域(-499~-100 HU)、肺不张区域(-99~100 HU),计算总肺容积和NILT占总肺容积百分比(NILT%);同时收集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根据28 d随访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ARDS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NILT%预测ARDS患者28 d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可信区间(95% CI),确定诊断的准确性,并根据NILT阈值对患者进行亚组分析。 结果:131例中-重度ARDS患者中,剔除诊断ARDS超过48 h、非首次因ARDS入ICU、ICU住院时间<7 d、入ICU 72 h内死亡、存在慢性间质性肺病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入ICU后7 d内未进行胸部CT检查、入ICU后2 h内未进行标本采集的患者,最终共53例患者纳入分析。53例患者中,28 d存活31例,死亡22例,28 d病死率为41.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更大(岁:65.32±11.29比55.77±14.23),SOFA评分更高(分:11.68±3.82比8.39±2.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两组性别、BMI、ARDS原因、APACHEⅡ评分和PaO 2/FiO 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ICU 1 d时两组CT检查获得的CT值、总肺容积和NI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ICU 7 d时死亡组NILT%明显高于存活组〔(28.95±8.40)%比(20.35±5.91)%, P<0.01〕,而CT值和总肺容积与存活组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RDS患者28 d预后与年龄、SOFA评分和7 d NILT%独立相关〔年龄:优势比( OR)=0.892,95% CI为0.808~0.984, P=0.023;SOFA评分: OR=0.574,95% CI为0.387~0.852, P=0.006;7 d NILT%: OR=0.841,95% CI为0.730~0.968, P=0.016〕。ROC曲线分析显示,7 d NILT%可以预测中-重度ARDS患者的28 d预后,AUC为0.810(95% CI为0.678~0.952, P<0.01)。确定NILT%阈值为15.50%,敏感度为95.5%,特异度为80.6%,阳性预测值为85.7%,阴性预测值为74.6%。根据7 d NILT%阈值对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将7 d NILT%>15.50%定义为临床预后高风险,≤15.50%为低风险;与低风险患者(7例)比较,高风险患者(46例)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明显延长〔机械通气时间(d):9.37±6.14比4.43±1.72,ICU住院时间(d):12.11±5.85比7.57±1.13,总住院时间(d):18.39±5.87比11.29±2.22,均 P<0.05〕。 结论:中-重度ARDS患者入ICU 7 d NILT%>15.50%与不良预后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Ⅱ期结节病中SACE与免疫炎症指标、影像表现及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Ⅱ期结节病中高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SACE)水平与正常SACE水平患者间临床、免疫炎症指标、影像表现及肺功能参数的差异。方法:对2008-2018年在上海市肺科医院住院就诊的274例Ⅱ期结节病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结节病中SACE升高组和正常组间的临床、免疫炎症指标、影像表现及肺功能的差异,分析SACE与免疫炎症指标、影像表现及肺功能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在SACE升高组和SACE正常组中均合并有较高比例的高血压,分别为18.00%、18.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免疫炎症指标上,SACE升高组中单核细胞比例、血小板/淋巴细胞数、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肿瘤坏死因子α显著高于正常组( t值分别为-4.58、-3.23、-5.60、-3.07, P值均<0.05),且SACE水平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单核细胞比例、肿瘤坏死因子α、血小板/淋巴细胞数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 r值分别为0.58、0.32、0.22、0.13, P值均<0.05)。对2组间影像学指标进行比较,发现SACE升高组中小叶间隔增厚的发生率和肺部损伤区域数显著高于SACE正常组( χ2=7.90, t=3.02, P值均<0.05)。肺功能参数上SACE升高组中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均低于SACE正常组( t值分别为2.00、2.05, P值均<0.05)。 结论:Ⅱ期结节病患者中,SACE升高组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单核细胞比例、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比率、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指标高于SACE正常组,且SACE水平与这些炎症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在CT上小叶间隔增厚、肺部损伤区域数与SACE相关,SACE较高的患者更倾向于表现较多的肺部损伤和较低的肺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三维超声"外科医生观"在胎儿法洛四联症伴肺动脉瓣缺如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孕妇26岁,孕1产0,既往体检,无家族史、近亲结婚史及个人病史。自然妊娠,当地早孕期颈部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当地孕24周系统超声结构筛查时发现"胎儿心脏异常,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待排",随即转诊至本院进一步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孕妇签署胎儿超声心动图知情同意书。胎儿超声心动图四腔心切面显示胎儿右心室增大,左室流出道切面显示主动脉骑跨室间隔缺损(图1),右室流出道切面及大动脉短轴切面显示肺动脉主干及分支明显扩张,呈典型的"蝴蝶结"("Bow Tie"征)或"鲸鱼尾征"(图2),不能显示正常的肺动脉瓣回声,仅见发育明显不良、短小、不能良好闭合的原始残存肺动脉瓣,三血管切面动态观察未能显示动脉导管。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于肺动脉口可见收缩期及舒张期往返于右心室与肺动脉主干及分支的"来回穿梭"的高速血流信号(图3),连续波多普勒(continuous wave Doppler,CW)在肺动脉口获得收缩期和舒张期1.5~3.0 m/s的高速血流频谱(图4)。采用实时三维矩阵探头获取胎儿实时三维心脏容积,通过A、B、C实时三平面显示与观察胎儿肺动脉瓣口,分别从右心室向肺动脉主干(图5)和从肺动脉主干向右心室(图6)显示,获得与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RT-3D TEE)二尖瓣、房间隔等结构"en face"或"surgical view"相似的视野观,即"正面观"或"外科医生观"(图7),清晰显示扩张的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同时直观显示肺动脉瓣环区域无肺动脉瓣结构(图8)。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TOF伴肺动脉瓣发育不良综合征。经多学科咨询,孕妇及家属选择终止妊娠,但拒绝胎儿尸检。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审批号20200210-78)。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麻醉苏醒期间不同吸入氧浓度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肺不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麻醉苏醒期间不同吸入氧浓度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肺不张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择期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高吸入氧浓度组(C组)和低吸入氧浓度组(L组),每组34例.在麻醉苏醒期间,L组采用40%吸入氧浓度,C组采用100%吸入氧浓度.采用床旁肺超声评估患者12个区域(左肺和右肺各6个区域)的肺超声评分(LUS).记录入室时(T0)、术后30 min(T4)的LUS评分及术后肺不张的发生率.记录入室(T0)、气腹结束时(T1)、拔管时(T2)、出PACU时(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气分析记录血氧分压(PaO2),计算氧合指数(O1).记录拔管后在PACU中SpO2<94%事件的发生率.于术前1 d(D0)和术后1 d(D1)、3 d(D2)、5 d(D3)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1秒率(FEV1/FVC).记录术后1 d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和术后7 d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L组和C组从气腹结束至拔管时间分别为(36.4±5.2)min和(37.3±4.2)min(P>0.05).与C组相比,L组在T4时的肺超声评分及肺不张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L组在T3时,PaO2、OI均明显升高(P<0.05).在PACU中L组SpO2<94%事件的发生率低于C组(P<0.05).与D.时比较,D1-3两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均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L组在D1时FEV1、FVC、FEV1/FVC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1 d CPIS评分和术后7 d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麻醉苏醒期间低吸入氧浓度能降低老年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术后肺不张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改善术后早期肺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