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准胃癌外科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前列,外科手术切除依然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精准医学是当代医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但是针对胃癌的精准外科诊断与治疗,国内尚未达成共识。因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上消化道外科医师专家工作组、《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基于国内外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对病情评估、外科决策、手术规划、标本外科处理、生物样本库建设、围手术期辅助治疗、术后加速康复和人文关怀等精准胃癌外科诊断与治疗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多次研讨,制订《精准胃癌外科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以下简称共识)。本共识形成16条推荐意见,以供国内同行参考,旨在推广精准胃癌外科诊断与治疗理念以及指导胃癌外科临床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围手术期益生菌治疗对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术后近期临床结局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益生菌治疗对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术后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行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行益生菌治疗设为试验组,围手术期行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入组患者分组情况。(2)术中情况。(3)随访和术后情况。(4)炎症相关血液学指标情况。采用电话和门诊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术后并发症和辅助化疗启动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或广义估计方程。 结果:(1)入组患者分组情况: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为64(42~80)岁。80例患者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2)术中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施行胃癌根治术。试验组患者新辅助治疗后TNM分期(0期、Ⅰ期、Ⅱ期、Ⅲ期),手术方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消化道重建方式(Billroth Ⅱ吻合、Roux-en-Y吻合)分别为2、7、15、13例,19、21例,205(180~240)min,50(30~60)mL,6、34例;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4、6、12、16例,23、17例,218(190~251)min,50(43~60)mL,11、29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U=683.00, χ2 =0.80, U=668.00、681.00, χ2 =1.87, P>0.05)。(3)随访和术后情况:80例患者均获得术后1个月随访。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分别为6例和1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23, P<0.05)。试验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固体食物耐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化疗启动时间分别为3(3~6)剂、53(49~66)h、72(62~82)h、(72±18)h、6.0(5.5~7.0)d、26.0(25.0~28.0)d;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3~10)剂、66(60~88)h、94(82~112)h、(107±23)h、7.0(6.4~8.3)d、30.0(28.0~33.0)d;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U=471.50、432.00、343.50, t=-7.62, U=411.50、319.50, P<0.05)。(4)炎症相关血液学指标情况:①试验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5天白细胞计数分别为(5.6±1.4)×10 9/L、(9.9±3.2)×10 9/L、(7.7±2.6)×10 9/L、(6.8±1.8)×10 9/L;对照组分别为(6.1±1.9)×10 9/L、(12.3±2.9)×10 9/L、(9.7±3.6)×10 9/L、(7.8±2.7)×10 9/L,满足球形检验( χ2 =4.17, P>0.05),采用主体内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的时间效应、干预效应、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06.61、10.45、4.56, P<0.05)。②试验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5天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5%±10%、76%±11%、73%±9%、69%±9%;对照组分别为56%±9%、84%±5%、79%±8%、74%±9%,不满足球形检验( χ2 =16.63, P<0.05),采用多变量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时间效应、干预效应、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92.42、11.46、5.55, P<0.05)。③试验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5天C-反应蛋白分别为1.35(1.15~1.97)mg/L、14.94(8.24~21.22)mg/L、33.39(13.02~66.02)mg/L、18.36(8.27~60.43)mg/L;对照组分别为1.62(0.97~2.27)mg/L、24.03(10.42~36.52)mg/L、81.66(31.20~116.76)mg/L、46.84(28.30~80.26)mg/L,不满足正态分布,采用广义估计方程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的时间效应、干预效应、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Waldχ2 =145.74、9.48、9.90, P<0.05)。④试验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5天降钙素原分别为0.02(0.02~0.04)μg/L、0.08(0.06~0.12)μg/L、0.12(0.07~0.21)μg/L、0.09(0.06~0.15)μg/L;对照组分别为0.02(0.02~0.04)μg/L、0.14(0.07~0.71)μg/L、0.35(0.14~0.71)μg/L、0.24(0.10~0.48)μg/L,不满足正态分布,采用广义估计方程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降钙素原的时间效应、干预效应、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Waldχ2 =62.88、14.71、18.33, P<0.05)。 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术患者行围手术期益生菌治疗,可降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抗菌药物使用、加快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术后炎性指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可尽早行术后化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模式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术中的心率与血压水平、术后14 d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中,观察组患者的心率与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14 d内,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明显缩短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改善患者的心率与血压水平,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GCDH -/-大鼠海马氧化应激损伤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高赖氨酸饮食的戊二酰辅酶A脱氢酶(GCDH)基因缺陷(GCDH -/-)大鼠氧化应激损伤机制及可能通路。 方法:4周龄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野生型标准饮食(WT)组( n=6)、纯合子标准饮食(GCDH -/-)组( n=11)、野生型高赖氨酸(WT+Lys)组( n=8)、纯合子高赖氨酸(GCDH -/-+Lys)组( n=13)、野生型高赖氨酸加维生素E(WT+Lys+VE)组( n=7)、纯合子高赖氨酸加维生素E(GCDH -/-+Lys+VE)组( n=12)。WT组和GCDH -/-组给予标准饮食(常规大鼠饲料),余4组给予4.7%高赖氨酸加强饲料,自由进食水。WT+Lys+VE和GCDH -/-+Lys+VE组于每天上午10点维生素E[100 mg/(kg·d)]灌胃1次,其余各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及存活情况。干预28 d后腹腔注射100 g/L水合氯醛麻醉后断头取脑获取海马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病理形态学改变;ELISA法检测海马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活性;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海马P38、c-Jun N-氨基端激酶(JN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1)一般情况:GCDH -/-+Lys组大鼠存活比例为9/13,GCDH -/-+Lys+VE组大鼠为11/12。干预第7天开始,GCDH -/-+Lys组、GCDH -/-+Lys+VE组大鼠体质量均显著低于W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应激指标检测结果:与WT组相比,GCDH -/-+Lys组和GCDH -/-+Lys+VE组大鼠海马组织MDA含量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WT组比较,GCDH -/-+Lys组大鼠GPx活性、CAT活性、SOD活性显著减弱,GSH含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GCDH -/-+Lys组比较,GCDH -/-+Lys+VE组大鼠GPx活性、CAT活性、SOD活性显著增强,GSH含量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与WT组比较,GCDH -/-+Lys组和GCDH -/-+Lys+VE组大鼠海马P38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GCDH -/-+Lys组比较,GCDH -/-+Lys+VE组P38蛋白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高赖氨酸饮食GCDH -/-大鼠海马存在氧化应激损伤,其可能机制与激活P38启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有关;维生素E可降低P38表达,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调控T淋巴细胞分化介导抗炎保护失血性休克大鼠肠屏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carbon monoxide-releasing molecule-2, CORM-2)调控T淋巴细胞的分化介导抗炎保护失血性休克大鼠肠屏障。方法:56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休克组、二甲基亚砜组(dimethyl sulfoxide, DMSO)、灭活型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组(inactive carbon monoxide-releasing molecule-2, iCORM-2)、CORM-2 2 mg/kg组、CORM-2 4 mg/kg组及CORM-2 6 mg/kg共7组,每组8只。采用Wiggers改良法制备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CORM-2各剂量组和iCORM-2组于制备休克模型前即刻腹腔注射不同剂量CORM-2和6 mg/kg iCORM-2,DMSO组腹腔注射与iCORM-2等量的2%DMSO,休克组和假手术组不给予药物干预。各组大鼠记录置管后或休克后不同时相平均动脉压变化。各组大鼠造模成功后23 h采用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liorescein isothiocyanate, FITC)-葡聚糖作为渗透性标记物测试肠壁通透性,并留取回肠组织观察肠道病理形态。免疫组化观察大鼠肠黏膜淋巴细胞转录因子T-bet、Foxp3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肠黏膜组织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白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的表达。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休克组、DMSO组和iCORM-2组血清中FITC-葡聚糖浓度明显增加(均 P<0.05);与休克其余各组比较,CORM-2各剂量组血清中FITC-葡聚糖浓度均减低(均 P<0.05)。病理学改变显示休克组、DMSO组和iCORM-2组大鼠回肠组织损伤明显;CORM-2干预可减轻休克大鼠回肠黏膜损伤,且CORM-2 4 mg/kg组和CORM-2 6 mg/kg组回肠结构更完整。休克组和DMSO组肠黏膜淋巴细胞T-bet抗原表达较假手术组升高(均 P<0.05);CORM-2各剂量组T-bet抗原表达较休克组降低(均 P<0.05)。CORM-2 2 mg/kg组、CORM-2 4 mg/kg组及iCORM-2组Foxp3抗原表达较休克组和DMSO组均减低(均 P<0.05),但CORM-2 6 mg/kg组与休克组或DMSO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休克组IFN-γ表达升高( P<0.05),IL-10和TGF-β表达未见差异(均 P>0.05);与休克组相比,CORM-2各剂量组IL-10蛋白表达升高(均 P<0.05),其中CORM-2 4 mg/kg组和CORM-2 6 mg/kg组TGF-β表达上调(均 P<0.05),但仅CORM-2 6 mg/kg组较休克组IFN-γ表达下调( P<0.05)。 结论:CORM-2可抑制1型辅助性T细胞的活化,降低炎症因子,增加抗炎因子,减轻休克缺血肠壁炎症,保护肠屏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二十二碳六烯酸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JNK蛋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蛋白的影响。方法:48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DHA干预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DHA组大鼠通过视交叉池内注射自体血(0.3 mL)法建立SAH模型,DHA干预组大鼠在SAH模型建立后3 h给予腹腔注射DHA(35 mg/kg),假手术组大鼠在视交叉池内注射0.3 mL 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大鼠正常饲养。各组大鼠均在24 h后进行神经行为功能评估;利用TUNEL染色法观察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观察磷酸化JNK(phosphorylated JNK,p-JNK)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情况。使用GraphPad Prism 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Tukey检验。结果:(1)4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03.60, P<0.05),模型组[(8.67±1.37)分]及DHA干预组[(13.67±1.51)分]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8.00±0.00)分]及假手术组[(17.67±0.52)分](均 P<0.05),DHA干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高于模型组( P<0.05)。(2)TUNEL染色结果显示,4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细胞凋亡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0.76, P<0.05),模型组神经细胞凋亡数量[(55.67±5.28)个]高于对照组[(25.83±7.06)个]和假手术组[(25.50±6.72)个](均 P<0.05),DHA干预组[(35.17±5.78)个]细胞凋亡数量低于模型组( P<0.05)。(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4组大鼠海马组织Bax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2.00, P>0.05)。4组大鼠海马组织Bcl-2、p-JNK蛋白表达水平及Bax/Bcl-2比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48,5.69,5.39,均 P<0.05)。对照组大鼠Bcl-2、p-JNK蛋白水平及Bax/Bcl-2比值与假手术组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模型组大鼠p-JNK蛋白水平(1.93±0.25)及Bax/Bcl-2比值(2.05±0.86)均高于假手术组[(1.42±0.33),(1.05±0.26)](均 P<0.05),Bcl-2蛋白水平(1.04±0.23)低于假手术组(1.61±0.16)( P<0.05);DHA干预组大鼠p-JNK蛋白水平(1.43±0.33)及Bax/Bcl-2比值(1.19±0.30)均低于模型组(均 P<0.05),Bcl-2蛋白水平(1.42±0.28)高于模型组( P<0.05)。 结论:DHA能够抑制p-JNK的激活,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神经细胞凋亡,并改善SAH后大鼠的神经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自制艾盐热敷包热敷配合优质护理缓解腹腔镜术后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自制艾盐热敷包热敷配合优质护理缓解腹腔镜术后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按入院治疗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制艾盐热敷包热敷局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总依从率、总满意率、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恢复情况(肛门首次排气、首次大便、肠鸣音恢复所需时间,住院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依从率、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给予腹腔镜手术后患者采用自制艾盐热敷包热敷配合优质护理不仅利于缓解腹腔镜术后疼痛综合征,加快身体恢复速度,更利于提升其依从性及对该院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衣康酸减轻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衣康酸外源性衍生物4-辛基衣康酸(4-octyl itaconate, 4-OI)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的作用及具体调控机制。方法:采用6~8周龄的C57BL/6雄性小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4-OI组、LPS组、4-OI+LPS组和去铁酮(deferiprone, DFP)+LPS组,每组6只。通过腹腔注射LPS建立LPS诱导的ALI模型,4-OI治疗组在LPS造模前2 h预先腹腔注射4-OI。造模12 h后处死收集小鼠肺组织并进行病理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马松染色分别检测肺损伤及胶原沉积程度。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炎性因子及铁死亡相关基因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铁死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统计前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多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加重,胶原沉积增加,肺损伤评分及肺湿干重比明显升高(均 P<0.05),而4-OI治疗明显减轻LPS诱导的ALI。4-OI治疗还显著降低LPS诱导的小鼠肺组织炎性因子IL-1β[(4.38±0.47) vs. (32.65±4.49)]、IL-6[(3.97±0.64) vs.(12.22±0.91)]、TNF-α[(15.06±2.26) vs. (38.53±2.31)]的mRNA水平。同时,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肺组织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4-羟基壬烯醛、丙二醛、组织铁水平明显升高,铁死亡标志物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 mRNA水平也显著增加(均 P<0.05)。4-OI+LPS组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LPS组水平。免疫荧光、免疫印迹及PCR结果进一步表明,LPS组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 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 GPX4)和铁蛋白重链(ferritin heavy chain, FTH1)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4-OI治疗显著增加Nrf2、GPX4和FTH1水平(均 P<0.05),与DFP发挥出相同的抑制铁死亡作用。 结论:4-OI通过增加Nrf2并上调FTH1和GPX4减轻LPS诱导的ALI,为临床上ALI的防治提供潜在的药物及其理论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非药物干预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和疼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非药物干预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访视及治疗组(对照组)和联合干预组(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前访视及围手术期治疗和监护,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线上微信的术前访视、音乐干预及芳香疗法3种非药物方法联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访视时(T 0)、入手术室后(T 1)、术后4 h(T 2)时MAP、心率、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评分、VAS疼痛评分、IL-6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T 3)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ale, GWB)评分。 结果:试验组T 1、T 2时MAP、心率、SAS评分、IL-6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T 2时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与T 0比较:对照组T 1、T 2时MAP、心率、IL-6水平均升高( P<0.05),T 1时SAS评分、VAS疼痛评分均升高( P<0.05);试验组T 1时心率和T 2时MAP、心率均升高( P<0.05),T 2时SAS评分降低( P<0.05),T 1、T 2时IL-6水平均升高( P<0.05);两组患者T 2时VAS疼痛评分均升高( P<0.05)。与T 1时比较:对照组T 2时MAP、心率降低( P<0.05),试验组T2时心率升高( P<0.05);两组患者T 2时VAS疼痛评分、IL-6水平均升高( P<0.05),SAS评分均降低( P<0.05)。试验组T 3时GWB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在常规术前访视的基础上,3种非药物方法联合干预可以显著缓解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焦虑及疼痛,降低应激水平,提升围手术期舒适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胃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PE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胃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术后发生肺栓塞(PE)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胃肠癌患者85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PE分为PE组和非PE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胃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PE的危险因素.结果 852例胃肠癌患者中共有68例发生PE,PE发生率为7.98%(68/852).PE组年龄≥60岁、术中气腹压力>15 mmHg、术后卧床时间≥3 d、有脑梗死病史、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者占比高于非PE组及手术时间长于非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长、术中气腹压力>15 mmHg、术后卧床时间≥3 d、有脑梗死病史、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均是导致胃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P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60岁、手术时间长、术中气腹压力>15 mmHg、术后卧床时间≥3 d、有脑梗死病史、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均是导致胃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PE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大对具备上述特征的胃肠癌患者关注度,及早做好干预治疗,以预防或减少PE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