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修复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生态健康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6/15
黄河三角洲国际重要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于2019年动工,本研究基于修复区内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恢复特征,了解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估保护工程实施三年后修复区湿地生态系统演替阶段及修复效果.结果表明:2022年春、夏、秋三季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6种,隶属于5门6纲15科,昆虫纲动物在物种组成中占据优势地位;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的时空差异均不显著(P>0.05);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表现为秋季(2.89 g/m2)>夏季(1.95 g/m2)>春季(1.90 g/m2),秋季与春季和夏季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空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蠓科一种(Ceratopogonidae sp.)、石缨虫属一种(Laonome sp.)、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尖口圆扁螺(Hippeutis cantori)等物种密度与电导率、盐度、总碳、铵盐和亚硝酸盐等指标显著相关(P<0.01).快速生物综合评价指数评定修复区为"亚健康"状态.本研究通过对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以及生态健康评价的分析,为修复区底栖动物群落的演替规律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为后续湿地修复工程的实施和管理提供指导和参考,对于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花魔芋软腐病原真菌分离鉴定
编辑人员丨2024/4/6
魔芋软腐病是魔芋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病害,也是限制魔芋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已有报道魔芋软腐病主要由细菌引起,鲜有真菌引起魔芋球茎软腐发病的报道.为明确云南曲靖市花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软腐病的病原种类和侵染特征,该研究通过组织分离法,对采集自云南曲靖市的花魔芋病样进行了真菌的分离,通过形态学结合基于ITS与LSU序列分析的分子鉴定方法对分离真菌进行鉴定,并根据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并对鉴定出的病原真菌同魔芋软腐病原细菌进行了双回接试验分析.结果表明:(1)从形态学和分子水平鉴定了轮纹镰刀菌(Fusarium concentricum)、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F.ambrosium 3 种镰刀菌,1 种毛霉属真菌(Mucor sp.),1 种根霉属真菌(Rhizopus sp.),1 种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 sp.)和1 种粉红螺旋聚孢霉属真菌(Clonostachys sp.).(2)统计分析发现,轮纹镰刀菌的相对丰度最高,为 45.45%.(3)柯赫氏法则检测发现轮纹镰刀菌具有致病性.(4)轮纹镰刀菌和病原细菌胡萝卜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双接种魔芋球茎发现软腐病发病更快,病变组织重量显著高于单接种轮纹镰刀菌或果胶杆菌处理.综上表明,魔芋软腐病可能是由真菌和细菌复合侵染引发.该研究结果为魔芋软腐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补脾益胃消痞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
编辑人员丨2023/8/12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属于慢性胃炎的一种,是消化系统常见病,是指胃黏膜受损后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伴/不伴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慢性胃部病变[1].在我国,CAG的发病占消化道内镜检查人数的17.7%,伴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占23.6%和7.3%[2];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被认为是癌前病变.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其重要发病原因[3],随着年龄的增加CAG的发病率有所升高,精神因素、睡眠障碍、家族史及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饮酒、腌制食品、高盐饮食等)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4].临床无特异性表现,可表现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通过胃镜和病理检查确定诊断.临床治疗以延缓及阻止病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癌变风险为主要目标.清除Hp目前仍然是其最基本的治疗,能够逆转萎缩,延缓肠化生[5];其他方法如补充叶酸、β-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作为预防癌变的方法仍存争议[6].中医临床治疗可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在辅助Hp根除、胃黏膜保护、提升胃肠动力等方面中药治疗或针灸治疗都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7-8].中医认为脾虚、气滞是CAG的基本病机[9],其中医证候分布以脾胃虚弱型最为多见[10].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决策树模型与logistic回归模型在胃癌高危人群干预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采用决策树模型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村胃癌高危人群干预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胃癌高危人群干预效果及其相关因素,分别建立决策树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结果 决策树CHAID法分析结果显示,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转归情况是影响干预效果最主要的因素,其后依次为是否喜欢食用萝卜、三餐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康教育频率、三餐情况、是否喜欢食用萝卜、HP感染转归情况是干预效果的影响因素.结论 CHAID决策树模型与logistic回归模型在胃癌高危人群干预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二者可互为补充,从而充分分析与研究影响干预效果的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水芹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类黄酮3'-羟化酶(flavonoid 3′-hydroxylase,F3'H)属于细胞色素P450家族(cytochromeP450,CYP450),在植物主要成色物质花青素的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本实验以'八卦洲水芹'以及紫色叶柄突变型水芹为实验材料,利用RT-PCR方法,从紫色叶柄突变型水芹的cDNA中克隆得到编码类黄酮3'-羟化酶的基因,命名为OjF3'H1.序列分析显示,OjF3'H1基因全长1575 bp,共编码524个氨基酸.OjF3'H1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8292.59,理论等电点为6.77.系统进化分析显示,OjF3'H1蛋白具有高度保守性,与同属伞形科的胡萝卜F3'H1进化关系最近.OjF3'H1编码的蛋白属于疏水蛋白,无序化比例为5.53%,空间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β-折叠组成.实时定量PCR分析显示,OjF3'H1在不同品种水芹茎中相对表达量有明显差异,紫色叶柄突变型水芹中OjF3'H1的表达量明显比'八卦洲水芹'中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菘蓝CYP83A1基因的克隆、表达特性及原核表达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研究对菘蓝CY P83A 1基因进行了克隆、表达特性及原核表达研究.结果表明,IiCYP 83A 1基因组DNA全长为1 622 bp,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cDNA全长为1 512 bp,编码503个氨基酸.IiCY P83A 1编码的蛋白包含2个跨膜结构域,无信号肽,主要定位于内质网膜,属于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与萝卜、欧洲油菜、西兰花和芜菁等植物的CYP83A1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qRT-PCR结果表明,IiCY P83A 1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表现为茎>叶>果>花和根;在幼苗期、生长期和花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萌芽期;茉莉酸甲酯(MeJA)和伤害处理能够显著促进该基因的表达,而低温(4℃)和水杨酸(SA)处理则对其表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将克隆到的IiCY P83A 1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IiCY P83A 1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在E.coli BL21中成功诱导表达了CYP83A1蛋白,与预期蛋白分子量大小一致.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IiCY P83A 1的功能提供实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水芹肉桂醇脱氢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以'八卦洲水芹'及其紫色叶柄突变型水芹'南选八卦洲紫水芹'为实验材料,利用RT-PCR方法从'南选八卦洲紫水芹'中克隆得到水芹肉桂醇脱氢酶(CAD)基因,命名为 OjCAD . OjCAD基因开放阅读框长为1 074 bp ,编码357个氨基酸. OjCAD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9 143 .10 ,理论等电点为6 .91 ,属于MDR家族.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水芹OjCAD与同属伞形科的胡萝卜CAD进化关系最近,具有高度保守性. OjCAD编码的蛋白属于疏水蛋白,空间结构主要由7个α-螺旋和17个β-折叠组成.实时定量PCR分析显示,OjCAD基因在紫色和非紫色水芹的叶片和叶柄中相对表达量存在差异,水芹 OjCAD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叶柄,在'八卦洲水芹'中的表达量高于'南选八卦洲紫水芹'.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水芹木质素生物合成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蛇床子RPS13蛋白的体外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核糖体蛋白S13(Ribosomal protein S13,RPS13)属于核糖体蛋白家族,在核糖体中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是维持核糖体大小亚基之间的动态连接.从蛇床子[Cnidium monnieri(L.)Cuss.]的根、茎、叶组织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蛇床子核糖体蛋白s13(rps13)的开放阅读框(ORF),成功获得了一段453 bp的基因,该基因片段编码151个氨基酸的蛋白;将获得的目的基因rps13 ORF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2b(+)中,并进一步转化到大肠杆菌表达菌中诱导目的基因体外表达;通过对蛋白结构进行分析表明蛇床子RPS13含有6个 α 螺旋;对蛇床子RPS13进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蛋白在进化上具有高度保守性,与植物类胡萝卜的RPS13亲缘关系最近.蛇床子RPS13蛋白在体外的成功表达以及对其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毒胡萝卜素诱导内质网应激对小鼠调节性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ERS)特异性诱导剂毒胡萝卜素(TG)体外刺激对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功能及ERS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法分选BALB/c小鼠脾脏Treg,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分选纯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及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表达的时间及剂量效应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ERS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真核细胞转录起始因子2α(eIF2α)、磷酸化eIF2α(p-eIF2α)、转录激活因子4(ATF4)表达/活化水平.将Treg单独或与效应T细胞(Teff)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eff的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Treg白细胞介素(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生成以及共培养上清中IL-2、IL-4、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 磁珠分选Treg的纯度为91.0%.依据Treg Foxp3及CTLA-4表达的时效-量效关系,选定TG 0.1μmol/L和12h为实验刺激浓度和时间.0.1μmol/L TG刺激12h后,Treg中ERS信号通路相关分子GRP78、磷酸化eIF2α、ATF4等表达/活化水平明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TG刺激组Treg IL-10和TGF-β分泌量明显增加,其对Teff增殖活性抑制能力明显增强,与Teff共培养上清中IL-4/IFN-γ比值明显升高,IL-2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能够有效地活化Treg中ERS相关信号通路,进而显著增强Treg介导的免疫抑制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甘蓝型油菜BnTCP7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该研究克隆获得了甘蓝型油菜预测转录因子TCP7-like同源编码基因,命名为BnTCP7,与甘蓝型油菜TCP7 like NC_027757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5.68%.Bn TCP7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为648 bp,编码215个氨基酸.BnTCP7氨基酸序列与十字花科(Brassicaceae)中其他19条TCP7或者TCP7 like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BnTCP7与芸薹属和萝卜属等TCP7同源蛋白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和保守性,尤其在靠近N端的TCP保守结构域,具有典型的螺旋-环-螺旋结构,且BnTCP7属于TCP家族Ⅰ类,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通过BnTCP7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AtTCP7 (NC_003076)蛋白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在线预测比对分析,进一步证实BnTCP7具有TCP家族典型结构.进化树分析表明,BnTCP7蛋白与甘蓝型油菜TCP7-like NC_027757蛋白聚在同一分支,两者亲缘关系最近.利用转录组数据对不同时期不同器官BnTCP7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发现,其表达量呈现一定差异性,其中营养器官中的表达量高于生殖器官.非生物胁迫及激素处理对甘蓝型油菜幼苗植株中BnTCP7基因的表达影响分析发现,Bn TCP7基因不仅响应了冷、热、损伤等非生物胁迫,而且参与了ABA和GA3激素的信号转导,表明BnTCP7基因在植物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