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包虫病合并曲霉菌感染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包虫病(echinococcosis)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流行性寄生虫疾病,人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致病,也称棘球蚴病(hydatid disease),肝脏和肺脏是最易被侵犯的器官。曲霉菌是一种腐生性真菌,曲霉菌感染常见于免疫缺陷的患者,肺包虫病合并曲霉菌感染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中非常罕见,在中外文献中均为个案报道。现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免疫功能正常、无其他伴随疾病的双侧孤立性肺包虫病合并曲霉菌感染病例报道如下,并结合中外文献进行文献复习,为这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肺包虫病外囊完整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肺包虫外囊完整切除术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9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单纯性无破裂感染肺包虫病9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45例;平均年龄为6.6岁,范围为3~14岁。胸部X线片及CT检查结果显示:右肺包虫54例(上叶23例、中叶9例、下叶22例),左肺包虫42例(上叶20例、下叶22例)。根据术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外囊完整切除术组(A组)、内囊完整摘除术组(B组)、穿刺内囊摘除术组(C组)、肺楔形内外囊切除术组(D组),对比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术后没有支气管胸膜漏及包虫复发的情况。A组和D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带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B和C组( P<0.05);A组和D组的气胸、胸腔积液、残腔积液感染、肺不张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和C组( P<0.05)。 结论:肺包虫外囊完整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极低,避免了正常肺组织的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根治性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肺部阴影伴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男,47岁,间断咳嗽、咳痰2年,加重伴右侧胸痛、血痰3个月入院。患者入院前2年(2014年)出现咳嗽、咳白痰、轻微胸痛,查胸部CT提示右上肺2 cm×2 cm圆形低密度结节,未治疗,两周后症状缓解。入院前3个月奔跑追赶机动车后出现咳嗽、咳白黏痰、胸痛,咯暗红色血痰。体检未发现异常。白细胞计数正常,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42.61%,胸部CT示右上肺结节3.4 cm×3.3 cm,较前增大。双肺多发斑片影,以右肺上叶及左肺下叶为重,病变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入院后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穿刺标本细菌、真菌及抗酸染色均阴性,HE染色可见纤维板层样的囊壁,壁内多发细粒棘球绦虫头节,囊壁外侧为纤维素样坏死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肺包虫病,建议抗包虫治疗,患者因无自觉症状,未服药物。已随访5年,复查CT肺内团块影缩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包虫病的疗效评价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与开胸手术治疗肺包虫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Medline、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检索时间均为从数据库中收录文献最早的发表时间开始至2020年8月。纳入有关VATS与开胸手术治疗肺包虫病的对比研究并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1篇,其中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2篇,其余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878例患者,其中VATS组447例,开胸组43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开胸组比较,VATS组手术时间[ MD(95% CI): - 28.59(- 41.79, - 15.39)]、术中失血量[ MD(95% CI): - 35.83(- 49.65, - 22.01)]、术后引流量[ MD(95% CI): - 94.83(- 150.55, - 39.01)]、术后带管时间[ MD(95% CI): - 2.26(- 2.94, - 1.59)]、住院时间[ MD(95% CI): - 4.59(- 6.51, - 2.67)]、术后并发症[ MD(95% CI):0.48(0.32,0.73)]均显著降低( P均< 0.05)。VATS组和开胸组术后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MD(95% CI):0.75(0.26,2.16), P > 0.05]。 结论:VATS治疗肺包虫病较开胸手术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术后带管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肺包虫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肺细粒棘球蚴破裂与其临床症状及术后并发症的关联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肺细粒棘球蚴病(以下简称肺包虫病)患儿肺细粒棘球蚴破裂与其临床症状及术后并发症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3例肺包虫病患儿资料,通过入院时是否发生肺包虫破裂分为肺包虫破裂组( n=26)及肺包虫完整组( n=37);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肺包虫所在肺叶、术后并发症以及不同肺叶的肺包虫大小。 结果:肺包虫破裂组与肺包虫完整组患儿年龄[(7.23±2.85)岁比(6.38±3.22)岁]、性别(男/女:16/10比24/13)、民族(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其他:5/8/9/4比6/20/5/6)、包虫个数[(2.76±1.01)个比(3.15±1.57)个]、合并其他部位包虫(10/26比21/37)、术后并发症(5/26比9/37)、包虫大小[(6.50±2.37)cm比(7.86±4.32)c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肺包虫破裂组与肺包虫完整组患儿出现相关症状的人数比例(25/26比2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肺包虫破裂组中最常见的症状为咳嗽(23/26,88%),其次为发热(18/26,69%)、咳痰(17/26,65%)。肺包虫破裂组与肺包虫完整组患儿出现胸痛(13/26比10/37)、咯血(4/26比1/37)、肺实变表现(3/26比9/37)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肺包虫直径≥10 cm与肺包虫直径<10 cm患儿胸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肺实变患儿的肺包虫直径为(9.33±5.23)cm,无肺实变患儿的肺包虫直径为(6.87±3.1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右肺肺包虫感染发生率高于左肺,不同肺叶的肺包虫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肺包虫所在肺叶与肺包虫破裂无关( P>0.05)。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比9/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肺包虫病患儿发生肺包虫破裂后会出现咳嗽、发热、咳痰,部分患儿可以出现胸腔积液、气胸、化脓性胸膜炎及脓毒血症等并发症,上述表现对诊断肺包虫破裂有一定的价值。术后并发症可能与手术方式有关,但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明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第4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腹腔镜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第4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腹腔镜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例行第4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腹腔镜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例,女4例;年龄为(43±12)岁。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并发症情况。(3)随访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 结果:(1)手术情况。7例患者均成功施行第4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腹腔镜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无中转开腹及行腹腔镜手术患者。7例患者术中无输血。7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25±45)min,术中出血量为100(50~200)mL,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1.9±0.7)d,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为(4.2±1.2)d,术后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7±4)d,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为(2.9±0.8)d,术后住院时间为(7±4)d。(2)并发症情况。7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胆漏、腹腔出血、切口感染、包虫残腔感染、二次手术、肠梗阻、肺部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3)随访情况。7例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期间为7(3~12)个月,所有患者未见包虫病复发、腹腔种植及切口种植。7例患者均生存。结论:第4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腹腔镜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同种异体血管修补下腔静脉缺损治疗肝包虫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临床上可分为泡型和囊型肝包虫病。泡型肝包虫病由多房棘球绦虫感染所致,常以浸润或出芽方式增殖,可以直接侵犯周围组织,还可以转移到脑、肺等其他器官,对患者造成严重且不可逆的损伤,故有"虫癌"之称。肝泡型包虫病潜伏期长,出现临床症状时多已是病变晚期,终末期肝包虫病灶侵犯重要管道,致使根治性切除困难,手术风险高。本研究报告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1例泡型肝包虫病患者。行右半肝和部分下腔静脉同时切除,同种异体血管修补缺损下腔静脉,术后顺利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加速康复外科在肺包虫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治疗模式在肺包虫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胸心外科手术的90例肺包虫病患者临床手术资料,采用随机数表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模式实验组(ERAS组)45例,传统治疗模式对照组(传统模式组)45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ERAS组患者术中输液量[(1 268.24±335.65) ml]低于传统模式组[(1 750.25±450.36)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648, P<0.05);术后相关资料比较,ERAS组术后3 d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均值(2.55±0.36)低于传统组(5.19±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266, P<0.05);ERAS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16±1.37) d]低于传统模式组[(3.56±1.5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894, P<0.05);ERAS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2.66±1.04) d]低于传统模式组[(6.65±2.1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996, P<0.05);ERAS组术后住院时间[(4.33±1.28) d]低于传统模式组[(7.65±2.1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876, P<0.05)。ERA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89%(4/45)],显著低于传统模式组[40%(1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791, P<0.05)。 结论:在肺包虫患者围手术期采用ERAS模式,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术后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肺动脉包虫栓塞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文报道了1例罕见的肺动脉包虫栓塞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患者女,43岁,因右侧胸痛就诊。患者既往有肝包虫病史,胸部增强CT示肺动脉远端分支充盈缺损、管腔增宽,延伸至远端胸膜下,呈多囊状稍低密度影,囊壁稍强化。行肺楔形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肺动脉内栓塞物为包虫囊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囊型包虫病手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囊型包虫病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血管外科中心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行手术治疗的272例肝囊型包虫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35例和观察组1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围术期护理融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8 h疼痛评分、首次排气时间、满意度和住院时间)及并发症(肠梗阻、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8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肝囊型包虫病病人围术期护理,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