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生素D在白癜风发病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白癜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而缺乏维生素D可加重皮肤炎性反应和免疫失衡,从而导致白癜风的发生发展,且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对白癜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归纳整理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在白癜风发病及治疗中作用的相关文献,望能为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白癜风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炎症性肠病合并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免疫介导的疾病可能有重叠的发病机制,炎症性肠病(IBD)可合并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消化系统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其重叠综合征、其他肝胆疾病、乳糜泻及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器官非特异性风湿免疫病(脊柱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免疫性皮肤病(银屑病、坏疽性脓皮病)等。IBD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共患影响疾病病程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本文综述了IBD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现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身免疫性大疱病患者创面感染多重耐药菌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大疱病(AIBD)创面感染患者多重耐药细菌(MDRO)的现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AIBD创面感染住院患者。描述性分析患者的基本特征及MDRO的病原学特点,通过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IBD患者感染MDRO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感染MDRO组和普通细菌组间的差异。 结果:纳入AIBD创面感染患者271例,男159例(58.7%),女112例(41.3%),> 60岁142例(52.4%),AIBD诊断多为寻常型天疱疮(131例,48.3%)和大疱性类天疱疮(99例,36.5%)。所有患者细菌培养均阳性,MDRO感染74例(27.3%);共检出108株MDRO,葡萄球菌属(82株,75.9%)和肠杆菌属(15株,13.9%)的检出率较高。感染MDRO组和普通细菌组间在住院时长、累及体表面积、是否自行增减药量、是否外用抗生素药膏、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使用激素时间、激素最大量、入院首次白蛋白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而在性别、年龄、是否首次住院、疾病诊断、受教育年限、体重指数、疾病病程、吸烟、饮酒、合并慢性病、手术史、低蛋白血症、累及黏膜、外用糖皮质激素、使用生物制剂、抗生素使用时间、入院首次总蛋白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外用抗生素药膏、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最大量、自行增减药量是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 < 0.05)。 结论:AIBD患者创面易发生MDRO感染,其中葡萄球菌最常见,外用抗生素药膏、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使用量大、自行增减药量均会增加感染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甲氨蝶呤治疗免疫相关性皮肤病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甲氨蝶呤是治疗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的常用药物。为规范甲氨蝶呤在免疫相关性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自身免疫病专业委员会以国内外甲氨蝶呤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组织国内皮肤病专家共同讨论制定了本共识。主要内容包括甲氨蝶呤的作用机制,在银屑病、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大疱病、血管炎及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应用,不良反应及使用中注意事项,以及甲氨蝶呤在特殊人群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环磷酰胺治疗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环磷酰胺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同时也作为免疫抑制剂,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天疱疮、类天疱疮等。本共识对环磷酰胺的作用机理、在免疫性皮肤病中的适应证及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及其在特殊人群的使用等进行规范总结,为皮肤科及相关专业医生规范应用环磷酰胺治疗免疫相关性皮肤病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托法替布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难治性银屑病皮疹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SLE是一种自身免疫病,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二者发生在同一患者并不常见,22种疾病均可出现皮疹和关节症状,这为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挑战,本文介绍了1例托法替布成功治疗的系SLE合并难治性银屑病皮疹患者,并进行文献复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表现为环状红斑水疱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25例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表现为环状红斑水疱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的临床、组织病理、免疫血清学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2年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表现为环状红斑水疱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患者的资料。结果:共纳入患者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39.21 ± 24.65)岁,包括线状IgA大疱性皮病9例,大疱性类天疱疮7例,抗P200类天疱疮5例,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4例,20例(80%)有不同程度瘙痒。15例(60%)出现真皮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1例(44%)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加,7例(28%)同时有嗜酸性粒细胞组织浸润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实验显示,9例同时存在抗基底膜带IgG及IgA抗体,包括4例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线状IgA大疱性皮病、2例抗P200类天疱疮、2例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5例同时存在多种抗基底膜带靶抗原的抗体。7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均予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5例联合免疫抑制剂,2例联合米诺环素;线状IgA大疱性皮病、抗P200类天疱疮、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对抗炎药物及氨苯砜治疗敏感。结论:多种类型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均可有环状红斑、水疱表现,需根据血清学检查结果鉴别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环孢素治疗免疫相关性皮肤病专家建议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环孢素属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是一种强效无细胞毒性的免疫抑制剂。主要作用于T细胞,通过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转录,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皮肤科常用于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病的治疗,也有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血管炎等病治疗的报道。国内有关专家在检索和研究国内外环孢素治疗免疫相关性皮肤病文献(主要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专家共识或专家建议)的基础上经反复讨论,提出的环孢素治疗常见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的专家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玫瑰糠疹病因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PR)是一种较常见的自限性丘疹鳞屑性皮肤病。迄今为止,PR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有病毒感染、自身免疫、药物因素、遗传过敏因素等多种假说,大部分研究认为与人类疱疹病毒感染及病毒感染后诱发的细胞免疫失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硫唑嘌呤治疗免疫相关性皮肤病专家建议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硫唑嘌呤系巯嘌呤的咪唑衍生物,广泛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为了规范硫唑嘌呤在皮肤科的正确应用,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自身免疫病专业委员会相关专家在检索和研究国内外硫唑嘌呤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相关文献(主要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专家共识或专家建议)的基础上,经反复讨论,提出硫唑嘌呤在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皮肤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免疫性皮肤病治疗中的建议,分析硫唑嘌呤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