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第2骶椎骶髂螺钉技术与髂骨螺钉技术在儿童腰骶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初步总结应用经第二骶椎骶髂螺钉(second sacral alar-iliac,S2AI)和髂骨螺钉(iliac screw,IS)技术用于儿童腰骶手术的相关经验。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矫形骨科2015年7月至2020年6月应用S2AI(S2AI组,21例)和IS(IS组,17例)技术治疗的38例腰骶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儿年龄、性别、随访时间、翻修次数、出血量、平均置钉时间、是否行扩大剥离、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内固定断裂、是否采用附加连接装置、一次置钉成功率、置钉直径、疼痛级别、伤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胸弯自发矫正、腰弯矫正度、骶骨骨盆角矫正度等资料。结果:S2AI组和IS组行扩大剥离的病例数分别为5例和1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8.315, P=0.004);内固定松动的病例数分别为2例和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028, P=0.025);采用附加链接装置的病例数分别为1例和1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3.673, P<0.01)。 结论:儿童先天性脊柱畸形(尤其是腰骶畸形)治疗较为困难。S2AI技术与IS技术相比,具有剥离面小、内固定松动率低、采用附加连接装置少等优点。但要熟练掌握其技术要领及使用规范,还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对患儿术后骶髂关节疼痛的评判也需要长期随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障碍和脑血管痉挛并发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分析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障碍和脑血管痉挛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22例动脉瘤性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选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在动脉瘤夹闭术后给予常规腰穿刺引流,观察组患者在动脉瘤夹闭术后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头痛程度、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生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格拉斯哥评分(GOS).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44%)明显高于对照组(72.13%)(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慢性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脑血流速度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VAS评分及脑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81.97%)明显高于对照组(62.30%)(P<0.05).结论 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可迅速安全地引流血性脑脊液,显著改善患者头痛症状,减少动脉瘤性SAH后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的发生率,改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降低继发性脑损害,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