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山东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饮水型氟中毒)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健康教育效果,为下一步制订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在山东省饮水型氟中毒重点防治地区选取19个病区县(市、区)作为项目县(市、区),2019年选取50个病区县(市、区),2020年扩大到全省所有105个病区县(市、区)。在每个项目县(市、区)选择3个乡(镇),在乡(镇)中心小学校4 ~ 6年级及所辖3个行政村开展饮水型氟中毒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前后,抽取学生、家庭主妇进行饮水型氟中毒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在实施健康教育的项目村中,选择既往儿童氟斑牙检出率> 30%,水氟含量> 1.5 mg/L且改水时间< 5年的6个病区村(8 ~ 12岁儿童数> 50人),每年开展8 ~ 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调查。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后,5年级小学生[2018 - 2020年:92.46%(4 571/4 944)比65.80%(3 334/5 067)、94.84%(12 897/13 599)比73.55%(9 993/ 13 587)、95.59%(30 407/31 809)比77.52%(24 463/31 557)]和家庭主妇[2018 - 2020年:94.12%(2 400/ 2 550)比76.04%(1 939/2 550)、94.99%(6 412/6 750)比72.00%(4 860/6 750)、95.53%(16 183/16 941)比78.43%(12 971/16 539)]饮水型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明显提升(χ 2 = 1 070.47、2 315.27、4 456.40,328.25、1 294.80、2 174.63, P均< 0.05);2020年健康教育后,5年级小学生、家庭主妇调查问卷中饮水型氟中毒流行原因、危害、预防措施的正确答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 = 390.78、164.94, P均< 0.05);东部地区(青岛市、烟台市、潍坊市)5年级小学生和家庭主妇健康教育前饮水型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显著高于西部地区(德州市、聊城市、菏泽市,χ 2 = 547.43、210.12, P均< 0.05),健康教育后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提高到90%以上;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呈逐年降低趋势(χ 2趋势 = 27.95, P < 0.05)。 结论:山东省通过开展饮水型氟中毒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健康教育项目,目标人群的饮水型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但仍然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健康教育的投入,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防治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掌握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情变化趋势和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评估消除目标进展,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提供客观依据。方法:2018年,按照《"十三五"全国地方病防治规划》中期评估方案及《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的要求,在全省16个县(市、区)的157个病区村或高砷村,以行政村为单位,对全部常住人口进行普查,调查现症患者病情情况,查找砷中毒新发病例;调查改水措施落实情况和改水工程运行情况;每个行政村采集1份末梢饮用水水样,检测水砷含量;同时以县(市、区)为单位评估砷中毒消除情况。结果:全省共计调查1 221名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例,其中轻度982人、中度190人、重度49人,各占80.43%、15.56%、4.01%;1 221名病例均为2011年以前监测在册的病例,未发现新发病例。157个调查村改水率为94.90%(149/157),改水村水砷含量均值为0.022 3 mg/L,范围为0.000 5~0.193 9 mg/L;改水后水砷合格率为83.89%(125/149),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为82.55%(123/149)。10个县(市、区)达到了消除标准,6个县(市)未达到消除标准。结论: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防治成效显著,多年未有新发病例;今后应加大改水工作力度,实施一村一策式精细化管理,确保所有病区村或高砷村达到国家消除标准,如期实现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地方病10年(2012-2021年)防治进展、面临挑战与对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近10年来,通过落实"十二五""十三五"全国地方病防治规划和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我国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进展。本文基于全国连续10年的地方病监测数据分析,总结我国地方病防治取得的进展,探讨目前地方病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性提出今后的防治重点任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助力病区群众全面脱贫奔小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系统介绍了全国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进展及主要做法,论述地方病防治成效对于提高病区群众健康水平、全面脱贫奔小康的作用,展示了我国地方病防治经验以及对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过程的深远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甘肃省平凉市大骨节病三年攻坚行动防治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甘肃省平凉市大骨节病三年攻坚行动防治现况,为大骨节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自"全国地方病防治综合管理系统(三年攻坚行动管理系统)"收集2019 - 2020年甘肃省平凉市所有大骨节病病区县(市、区)辖内全部病区村的大骨节病监测数据,包括7 ~ 12周岁儿童病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现症患者个案调查、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及治疗情况。结果:平凉市大骨节病患者分布在6个县(市、区)、64个乡(镇)、690个病区村,且全部为重病区。2019、2020年分别临床检查7 ~ 12周岁儿童40 537、41 053人,临床检出率分别为0.08%(31/40 537)和0.03%(12/41 053),X线检出率均为0。2018 - 2020年平凉市居民膳食结构中,大米、面粉、其他膳食的食用比例依次为15.03%、76.63%、8.34%,主食购入比例为19.28%;3年间累计搬迁病区群众9 564户、36 282人,7 ~ 12周岁儿童易地育人4 831人,改种经济作物占原耕地的14.81%(420 914/2 842 939),退耕还林(草)占原耕地的21.81%(620 045/2 842 939),发放6 ~ 24月龄儿童营养包231 811人份。共调查登记大骨节病现症患者6 269例,其中男性3 722例、女性2 547例,男女性别比为1.00∶0.68;临床分度以Ⅰ度患者最多,占78.00%(4 890/6 269),其他依次为Ⅱ度(15.89%,996/6 269)、Ⅲ度(6.11%,383/6 269);发病年龄为(64.57 ± 10.01)岁,范围为16 ~ 87岁,以50岁以上为主,占86.57%(5 427/6 269)。2019年治疗成人大骨节病患者1 659例,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25.38%(421/1 659)、52.92%(878/1 659)、21.70%(360/1 659);2020年治疗成人大骨节病患者1 395例,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19.50%(272/1 395)、61.65%(860/1 395)、18.85%(263/1 395)。结论:平凉市所有大骨节病病区村均达到消除标准,实现了消除目标;应继续做好病情动态监测,加强防控措施落实和大骨节病现症患者康复干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地方病防控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近10年来,通过落实"十二五""十三五"全国地方病防治规划和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我国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进展。本文依据我国地方病最新监测数据和"十三五"地方病控制消除评价结果,对我国地方病防控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集中在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和地方性砷中毒防控措施落实,以及地方病患者治疗管理等方面。据此,从防控工作机制、防控措施落实、科学研究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国家及各地区巩固地方病防控成果、精确落实地方病防治措施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近十年地方病的防治成就、主要经验、面临挑战与应对建议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病防治工作,通过落实地方病防控措施,尤其是落实三年攻坚六大行动,各重点地方病的防治均达到相关要求。近十年来,我国地方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取得历史性成就,但是风险挑战依然存在。目前,我国在碘缺乏病、水源性高碘甲状腺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等地方病患者治疗及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大防治力度予以解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谱写新时代山西省地方病防治新篇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地方病防治工作是一项伟大的民生工程,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助力病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阶段,山西省加强组织管理,六大攻坚行动齐头并进,全面控制和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的目标稳步实现。本文介绍了山西省攻坚行动开展情况并对建立健全地方病可持续消除和控制机制进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8 - 2020年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期间陕西省宝鸡市孕妇碘营养状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陕西省宝鸡市孕妇碘营养状况,为妊娠期科学补碘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每年分别将宝鸡市12个县区按不同方位划分为5个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个乡镇(街道办),每个乡镇(街道办)抽取21名孕妇,采集其家中食用盐盐样、1次即时尿样测定碘含量。结果:共采集孕妇家中食用盐盐样3 783份,盐碘中位数为24.00 mg/kg,不同年份间盐碘中位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 = 118.22, P < 0.01);共检测孕妇尿样3 783份,尿碘中位数为192.44 μg/L,城区、平原、山区间孕妇尿碘中位数(205.08、193.61、182.75 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 = 17.53, P < 0.01),不同孕期间孕妇尿碘中位数(早、中、晚:194.47、198.19、183.54 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 = 6.18, P < 0.05),不同年龄组间孕妇尿碘中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 = 2.25, P > 0.05)。 结论:宝鸡市孕妇碘营养总体上处于适宜水平。仍需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倡导科学食用碘盐,提高孕妇碘营养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乡级克山病病情监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掌握内蒙古自治区克山病病区乡克山病病情。方法: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克山病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19年3 - 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赤峰市、锡林郭勒盟4个盟市的全部12个病区旗(县、市、区,简称旗)的病区乡开展克山病病情监测,以在病区乡生活6个月以上的所有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对2014 - 2018年4个盟市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克山病病例搜索。依据《克山病诊断》(WS/T 210-2011)和《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2019版)进行克山病诊断和消除评价。结果:内蒙古自治区4个盟市12个病区旗共下辖75个病区乡,常住人口数为124.69万人。共对病区乡356 150名调查对象进行心电图检查,发现心电图异常86 507例,异常率为24.29%。经心脏超声或胸部正位X光片检查,确诊慢型克山病病例250例,患病率为2.00/万;确诊潜在型克山病病例287例,患病率为2.30/万;无急型、亚急型及新发克山病病例。经病例搜索,筛选出494例疑似克山病病例,最终诊断为慢型克山病6例。病区乡2014 - 2018年连续5年无急型、亚急型新发病例,且2019年慢型和潜在型克山病患病率均低于5/万,达到国家克山病消除标准。结论: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达到国家克山病消除标准,但现症患者仍然存在,需持续加强克山病病情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