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判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变应性鼻炎是常见的慢性上呼吸道疾病,以喷嚏、流清涕、鼻痒、鼻塞等鼻部症状为特征,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目前唯一能诱导变应原耐受的疗法。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由于皮下注射副作用多,大部分患者选择舌下含服。由于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疗程长、起效慢,通常需要3年时间,导致治疗过程患者的依从性较差。目前临床上对疗效的评估主要依靠患者主观评分,使用客观生物标志物预判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的疗效在临床应用较少。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可以预判变应性鼻炎舌下免疫治疗疗效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做一综述,为临床预判免疫治疗疗效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是国际公认的唯一对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方法,可改变变应性疾病自然进程。AIT在临床实践中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近20余年国内学者在AIT临床应用和研究领域均取得创新性成果,制订了中文和英文指南。本文重点阐述了AIT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综述了变应原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讨论了AIT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展望了替代途径、免疫佐剂和重组疫苗等AIT的未来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目前治疗方案中除了远离变应原及药物治疗外,特异性免疫治疗作为对因治疗,是可以改变变应性鼻炎病程的治疗方法。目前,皮下注射免疫治疗和舌下含服免疫治疗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方法,表皮、淋巴结等免疫治疗方法有待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新近DNA重组、间充质干细胞等免疫治疗思路的出现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编辑导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期重点号内容是“变应性鼻炎(AR)免疫治疗(AIT)”。述评《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现状与未来》通过AIT的作用机制、患者选择、不同治疗方案的介绍等,对AIT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进行了论述。论著《标准化螨过敏原提取物皮下冲击免疫治疗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观察及相关因素探讨》比较了3种不同剂量递增模式的AIT的早期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炎性因子的变化,以期为临床更加安全有效地开展加速AIT提供参考。《变应性鼻炎皮下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过长延迟注射的剂量调整新方案疗效分析》探究了AR尘螨皮下免疫治疗(SCIT)维持期中断治疗超过16周的新型剂量调整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发现相较于指南推荐剂量调整方案,新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无显著差异。《成人变应性鼻炎经颈部淋巴结内免疫治疗远期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通过与SCIT对比,观察了经颈部淋巴结内免疫治疗(ICLIT)对于成人AR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指出ICLIT是今后AR AIT的一种新型的补充选择。《标准化尘螨过敏原SCIT对儿童AR患者治疗期间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提出标准化尘螨SCIT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治疗期间对不同临床特征的儿童AR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可显著改善患儿各项症状,减少对症药物使用,并提高生活质量。综述《变应性鼻炎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监测与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从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入手,总结和分析了可用于AIT疗效实时监测与远期预测的生物学及临床相关指标。《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适应证与禁忌证的研究进展》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指南建议及临床研究进展,对AIT适应证与禁忌证的变迁进行了详细阐述。《超级冲击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就国际上超级冲击AIT的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临床开展AIT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在变应性鼻炎中的免疫耐受机制》综述了SCIT和舌下免疫治疗在机体的固有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中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以期为AR患者个体化的AIT精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继续教育园地《过敏原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延迟注射的剂量调整》就SCIT出现延迟注射后剂量调整的概况、推荐方案及其对疗效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为临床平衡SCIT的安全性和疗效提供参考。《变应性鼻炎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严重不良反应的防治》围绕SCIT的严重不良反应展开讨论,总结严重不良反应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在变应性鼻炎中的免疫耐受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specific immunotherapy,AIT)是变应性鼻炎(AR)的一线治疗手段,也是目前唯一一种通过恢复机体对过敏原的免疫耐受来改变疾病自然进程的治疗方式。对AIT耐受机制的深入探究,将有助于理解靶向特定的免疫反应并构建新的免疫治疗策略。本文综述了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在机体的固有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中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以期为AR患者个体化的AIT精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微信小程序在儿童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微信小程序在儿童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ombined allergic rhinitis and asthma syndrome,CARAS)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舌下免疫治疗的101例CARA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成立免疫治疗门诊规范化管理团队,运用新开发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微信小程序,建立护患互动交流新模式,通过微信小程序定时推送疾病知识、信息提醒用药、护士电话干预等规范管理对患儿实施延续性护理。分析该管理模式对患儿用药依从性、鼻炎症状和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儿101例,失访3例,最终共98例完成研究。干预12个月后,98例患儿尘螨滴剂药物占有比得分由(83.43±3.68)升至(91.78±3.71)分,过敏性鼻炎症状评分由(5.83±1.32)降至(1.94±0.98)分,哮喘测试问卷评分由(18.12±3.99)升至(24.97±3.09)分;完全控制哮喘的患儿占比由48.0%升至90.8%,未控制哮喘的患儿占比由10.2%降至1.0%(均 P<0.05)。 结论: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儿童CARAS的免疫治疗,能有效提高患儿及家长的依从性、提高患儿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控制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舌下免疫治疗可有效改善特应性皮炎儿童的室内尘螨过敏反应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舌下免疫治疗对5~17岁室内尘螨过敏患儿的特应性皮炎的疗效。方法:这是一项开放的随机对照研究,选取来自韩国过敏专科中心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的60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一半接受舌下免疫治疗12个月,另一半为对照组。通过专家评分、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和皮肤点刺试验对受试者进行评估。结果:舌下免疫治疗显著降低了舌下含服组的特应性皮炎平均测量值,从基线(30.2±10.7)降至第3个月(20.7±8.5),且效果持续至第12个月(21.5±12.4)。然而,对照组仅在基线(30.4±11.9)和第12个月(24.3±10.2)之间表现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室内尘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4水平在治疗组中由基线(0.6±0.5)显著升高至第12个月(1.0±0.7),而在对照组中无明显变化。在基线和第12个月之间,舌下含服组对两种或多种过敏原新的过敏反应(21.4%)明显低于对照组(54.2%)。结论:舌下免疫治疗可以改善尘螨过敏患儿特应性皮炎疾病的严重程度,并有助于预防新的过敏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预测过敏性鼻炎舌下免疫治疗效果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在过敏性鼻炎(AR)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效果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东莞康华医院200例接受SLIT的AR患者治疗前症状及治疗后6个月症状进行评分,根据症状总评分的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价;分析疗效与治疗前外周血EOS计数及外周血EOS百分比的相关性,并对这两个指标在预测SLIT疗效中的价值进行评估。结果:200例接受SLIT的AR患者,坚持完成6个月疗程的患者178例,其中有效126例,无效52例,有效率70.8%;治疗前外周血EOS计数及外周血EOS百分比与SLIT的疗效有微弱的相关性( r=0.168, P=0.048; r=0.250, P=0.001);根据外周血EOS计数及百分比与SLIT疗效的关系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外周血EOS计数曲线下面积为0.380,外周血EOS百分比为0.355,均<0.5,无诊断价值。 结论:治疗前外周血EOS计数及外周血EOS百分比与SLIT疗效无明显的相关性,对SLIT的疗效预测价值有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对FeNO及肺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儿童过敏性哮喘(AS)对呼出气一氧化碳测定(FeNO)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门诊就诊的AS患儿64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常规哮喘治疗组(ICS组)33例和常规哮喘治疗联合SLIT组(ICS+SLIT组)31例。比较治疗后3、6、12个月哮喘症状控制水平、FeNO及肺功能值变化。结果: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儿哮喘症状控制水平、FeNO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6、12个月,ICS+SLIT组哮喘症状控制水平、FeNO及肺功能值均较ICS组改善更明显(均 P<0.05)。 结论:儿童AS常规治疗联合SLIT能有效改善过敏性哮喘临床症状,随着时间延长能显著降低FeNO值并提高肺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螨过敏性鼻炎的免疫治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舌下脱敏治疗对螨虫致敏过敏性鼻炎患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3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490例螨虫致敏过敏性鼻炎患儿,并依据患儿的临床情况,将其分成低龄儿童组、脱敏治疗时长组、个体化剂量调整组及多重过敏疗效评估组,记录患儿在首诊、治疗12个月、24个月及36个月时的鼻部总症状评分(TNS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及总用药评分(TMS),并计算症状药物联合评分(CSMS)。结果:共有374例(76.32%)患儿完成了本次研究。其中低龄儿童用药组中,≤3岁组与>3岁组在用药12个月后的CSMS(2.20±1.61、2.50±1.78)、TNSS(2.80±2.32、3.60±2.71)及VAS(3.50±1.16、3.90±1.43)显著低于首诊时的评分CSMS[(4.50±1.44、5.30±1.32)、TNSS(6.20±1.89、7.50±2.19)、VAS(5.40±2.33、5.90±1.61)];此外,在脱敏治疗不同时间组中,完成36个月脱敏治疗患儿,仅在3年组中,评分分别为TNSS(0.90±0.97)、VAS(1.30±1.19)和CSMS(1.70±1.28),完成24个月脱敏疗程患儿在2年组和3年组的评分分别为TNSS(2.10±0.95、2.00±0.97)、VAS(3.00±1.56、3.10±1.68)、CSMS(3.10±1.15、2.90±1.19),完成12个月脱敏治疗患者在1年组、2年组和3年组中评分为TNSS(3.20±1.27、3.10±1.41、3.20±1.41)、VAS(4.50±2.11、4.70±2.19、4.50±2.17)和CSMS(4.20±1.39、3.70±1.32、4.10±1.39);脱敏治疗疗效不佳患儿在进行个体化增量后6个月(即治疗后12个月)达到与对照组相近的评分,即4号4滴组、4号5滴组和对照组的评分CSMS(2.90±1.56、2.90±1.88、2.40±1.69)、TNSS(4.70±2.98、3.90±2.77、3.80±2.45)和VAS(4.20±1.29、4.50±1.62、4.20±1.14);多重过敏患者脱敏2年后最终达到与单一过敏患者相近的疗效,单一过敏组、合并1~2种过敏原和合并3种以上过敏原组评分分别为CSMS(2.30±0.50、2.10±1.01、1.90±1.01)、TNSS(3.50±2.62、3.70±2.62、3.20±2.82)和VAS(4.50±1.00、4.10±1.57、3.80±1.54)。结论:脱敏治疗在低龄儿童用药、多重过敏等方面均可发挥疗效,部分患儿在剂量调整后获得更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