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车上肘肌致肘管综合征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 男,36岁.发现左手环、小指麻木1个月余来院就诊.专科检查:左肘及腕部未见溃破及肿胀,左环、小指无"爪型手"畸形,大、小鱼际肌及第一骨间肌未见明显萎缩.左前臂感觉无异常,环指尺侧及小指感觉S2.左侧肘管Tinel征(+),腕尺管Tinel 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马德隆畸形并伸肌腱断裂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 女,55岁,因左环小指背伸受限2年余入院.既往双手马德隆畸形,约40年前行手术治疗(具体不详).入院检查:左腕部尺骨远端突出隆起于皮外,无明显压痛,桡尺远侧关节变形,左环小指下垂畸形,腕关节活动受限,左环小指主动背伸不能,环小指伸肌腱行径未扪及腱性组织,各指血运及感觉基本正常(图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简化正中神经寸移在早期腕管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研究简化正中神经寸移在常规肌电图正常或轻度异常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我们对5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正中神经寸移检查,先确立正中神经运动和感觉在腕部由近段到远端4个刺激点,确定两个刺激点之间的距离为2 cm,通过统计计算得出两点距离产生的最大潜伏期正常值范围,再利用这个正常值对常规肌电图正常或轻度异常的50例CTS患者进行判断,确定其是否存在传导时间延迟.比较简化正中神经寸移与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波峰时间差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判断两种方法在检查CTS中是否有差异.结果 正常人正中神经腕段运动寸移从腕的近段到远端3个节段传导时间分别是(0.32±0.21)、(0.51±0.19)、(0.41±0.23)ms,以最长时间第二段为对象确立2 cm距离神经传导正常值上限为1 ms,以超过1 ms为异常;同样正中神经腕段逆向感觉神经传导寸移从腕的近段到远端3个节段传导时间分别是(0.21±0.21)、(0.39±0.19)、(0.54±0.23)ms,以最长时间第三段为对象确立2 cm距离正中神经感觉传导正常值上限为1 ms,以超过1 ms为异常.正中神经寸移与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波峰时间差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P=0.002).结论 简化正中神经寸移是一种简单可靠可用于早期CTS确诊的方法,可以成为诊断CTS的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手腕离断异位寄养联合游离皮瓣桥接供血回植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 男,50岁,工人,在工地劳作时,右腕部不慎被重约100公斤的铁器从高约2米处高空坠落砸伤致右腕完全性撕脱离断4 h急诊入院,入院时血压78/55 mm Hg(10.37/7.32 kPa)、心率52次/min、休克状态,神志淡漠,面色苍白,右上肢自腕部近端以远离断.立即予补液输血抢救、完善相关检查,纠正休克后,急诊全身麻醉下手术探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腕部钙化性腱膜纤维瘤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儿 男,6岁,5年前发现左腕部肿物,肿物缓慢增大,近期出现局部胀痛,既往无外伤及其他特殊病史.临床检查:左腕桡掌侧皮肤隆起,可触及质硬肿物,不规则,轻微压痛,活动度差,表面皮肤未见明显异常(图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个性化设计游离皮瓣精准修复手、腕部热压伤创面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个性化设计游离皮瓣精准修复手、腕部热压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1月至2021年11月,我们对32例手、腕部热压伤患者,根据部位、程度及创面大小,结合患者不同需求,应用个性化设计游离皮瓣精准修复单纯手指创面15例,单纯手掌部创面3例,单纯腕部创面3例,手掌合并手指创面4例,手掌合并腕部创面3例,手掌合并手指及腕部创面4例.皮瓣切取面积为2.0cmxl.5 cm~30.0cmx8.0cm,皮瓣供区采用直接缝合或植皮,均于伤后1~3周内手术.结果 术后本组32例55块皮瓣全部存活,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6年,平均14个月.皮瓣色泽红润,质地柔软,外形不臃肿(21块皮瓣行皮瓣修薄),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皮瓣温、痛、触觉恢复,两点分辨觉为5~11 mm,平均8 mm;未重建感觉皮瓣均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 根据热压伤部位、程度及创面大小,个性化设计游离皮瓣,精准修复手、腕部创面,治疗更具针对性,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先天二分舟骨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 男,36岁,主因左腕摔伤,肿痛、活动受限3 d入院.既往无双侧腕部外伤史.临床检查:左腕部肿胀、畸形,压痛,桡骨远端可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腕关节活动受限,手指活动、末梢血运及感觉正常;右腕检查无阳性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人工智能在儿童骨龄影像评估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骨龄评估是儿科放射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传统的骨龄评定方法要求放射科或者内分泌科医生对少儿非优势侧手腕部X线图像进行人工判读,这种评定方法存在判读过程耗时长、结果不稳定等问题。因此,亟须一种自动评估骨龄的方法来辅助临床诊断。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的空前发展,各种骨龄相关计算机人工智能辅助评估系统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文对以往具有代表性的基于人工智能的骨龄自动评估系统研究与发展进行了综述,希望能为骨龄自动评估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169例腕部高压电烧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下称笔者单位)收治的腕部高压电烧伤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腕部高压电烧伤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笔者单位200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腕部高压电烧伤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统计患者性别、年龄、人群类别、受伤情境、受伤季节、烧伤总面积、患肢腕部电烧伤分型、伤后至首次皮瓣/肌皮瓣移植时间,患肢血管重建及皮瓣/肌皮瓣移植情况,患肢总截肢率、Ⅲ型腕部高压电烧伤截肢率,患者手术次数、皮瓣/肌皮瓣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结局;另对比2008年1月—2013年12月(下称前期)、2014年1月—2019年12月(下称后期)收治患者前述除性别、患肢总截肢率、治疗结局以外统计项目。对数据行 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 结果:笔者单位12年间共收治腕部高压电烧伤住院患者169例,其中男162例、女7例;年龄(35±13)岁,75.15%(127/169)的患者年龄段21~50岁。人群类别构成比中排前3位的从高到低分别是工人、农民工和中小学生,分别占48.52%(82/169)、28.99%(49/169)、9.47%(16/169)。受伤情境构成比中排首位的是非电力专业工作中,占47.93%(81/169)。受伤季节多为夏季和秋季,分别占39.05%(66/169)、28.99%(49/169)。患者中65.09%(110/169)烧伤总面积<10%体表总面积。共有216个腕部高压电烧伤患肢,其中Ⅲ型25个(11.57%)、Ⅳ型21个(9.72%)。伤后至首次皮瓣/肌皮瓣移植时间为6.00(3.75,8.00)d。45个患肢行血管重建,75个患肢行带蒂轴型皮瓣移植、86个患肢行游离皮瓣/肌皮瓣移植。患肢总截肢率为12.96%(28/216),Ⅲ型腕部高压电烧伤截肢率为28%(7/25)。手术次数为4(3,5)次,皮瓣/肌皮瓣术后感染率为7.18%(13/181),住院时间为39.00(25.00,50.00)d,住院费用为123 553.00(50 656.50,216 003.00)元。与前期比较,后期收治患者伤后至首次皮瓣/肌皮瓣移植时间明显缩短( Z=-4.038, P<0.01),患肢行游离皮瓣/肌皮瓣移植比率明显升高( χ2=13.478, P<0.01),患肢行带蒂轴型皮瓣移植比率明显降低( χ2=10.242, P<0.01),手术次数明显减少( Z=-5.903, P<0.01),皮瓣/肌皮瓣术后感染率明显降低( χ2=4.492, 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Z=-2.723, P<0.01),住院费用明显下降( Z=-2.121, P<0.05);前、后期收治患者其余指标相近。 结论:笔者单位收治腕部高压电烧伤患者男性多于女性,青壮年工人、农民工可能是预防腕部高压电烧伤的重点人群,加强对非电力专业工作人员的高压电安全教育管理及对高压电环境周边的警示及保护、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高压电环境尤为重要,特别是夏秋季节。近6年间,笔者单位早期积极行血管重建、游离皮瓣/肌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可能使腕部高压电烧伤患者有所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一种适用于躁动患者的腕部约束手套的设计与运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由于病情重,身上常需留置各种管道,为了防止非计划拔管的发生,需将患者的双手进行约束。目前临床使用的约束手套存在约束不当、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易脱落、易造成患者手部压力性损伤等问题。为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躁动患者的腕部约束手套,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 2020 2 1612453.7)。该装置由约束手套和约束指环组成,既能实现约束作用,又能持续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且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佩戴舒适,可防止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