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丁茶冬青HPLC-DAD-ELSD指纹图谱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蒸发光检测器(HPLC-DAD-ELSD)联用技术,建立苦丁茶冬青叶的指纹图谱.方法 岛津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5℃.结果 通过10批苦丁茶冬青药材的指纹图谱,建立了共有模式,其中HPLC-DAD指纹图谱共有峰18个,相似度为0.911~0.970,HPLC-ELSD指纹图谱共有峰11个,相似度为0.914~0.962.结论 方法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好,为客观评价苦丁茶冬青药材的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苦丁茶冬青总皂苷生物转化工艺的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优化苦丁茶冬青总皂苷生物转化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初始pH值、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影响因素,苦丁皂苷E转移率、苦丁皂苷D含有量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生物转化工艺.结果 最佳条件为初始pH值6.0,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7d,摇床转速120 r/min,苦丁皂苷E转移率55.52%,苦丁皂苷D含有量13.39%,纯度≥95%.结论 该方法简便稳定,成本低廉,可用于生物转化苦丁茶冬青总皂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叶冬青药材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10批次大叶冬青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与其黄嘌呤氧化酶(XOD)抑制作用的谱效关系,初步揭示大叶冬青药材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HPLC法测定了10批次不同产地的大叶冬青药材样品,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评价,建立共有模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采用HPLC法建立酶-底物反应体系,对不同批次的大叶冬青药材的XOD抑制活性进行研究,基于谱效关系,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氧嗪酸钾诱导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中以及肝组织中尿酸(UC)、XOD水平变化.结果 10批次不同产地的大叶冬青药材HPLC指纹图谱中共有15个特征峰,其中峰11(苦丁茶冬青皂苷E)、14(苦丁冬青皂苷F)与XOD抑制作用呈中等程度相关,峰5(未鉴定)、6(山柰酚-3-D-β-D-芸香糖苷)、7(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10(大叶冬青皂苷C)、13(大叶冬青皂苷D)相关性最强.由主成分分析可知,峰9(大叶冬青皂苷H)的量在大叶冬青药材质量控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大叶冬青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UC和XOD水平,抑制肝组织中XOD活性,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10批不同产地的大叶冬青药材对XOD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HPLC指纹图谱显示出7个共有峰对应的化合物与该药效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鼠肠道菌群对苦丁茶冬青皂苷D体外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大鼠离体肠道菌群对苦丁茶冬青叶中苦丁茶冬青皂苷D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健康SD大鼠新鲜粪便制备的肠道菌群混悬液与苦丁茶冬青皂苷D体外厌氧培养后,收集代谢产物,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 μm)色谱柱;流动相水(含0.1%甲酸)-甲醇(含0.1%甲酸),梯度洗脱.应用LTQ-Orbitrap质谱正离子模式分析苦丁茶冬青皂苷D的代谢产物.结果 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数据和特征离子碎片,从肠道菌群培养液中检测出4个代谢产物,主要代谢途径是脱糖反应.结论 离体培养的大鼠肠道菌群可对苦丁茶冬青皂苷D进行代谢,为进一步研究其体内代谢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大孔吸附树脂对苦丁茶多酚类物质的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筛选合适的大孔树脂以富集苦丁茶中多酚类化合物,为苦丁茶的深层次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3种抗氧化能力测定法综合评价苦丁茶多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大孔树脂对苦丁茶多酚类物质的静态吸附、解吸行为、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苦丁茶多酚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AB-8、HP-20两种树脂对苦丁茶多酚的吸附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受边界扩散、粒子内扩散和表面吸附相互作用的影响.AB-8、HP-20树脂分别符合Freundlich方程(r2=0.989,8)、Langmuir方程(r2=0.982,5).35℃、30℃分别为AB-8、HP-20树脂吸附苦丁茶多酚的最佳温度.结论:所建立的方案可作为从特有药用植物中分离多酚的参考,并可扩大苦丁茶作为食品工业和制药的生物活性剂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UHPLC/Q-TOF-MS/MS分析苦丁茶冬青皂苷类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以苦丁茶冬青的叶为原料,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MS)分析手段,建立苦丁茶冬青皂苷类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C18色谱柱(50mmx2.1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从苦丁茶冬青叶提取物中共筛选和鉴定了 40个皂苷类成分.结论:建立的UHPLC/Q-TOF-MS/MS方法能快速、全面地鉴定苦丁茶冬青中的皂苷类成分,可为苦丁茶冬青总皂苷的化学表征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苦丁茶冬青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谱效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研究苦丁茶冬青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初步确定其抗氧化活性物质基础,为其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构建多酚类化合物的HPLC指纹图谱,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确定共有峰,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法和铁氰化钾法测定不同产地的苦丁茶冬青抗氧化活性,采用Pearson、Spearman双变量相关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苦丁茶冬青多酚类化合物与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HPLC测定通过谱效学研究确认的化合物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 由主成分分析可知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峰9在苦丁茶冬青样品区分中有较大影响.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咖啡酸、异槲皮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聚类分析表明不同产地的苦丁茶冬青样品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聚类特征.含量测定方法学良好.结论 通过将苦丁茶冬青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进行整合分析,确定了苦丁茶冬青中各成分的抗氧化活性,为阐明苦丁茶冬青中抗氧化活性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方法制定提供实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