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D)术后急性肾损伤(AKI)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及CRRT介入时机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术后行CRRT的Stanford A型AD合并AKI患者39例,其中生存组18例,死亡组21例.分析2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及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早期(术后48h内)与晚期(术后48 h后)行CRRT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2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相关病史、血常规、血肌酐、心脏超声检查、体外循环数据、术中失血量、输红细胞悬液量、术后2次开胸止血、术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HR=1.115,P=0.01,95%CI:1.046~1.189)及血肌酐(HR=1.013,P=0.035,95%CI:1.006~1.067)是影响Stanford A型AD术后AKI行CRR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CRRT组患者3个月内死亡率低于晚期CRRT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4).结论:年龄及血肌酐是影响Stanford A型AD术后AKI行CRR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否早期行CRRT对患者3个月内预后无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冷缺血期氢气膨肺对大鼠移植肺NLRP3炎症小体活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冷缺血期氢气膨肺对大鼠移植肺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活性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6只,8~10周龄,体重250~300 g,其中24只大鼠作为供体。取32只大鼠为受体,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8):假手术组(Sham组)行侧开胸手术,但不进行肺移植术;肺移植组(LT组)供肺冷缺血期不膨肺,进行肺移植术;氧气组(O组)和氢气组(H组)供肺冷缺血期分别以5 ml/kg的40%氧气-60%氮气和3%氢气-40%氧气-57%氮气膨肺,每20 min置换1次,持续120 min后行肺移植术。于移植前、再灌注3、60和120 min(T 0~T 3)时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记录pH值和碱剩余(BE)。T 3时取血结束后,放血法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移植肺组织病理学结果,并行肺组织损伤评分(LIS),Western blot法测定移植肺NLRP3、凋亡相关微粒蛋白(ASC)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1 p20表达。 结果:与Sham组比较,LT组T 1~3时OI、T 2,3时pH值和BE降低,LIS升高,NLRP3、ASC和caspase-1 p20表达上调( P<0.05);与LT组比较,O组和H组T 2,3时OI和BE升高,O组T 3时和H组T 2,3时的pH值升高,LIS降低,H组NLRP3、ASC和caspase-1 p20表达下调( P<0.05),O组NLRP3、ASC和caspase-1 p20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O组比较,H组T 2,3时BE升高,LIS降低,NLRP3、ASC和caspase-1 p20表达下调( P<0.05),OI和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冷缺血期氢气膨肺减轻大鼠移植肺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80岁及以上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的短期和长期临床结果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G)的短期和长期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05年6月至2014年7月31例80岁以上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接受单纯OPCABG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院内和出院后3~12年的随访资料。结果:患者80~88岁,平均(82.0±2.1)岁,男25例(80.6%),术前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2.0±6.5)%,其中LVEF<35%有15例(48.4%)。平均手术时间4 h,院内死亡3例(9.7%),其中1例急性呼吸衰竭,另2例死因为低心排综合征。围术期心肌梗死1例(3.2%),急性脑梗塞2例(6.5%),再次气管插管3例(9.7%),二次开胸止血1例(3.2%),术后持续肾替代治疗3例(9.7%),围术期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8例(25.8%)。术前使用IABP2例,术中2例,术后4例。术后随访3~12年,中位时间8年。术后随访28例,随访率100%,全因死亡10例(35.7%),心源性死亡5例(17.9%),肺癌死亡2例(7.1%),全身感染性脓毒血症死亡2例(7.1%),1例不明原因猝死。再次入院2例(7.1%)。再发心绞痛2例(7.1%)。再发心肌梗死1例(3.6%),无再次接受血运重建治疗。术后1年所有存活患者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检查,桥血管通畅率达100%。结论:80岁及以上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接受单纯OPCABG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短期和长期临床结果尚可接受,但死亡率和并发症风险较高,需术前全面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胸腔镜与开胸手术对先天性食管闭锁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价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收录的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的随机或非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结局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吻合口漏、食管狭窄、复发性气管食管瘘、胃底折叠术、术后肌肉骨骼畸形、肺部并发症、伤口感染、膈神经麻痹、声带麻痹、死亡)、手术时间、失血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第一次经口喂养时间。采用漏斗图,Egger's及Begg's检验分析纳入研究的发表偏倚,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5项研究的1 552例患儿进行Meta分析,将698例接受胸腔镜手术的患儿作为胸腔镜手术组,将854例接受传统开胸手术的患儿作为传统开胸手术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胸腔镜手术组的手术时间较传统开胸手术组长[ MD=22.61,95% CI(10.93,34.29)],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胸腔镜手术组与传统开胸手术组相比,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OR=1.06,95% CI(0.62,1.82)]、吻合口漏发生率[ OR=1.11,95% CI(0.59,2.09)]、食管狭窄发生率[ OR=1.39,95% CI(0.89,2.18)]、复发性气管食管瘘发生率[ OR=1.82,95% CI(0.95,3.47)]、胃底折叠术发生率[ OR=0.85,95% CI(0.39,1.87)]、拔管时间[ MD=-0.18,95% CI(-0.67,0.32)]和住院时间[ MD=-2.04,95% CI(-4.25,0.17)]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的手术时间较长,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没有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胸段食管鳞癌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附2 766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四川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 766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 256例,女510例;年龄为(62±8)岁。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观察指标:(1)治疗情况。(2)术后并发症情况。(3)术后生存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 Q1, Q3)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率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1)治疗情况。2 766例患者中,新辅助治疗52例;1 444例行开放手术(其中44例中转开胸手术),1 322例行微创食管切除术;手术方式为McKeown、Ivor-Lewis、Sweet分别为1 991、729、46例;术后辅助治疗1 271例。2 766例患者淋巴结转移数目为2.1(0,3.0)枚,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2±12)枚,R 0切除率为94.722%(2 620/2 766),手术时间为(237±66)min。(2)术后并发症情况。2 766例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5.850%(715/2 766),术后肺炎和吻合口瘘发生率最高,分别为8.604%(238/2 766)和7.484%(207/2 766)。同一例患者可合并≥2种术后并发症。(3)术后生存情况。2 766例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2%、57.5%、46.8%。进一步分析,510例女性患者和2 256例男性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2.0%和4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8.94, P<0.05)。693例胸上段、1 479例胸中段、594例胸下段食管鳞癌患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9.5%、46.7%、44.1%,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3.21, P>0.05)。68例0期、259例Ⅰ期、885例Ⅱ期、1 222例Ⅲ期、332例Ⅳ期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6%、76.4%、61.4%、35.6%、14.5%,5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500.40, P<0.05)。1 444例行开放手术和1 322例行微创食管切除术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2.5%和51.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31.29, P<0.05)。1 991例行McKeown、729例行Ivor-Lewis、46例行Sweet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9.5%、41.2%、32.3%,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9.19, P<0.05)。 结论:微创食管切除术与开放手术比较,McKeown方式与Ivor-Lewis和Sweet手术方式比较,均可为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站式"颈动脉支架置入加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治疗重度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早期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对比"一站式"同期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和分期序贯CAS+OPCABG两种术式围手术期情况及早期随访资料,评估"一站式"同期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北京安贞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因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行CAS+OPCABG杂交手术的患者共26例,其中12例采用了"一站式"同期CAS+OPCABG、14例采用了分期序贯CAS+OPCABG,对其围手术期及术后3个月随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连续变量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结果:两组的累计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胸腔引流量、呼吸机辅助、ICU滞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同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分期组,但两组均无二次开胸止血发生。术后住院天数同期组显著少于分期组。分期组围手术期发生脑梗塞、心肌梗死各1例,同期组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及脑梗塞发生,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随访两组均无新发脑梗塞,颈动脉超声支架均通畅,心功能分级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一站式"同期CAS+OPCABG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尤其对于心肌缺血症状重或重度左主干病变的患者推荐首选同期手术。优化抗凝方案和减轻颈动脉窦反射是需要继续研究的主要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肺叶移植的早期临床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肺叶移植术在终末期肺疾病受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器官移植科接受肺叶移植的14例受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供肺气道分泌物或组织培养病原体阳性11例(78.6 %);单侧肺叶移植2例,双侧均为肺叶移植2例,一侧肺叶移植而另侧为普通肺移植的双肺移植10例;术中需要体外膜氧合(ECMO)支持者11例。14例受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保留ECMO 5例,术后撤除ECMO的时间是1 d(1~11 d)。术后拔除气管插管的时间是4.5 d(0~182 d),术后ICU停留的时间是11 d(2~186 d);1例因胸腔内活动性出血需要二次开胸止血;14例肺叶移植受者中,10例存活至今,2例死于残端瘘,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结论:肺叶移植对特定的终末期肺疾病受者(特别是大供肺小胸腔)来说,是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食管癌研究热点和展望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食管癌是我国高发特色恶性肿瘤,目前我国临床上常见的食管癌仍以中晚期食管癌为主,其治疗模式是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术前新辅助治疗(如化疗、放化疗和化疗加免疫治疗),微创或开胸根治性手术切除加胸腹二野或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后续依据术后病理结果给予辅助化疗、放疗、放化疗或免疫治疗。与过去相比,虽然我国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许多热点和难点问题并没有解决。本文对目前我国食管癌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小结,包括食管癌的病因预防与早诊早治、早期食管癌的治疗选择、食管癌手术入路和方式及淋巴结清扫选择、新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选择中存在的争议,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胸腔镜钟向式肺叶切除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肺畸形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钟向式肺叶切除术在治疗儿童先天性肺畸形(congenital lung malformations,CLMs)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钟向式肺叶切除术的184例CLMs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3例,女71例,中位手术年龄为6.8个月,中位体重为9 kg。所有病例均为下叶切除,其中左侧81例,右侧103例。患儿术前均进行胸部增强CT扫描以明确病变位置及伴发畸形,术后进行病理检查,出院后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结果:184例患儿术后病理诊断为先天性肺气道畸形133例,叶内型隔离肺44例,支气管扩张4例,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3例。3例患儿因胸腔粘连而中转开胸,其余均通过钟向式肺叶切除术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46 min,范围为35~113 min;平均出血量为3.5 ml,范围为1~60 ml。88.0%(162/184)的患儿未安置胸腔引流管,所有患儿术后6 h正常饮食。23例患儿术后出现低热,2例出现漏气,其余患儿恢复顺利,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2 d。共21例患儿失访,其余随访1年以上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钟向式肺叶切除术适用于儿童胸腔镜肺下叶切除,是治疗儿童CLMs的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永久心脏起搏器电极相关三尖瓣病变的病因及外科治疗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永久心脏起搏器电极相关三尖瓣病变的病因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外科收治的永久心脏起搏器电极相关三尖瓣病变行外科治疗的22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45~82(62.6±12.1)岁。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开胸三尖瓣手术,其中,正中开胸手术8例,右侧小切口开胸4例,腔镜辅助及全腔镜手术10例;三尖瓣置换8例,三尖瓣成形术14例。结果:术中见起搏电极累及三尖瓣及瓣下结构10例,三尖瓣瓣环扩张7例,起搏电极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累及三尖瓣5例。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包括右胸小切口手术及胸腔镜手术的术后24 h引流量[281(120,489)ml比368(180,560)ml, P=0.02]、住院时间[9.2(4.8,14.5)d比11.2(6.3,16.9)d, P=0.03]均减少。术后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右房右室较术前明显减小,心功能正常。术后起搏器程控仪检测起搏电极参数(感知度、起搏阈值、起搏阻抗)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瓣膜及起搏器相关并发症。 结论:永久心脏起搏器电极相关三尖瓣病变根据不同的病因机制积极外科手术行三尖瓣置换或成形术结果满意。微创腔镜三尖瓣手术是治疗单纯三尖瓣病变的新技术,创伤小、恢复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