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膳食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了解结直肠癌化疗患者治疗期间的膳食情况,并分析其膳食结构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医务人员制定针对性膳食食谱、膳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3 月 178 例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食物摄入情况、营养素摄入情况、膳食知信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使用中国膳食宝塔(Chinese food pagoda,CHFP)评分法计算患者的膳食结构评分,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膳食结构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CHFP得分总分中位数为 24.94(21.78,28.51)分,其中谷薯类、水果类、油的CHFP得分较高.结直肠癌化疗患者治疗期间每日能量及碳水化合物的实际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瘦(体重指数<18.5 kg/m2)是膳食结构评分高的保护因素(OR=0.263,95%CI 0.078~0.885,P=0.031),而膳食营养知识得分高(OR=1.142,95%CI 1.017~1.283,P=0.025)、膳食营养行为得分高(OR=1.121,95%CI 1.014~1.240,P=0.026)则是膳食结构评分高的危险因素.结论 大多数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膳食结构欠合理,主要营养素供能比不合理,膳食营养知识、膳食营养行为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医务人员在临床中应重视膳食宣教与干预,提高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膳食结构的合理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模块化母婴康育中心膳食管理对初产妇产后泌乳情况和母乳喂养自信心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模块化母婴康育中心膳食管理对初产妇产后泌乳情况和母乳喂养自信心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母婴康育中心接受产后休养的100例初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外加模块化母婴康育中心膳食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后泌乳情况、母乳喂养自信心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1 d、2 d、3 d的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哺乳过程觉察、婴儿需求满足、技巧和解决问题、乳汁供给满足、坚持母乳喂养五个维度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块化母婴康育中心膳食管理能够显著改善初产妇的产后泌乳情况和母乳喂养自信心,有助于提高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血脂异常医学营养管理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医学营养干预是治疗血脂异常的基础措施,对早期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和降低该疾病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专家共识由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临床营养与健康分会联合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和《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的学者和专家对国内外关于血脂异常患者的膳食营养指南、共识及临床研究证据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分析和总结,结合我国国情而制定,分别就血脂异常患者膳食模式、食物品种、营养补充剂、肠内肠外营养制剂以及常见疾病合并血脂异常注意事项等方面给出了具体推荐意见,为医疗机构人员开展血脂异常医学营养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相关因素及营养支持指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相关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建设性营养支持指导意见。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91例SAP患者住院资料,统计所有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91例患者中共计49例(53.85%)存在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SAP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单因素包括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添加膳食纤维、腹内压、中心静脉压、机械通气、血液透析、血清白蛋白、使用血管活性药、使用镇静药、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及多因素包括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添加膳食纤维、腹内压、中心静脉压。结论:SAP患者受患者和医疗的内在与外在影响,护理人员应及时识别和控制危险因素,并针对肠内营养耐受性实施相应护理干预措施,促进疾病的良性转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天津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代谢综合征(MS)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以2015年9—11月开展的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天津地区调查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7个区42个监测点中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1 753例,对其进行MS与各影响因素关系的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 χ2检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天津市MS患病率为30.6%,标化患病率为24.5%,MS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老年组(≥60岁)最高,为38.9%。决策树模型显示,青年组(18~44岁)MS影响因素为性别、吸烟、主观健康感觉、年收入、睡眠时间,标准化重要性分别为100%、95.59%、22.55%、20.94%、9.89%。中年组(45~59岁)MS影响因素为二手烟暴露、主观健康感觉、睡眠时间、膳食宝塔得分、地区,标准化重要性分别为100%、98.08%、91.04%、45.74%、20.15%。老年组(≥60岁)MS影响因素为睡眠时间、二手烟暴露、性别、膳食宝塔得分、地区,标准化重要性分别为100%、46.75%、41.87%、41.82%、7.60%。结论:天津地区调查人群MS患病率较高,烟草危害(吸烟、二手烟暴露)和睡眠时间是各年龄组居民MS的共同影响因素,3个年龄组人群不同影响因素分布各有侧重,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智能配餐系统联合膳食习惯授权赋能教育干预在晚期肺癌营养风险筛查高风险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智能配餐系统联合膳食习惯授权赋能教育干预在晚期肺癌营养风险筛查高风险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确诊的80例晚期肺癌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营养指导,观察组采用智能配餐系统联合膳食习惯授权赋能教育干预,均持续行护理干预3个月。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采用饮食依从态度量表评估患者的饮食态度与行为的变化;采用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价量表(PG-SGA)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变化;抽取患者的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铁蛋白(Fer)水平评估患者营养水平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接受态度、健康态度、自理态度以及社会限制态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的体重、症状、摄食情况、活动和身体功能、疾病与营养需求、代谢需要、体格检查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的血清ALb、Hb、Fe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智能配餐系统联合膳食习惯授权赋能教育可有效改变晚期肺癌营养筛查高风险患者的饮食行为和态度,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浙江省老年医学科住院患者营养一日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浙江地区老年医学科住院患者展开营养一日调查研究,评估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与健康状况,并对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为临床干预提供证据支持。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研究。通过典型抽样,对浙江地区42家医疗单位的老年医学科住院患者进行营养一日调查,以问卷形式调查其人口统计学资料,记录24 h膳食摄入并计算总热量及总蛋白质摄入量,进行营养相关老年综合征筛查,采集实验室数据等。运用SPSS 25.0软件分析不同营养状况组间差异,对影响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现状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老年住院患者332例,收集有效问卷325份(97.9%)。营养不良组30例(9.2%);营养不良风险组120例(36.9%);营养正常组175例(53.8%)。37.8%(123例)的老年住院患者达到了推荐蛋白质每日最低摄入量1g/(kg·d)。矫正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短的每日静坐时长(2~4 h)、独立行走、辅助行走、住院前进食量同平时、自我感觉健康状况好或一般是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的保护因素,而缺齿(牙齿数目<5颗)则是危险因素。结论:住院老年人院前生活情况、膳食摄入与营养状态密切相关,应重视对住院老年人的膳食评估以及营养评估,并对生活方式做出干预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甘肃省平凉市大骨节病三年攻坚行动防治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甘肃省平凉市大骨节病三年攻坚行动防治现况,为大骨节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自"全国地方病防治综合管理系统(三年攻坚行动管理系统)"收集2019 - 2020年甘肃省平凉市所有大骨节病病区县(市、区)辖内全部病区村的大骨节病监测数据,包括7 ~ 12周岁儿童病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现症患者个案调查、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及治疗情况。结果:平凉市大骨节病患者分布在6个县(市、区)、64个乡(镇)、690个病区村,且全部为重病区。2019、2020年分别临床检查7 ~ 12周岁儿童40 537、41 053人,临床检出率分别为0.08%(31/40 537)和0.03%(12/41 053),X线检出率均为0。2018 - 2020年平凉市居民膳食结构中,大米、面粉、其他膳食的食用比例依次为15.03%、76.63%、8.34%,主食购入比例为19.28%;3年间累计搬迁病区群众9 564户、36 282人,7 ~ 12周岁儿童易地育人4 831人,改种经济作物占原耕地的14.81%(420 914/2 842 939),退耕还林(草)占原耕地的21.81%(620 045/2 842 939),发放6 ~ 24月龄儿童营养包231 811人份。共调查登记大骨节病现症患者6 269例,其中男性3 722例、女性2 547例,男女性别比为1.00∶0.68;临床分度以Ⅰ度患者最多,占78.00%(4 890/6 269),其他依次为Ⅱ度(15.89%,996/6 269)、Ⅲ度(6.11%,383/6 269);发病年龄为(64.57 ± 10.01)岁,范围为16 ~ 87岁,以50岁以上为主,占86.57%(5 427/6 269)。2019年治疗成人大骨节病患者1 659例,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25.38%(421/1 659)、52.92%(878/1 659)、21.70%(360/1 659);2020年治疗成人大骨节病患者1 395例,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19.50%(272/1 395)、61.65%(860/1 395)、18.85%(263/1 395)。结论:平凉市所有大骨节病病区村均达到消除标准,实现了消除目标;应继续做好病情动态监测,加强防控措施落实和大骨节病现症患者康复干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优化膳食管理在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优化膳食管理在高磷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部进行规律血液透析的77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干预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应用优化膳食管理干预。分别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血磷、血钙、血红蛋白、白蛋白、食物磷相关知识水平及控磷饮食依从性。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在食物磷相关知识、控磷饮食依从性和总分分别为(22.00±3.92)、(34.82±4.69)、(56.82±7.4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8.46±3.57)、(30.54±3.52)、(49.00±6.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4.146、4.536、5.022, P<0.01);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在食物磷相关知识、控磷饮食依从性和总分分别为(25.74±3.36)、(41.63±5.27)、(67.37±7.6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0.97±3.81)、(32.36±4.38)、(53.33±6.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5.815、8.403、8.504, P<0.01);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血磷水平为1.81(1.67,2.10)mmol/L,低于对照组的2.13(1.87,2.3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值为-3.237, P<0.01);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血磷水平为1.75(1.63,1.91)mmol/L,低于对照组的1.90(1.83,2.1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值为-3.343, P<0.01)。 结论:优化膳食管理可提高患者食物磷相关知识水平和控磷饮食依从性,有效降低血磷水平,同时对营养状况无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群组管理对胃癌患者术后症状改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群组管理对胃癌患者术后症状改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63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A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之上,采用群组管理护理干预方法。结果:B组患者干预前睡眠质量得分为(11.93±0.44),与A组睡眠质量得分(12.18±0.2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B组患者干预后睡眠质量得分为(1.01±0.89),优于A组(3.1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者干预前疼痛程度得分为(4.21±0.38),与B组(4.53±0.02)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B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程度得分为(1.02±0.01),优于A组(4.63±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实施干预前膳食营养配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B组患者的膳食营养配比情况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者认知功能(34.12±2.31)、角色功能(28.39±1.38)、社会功能(19.38±0.88)、情绪功能(42.39±3.11)、身体功能(27.32±2.49)、总体健康状况(38.34±1.07)得分显著低于B组认知功能(84.32±2.14)、角色功能(85.74±1.63)、社会功能(89.63±1.88)、情绪功能(91.34±2.37)、身体功能(87.39±2.46)、总体健康状况(84.97±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群组管理能够改善胃癌患者术后症状,促进患者合理膳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