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保持器与固定保持器对牙周健康的影响及保持效果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活动保持器(Hawley保持器、压膜保持器)与固定保持器(舌侧固定保持器)对牙周健康的影响及保持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CNKI等7个数据库,时间截止于2017年3月,2位作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估.使用RevMan5.2软件进行资料的提取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20项研究,其中18篇可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牙周健康方面,Hawley保持器优于压膜保持器[牙龈指数(GI):均数差(MD)=0.11,95%可信区间(CI)为0.05~0.16,P<0.05;菌斑指数(PLI):MD=0.11,95%CI为0.07~0.16,P<0.05];Hawley保持器优于舌侧固定保持器[GI:MD=0.23,95%CI为0.14~0.32,P<0.05;PLI:MD=0.37,95%CI为0.25 ~ 0.48,P<0.05;牙石指数(CI):MD=0.52,95%CI为0.21~0.83,P=0.001];舌侧固定保持器与压膜保持器无显著差异.保持效果方面,压膜保持器优于Hawley保持器(Little指数:MD=-0.41,95%CI为-0.51 ~-0.30,P<0.05).结论 短时期内,Hawley保持器比压膜及舌侧固定保持器更利于牙周健康;而压膜保持器在保持效果方面优于Hawley保持器;需要更大样本更长观察时间的随机对照实验以获得更可靠的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常用正畸保持器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正畸治疗结束后仍有很多因素容易导致错(牙合)畸形的复发,所以保持器的佩戴是必须的.临床上常用的保持器有:压膜保持器及其改良式、Hawley保持器和舌侧固定保持器.本文从保持效果、患者接受度及依从性、保持器对牙周组织的影响这三个方面对各个类型的保持器做一对比,期望对医师临床选择保持器有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介绍一种简便粘接舌侧保持器的方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固定粘接式舌侧保持,是临床常用的保持方法,其不受患者合作因素的影响,保持效果稳定、可靠,尤其适合前牙扭转和拥挤的患者,这类患者的复发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因此常常需要较长时间的保持,固定粘接式舌侧保持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可是在临床中,因为粘接位于舌侧,操作不太方便,下面就介绍一种简便的临床粘接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矫治吐舌习惯导致开合的NTA矫治器的研制及保持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设计一种因吐舌习惯导致开合畸形患者的固定矫治器,矫治结束后矫治器继续作为保持器,观察其在临床上防止复发和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月笔者科室因吐舌习惯导致的错(牙合)畸形用固定矫治器矫治结束的患者共16例,佩戴研制的NTA矫治器12个月,并拍摄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用Steiner和Downs方法分析治疗前后X线测量数据,并用SPSS 20.0软件配对t检验做统计学处理.结果:测量结果显示,U1-NA、L1-NB、L1-NB、U1-PP与矫治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L1-MP、U6-PP、L6-MP与矫治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TA矫治器用于开合患者,矫治器舌侧翼板抬高限制了吐舌不良习惯,矫治器(拾)支托在自然吞咽和语言时顺其自然地压低磨牙,且固位良好、舒适、依从性良好,继续纠正了不良吐舌习惯,并保持了矫治效果,提高了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正畸术后不同保持方式保持效果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比较不同保持器和保持方式对正畸患者治疗后保持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月到2019年9月非拔牙固定正畸治疗结束患者60例,随机分为4组,A组患者使用Hawley保持器全天保持,B组患者使用透明压膜保持器全天保持,C组患者使用固定舌侧保持器结合Hawley保持器夜间保持,D组患者使用固定舌侧保持器结合透明压膜保持器夜间保持.每位患者在正畸治疗结束时和保持1年后进行数字化口内扫描,打印3D模型.分别在模型上测量保持前后的PAR指数评价保持情况.结果 保持器戴用1年后,4组患者的PAR指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保持1年后的PAR指数总分值高于保持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保持1年后的不齐和PAR总分值均较保持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保持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非拔牙矫治的患者,推荐使用透明压膜保持器来维持正畸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正畸治疗及戴固定保持器对牙龈健康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评估口腔正畸治疗及戴固定保持器与牙龈健康的关联性.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调查62例受试者,其中34例接受过正畸治疗.测量全部受试者牙龈健康相关参数,包括牙菌斑指数、牙龈退缩、探诊深度和探诊出血,分析各参数与正畸治疗的相关性.结果 与未正畸人群比较,正畸人群的唇侧牙龈退缩更明显[(0.13±0.27)mm vs(0.05±0.16)mm,P=0.03)];在正畸人群中,与未戴保持器的牙弓比较,戴保持器的牙弓发生舌侧牙龈退缩者更明显[(0.09±0.18)mm vs(0.01±0.08)mm,P=0.005)],菌斑指数、探诊出血亦显示相同的差异.正畸人群中,舌面牙菌斑与舌/腭侧牙龈退缩之间有正相关性(r=0.34,P=0.015).结论 正畸治疗及治疗后戴固定保持器与牙龈退缩、菌斑滞留及探诊出血有关联性,口腔自我护理的重点应放在祛除菌斑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不同清洁方法对采用舌侧固定保持器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1/6/26
目的 使用不同方法对采用舌侧固定保持器的患者作牙齿清理,测量不同时期牙周指数及唾液潜血变化且判断清理效果,用以指导临床.方法 对矫正结束后采用舌侧固定保持器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方式分成4组,分别采用牙刷清理(对照组),牙刷和正畸邻间刷清理(观察组A),牙刷和冲牙器清理(观察组B)及牙刷和正畸邻间刷结合冲牙器清理(观察组C).在1周及1、3、6个月时记录各组患者的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牙石指数(CI)且测量硫化物(SC),用潜血试纸检测1周和6个月时的唾液潜血,对各组间指标的变化作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各组与对照组的各项牙周指数在1、3、6个月时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第1周和第6个月唾液潜血检测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观察各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牙刷结合正畸邻间刷、牙刷结合冲牙器、牙刷结合正畸邻间刷和冲牙器清洗均能更有效地保证使用舌侧固定保持器患者的牙周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1/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