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桃儿七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掌握珍稀藏药材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种子萌发特性及休眠解除方法.方法:以采集的野生桃儿七种子为研究对象,使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ETH)、褪黑素(MLT)、赤霉素(GA3),对桃儿七种子萌发特性进行研究,设置不同浸种浓度、浸种时间探究对桃儿七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ETH最佳处理条件为10 mg?L-1浸种24 h,种子第45 d时萌发率达90.0%,萌发时滞为17 d;MLT最佳处理条件为50 μmol?L-1浸种12 h,种子第45 d时萌发率达83.3%,萌发时滞为16 d;GA3最佳处理条件为200 mg?L-1浸种24 h,种子第45 d时萌发率达80.0%,萌发时滞为18 d.三者相比,ETH对促进桃儿七种子萌发效果最显著.结论:桃儿七种皮坚硬,酸蚀组和对照组种子的吸水饱和时间明显不同;种子内含有萌发抑制性物质是导致桃儿七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桃儿七种子萌发均有显著影响(P<0.05).本研究探讨了打破桃儿七种子休眠并提高萌发率的有效方法,可为桃儿七规模化人工栽培提供科学指导及技术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不同温度下PEG模拟干旱对濒危植物狭叶坡垒种子萌发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种子为典型的顽拗性种子.为探究种子萌发对温度和水分的适应性,该研究在人工气候培养箱内设置3种温度(15、20、25℃),采用6个聚乙二醇(PEG-6000)浓度(0%、5%、10%、15%、25%和35%)模拟干旱胁迫处理,研究狭叶坡垒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1)温度对种子萌发具有显著影响.同一干旱胁迫浓度下,种子的萌发率、萌发势、萌发指数、胚根长、芽长和活力指数随着温度升高呈上升趋势,萌发时滞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萌发历期随温度升高而波动性上升.(2)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具有显著影响.同一温度下,种子的萌发率、萌发势、萌发指数、萌发历期、胚根长、胚芽长和活力指数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重呈降低的趋势,萌发时滞随干旱胁迫程度加重而升高.(3)温度和干旱胁迫的交互作用对种子萌发具有显著影响.干旱胁迫下,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萌发的表现不同.在35%PEG-6000胁迫下,20℃和25℃时,种子萌发率分别为8.89%和15.55%,显著高于15℃(0%).综上所述,适宜种子萌发的温度为20℃和25℃,适宜幼苗早期生长最佳温度为25℃;干旱程度越大,种子萌发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强,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高于温度因素,适当增温可缓解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金丝李果实、种子形态分化及外源物质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采集3个天然种群的金丝李(Garcinia paucinervis)果实,观察果实和种子的形态性状,分析其种群内和种群间的形态分化,观察不同种群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规律;采用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两种化学药剂,研究浸种对金丝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金丝李种子长2.48~3.08 cm、宽1.49~1.67 cm、百粒重392.50~438.18 g;3个种群果实和种子已产生明显的形态分化,胡润种群多数表型性状值在3个种群中最小,安宁种群的果实和种子偏圆,弄岗种群偏窄;在种群内部,果实和种子重量的分化较显著,整体形态较稳定;在萌发过程中,种子留存,不定根逐渐取代胚根成为主根;3个种群的萌发过程均缓慢,中间阶段几乎停滞,出苗极不整齐,萌发率表现为安宁种群(78.33%)>弄岗种群(55%)>胡润种群(48.33%),种子存在休眠;从种子萌发来看,以80 mg·L?1的6?BA浸种24 h处理效果最好,萌发时滞最短、萌发率最高、平均萌发时间最短;结合幼苗生长情况来看,10~50 mg·L?1的6?BA和500 mg·L?1的GA3处理均适宜,以50 mg·L?1的6?BA效果最佳.低浓度的KNO3和NH4NO3能提高萌发率,但未显著加快萌发进程,IAA和NAA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为金丝李的遗传多样性提供了形态学资料,为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这一珍贵树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赤霉素浓度和温度对沙氏鹿茸草种子萌发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为了揭示沙氏鹿茸草种子萌发适宜条件,为沙氏鹿茸草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当年沙氏鹿茸草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赤霉素浓度(0、100、200、400、600、800、1 000和1 500 mg/L)和发芽温度(20℃恒温、25℃恒温和30℃/20℃变温)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沙氏鹿茸草采收一个月内在无赤霉素条件下发芽率亦可达到86%.赤霉素浓度和温度对沙氏鹿茸草种子萌发存在显著作用,除发芽率外,温度对其他萌发参数的影响大于赤霉素浓度.800 mg/L赤霉素+25℃处理的种子萌发时滞和平均萌发历期最短,且发芽率、发芽势、萌发指数、发芽值和峰值最高.结论:沙氏鹿茸草种子在一个月内不存在休眠现象;种子在800 mg/L赤霉素浸泡24h后25℃条件下发芽快、发芽率高、出苗整齐,可为优化播种育苗技术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西伯利亚乌头种子休眠及破除方法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究西伯利亚乌头种子休眠的原因及破除方法.方法:采用TTC法测定种子活力;测定种子吸水率;使用小麦、白菜及自身种子测定粗提液活性;并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磷酸二氢钾(KH2PO4)、高锰酸钾(KMnO4)、过氧化氢(H2O2)溶液浸种.结果:西伯利亚乌头种子活力高达86%;种子吸水经34 h达到饱和状态,吸水率可达176.3%;不同浓度粗提液均对小麦和白菜以及自身种子萌发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磷酸二氢钾、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均可打破种子的休眠,最佳浓度500 mg/L赤霉素浸种24h可使萌发率由常规下的44%提高到76%;0.1%过氧化氢可使萌发率提高到64%;800 mg/L磷酸二氢钾、1.0%高锰酸钾较CK组显著提高了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并缩短了发芽时滞.结论:西伯利亚乌头种子活力很高,种胚发育完全,并不是导致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此外,种子的高吸水率说明种皮不存在透性障碍;造成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内存在内源性抑制物质;适宜浓度的化学试剂和激素均可打破种子休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GA3浸种处理对五种晚花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晚花杜鹃(late flower Rhododendron)是一类花期较晚的杜鹃品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庭院种植和园林绿化.随着旅游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发和利用晚花杜鹃资源显得非常迫切.自然条件下晚花杜鹃萌发率相对较低,因此为提高晚花杜鹃萌发率,探究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处理对五种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该文以五种晚花杜鹃(小白杜鹃、大白杜鹃、桃叶杜鹃、长蕊杜鹃和九龙山杜鹃)为实验材料,通过不同浓度(0、300、400、500、600、700 mg·L-1)的GA3对五种晚花杜鹃种子进行24 h浸种处理,测定其发芽指数、发芽势、发芽率以及成苗率等指标,分别确定五种杜鹃种子萌发的最适GA3浓度,并对相同处理下五种杜鹃种子的萌发率和成苗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GA3浸种对五种晚花杜鹃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在适当GA3浓度下五种杜鹃种子的发芽指数、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萌发时滞、萌发高峰期和持续萌发时间均较对照组浓度相对缩短.(2)大白杜鹃、桃叶杜鹃和九龙山杜鹃种子在GA3浓度为600 mg·L-1处理时各项萌发指标相对较好;长蕊杜鹃以GA3浓度为700 mg·L-1浸种处理萌发效果相对较好;小白杜鹃以GA3浓度为400和700 mg·L-1处理最好.因此,在杜鹃的栽培中,可以采用赤霉素GA3处理法提高种子发芽率,缩短萌发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逆境胁迫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以野生乌拉尔甘草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温度、覆土厚度、干旱胁迫、pH值、盐胁迫、干旱和盐双重胁迫下种子发芽与萘乙酸、3-吲哚乙酸、褪黑素浸种对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乌拉尔甘草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20~25℃,发芽率≥90%,发芽时滞显著低于其他温度;(2)乌拉尔甘草种子对pH适应范围较宽,pH值在4~8发芽率较高;(3)覆土厚度在0~0.5 cm时发芽率显著高于其他覆土厚度;(4)盐碱、干旱或盐碱和干旱双重胁迫下乌拉尔甘草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降低;(5)100~300μmol/L褪黑素预处理可显著提高盐胁迫处理下乌拉尔甘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6)萘乙酸对乌拉尔甘草种子发芽无促进作用,但当浓度>50 mg/L时,乌拉尔甘草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降低;(7)吲哚乙酸浓度为50 mg/L时,乌拉尔甘草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综上所述,乌拉尔甘草种子发芽具有一定的抗非生物胁迫能力,且适宜的外源植物激素浓度预处理可促进种子发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