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在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探讨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临床护理中引入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 年 1 月—2022 年 8 月医院收治的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 96 例,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8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上引入蒙台梭利教育理论.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痴呆生活质量量表(QOL-AD)评价两组干预前、干预 6 个月后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命质量变化.结果 干预 6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MMSE各维度评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SIE积极因素各项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因素各项评分、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OL-AD各项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干预中引入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可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社会功能、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蒙台梭利行为训练对老年痴呆患者进食行为的干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蒙台梭利行为训练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进食能力的效果.方法 将64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32)和对照组(n=32),干预组接受蒙台梭利行为训练,对照组接受常规进食照护,干预前、干预完成时、干预结束后1个月以及3个月,采用中文版进食行为量表(C-EBS)、中文版爱丁堡痴呆进食评估量表(C-EdFED)、秒表分别测定患者的进食能力、进食困难以及自主进食时间.结果 干预8周结束后,与对照组比较[EBS:(12.42±3.59)分;EdFED:(10.48±3.83)分;自评进食时间:(15.28±6.04)min],干预组患者EBS得分[(14.31±2.63)分]提高,EdFED得分[(7.86±4.16)分]降低,自主进食时间[(21.44±7.17) min]增加.干预结束后,干预组EBS得分及自主进食时间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EdFED得分在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台梭利行为训练可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进食能力,减轻其进食困难,增加其自主进食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蒙台梭利教育法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蒙台梭利教育法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痴呆患者11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照护,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蒙台梭利教育.两个月后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差值评分.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视空间执行能力、命名、注意力、语言、延迟回忆、定向维度评分及MoCA总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抽象维度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视空间执行能力、命名、注意力、计算、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定向维度评分及MoCA总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视空间执行能力、命名、语言、延迟回忆、定向维度评分及MoCA总分的干预前后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意力维度评分的干预前后差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因子及总积极因素得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病、迟缓、抑郁因子及总消极因素得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惹因子得分与干预前比较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因子及总积极因素得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病因子得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惹、迟缓、抑郁因子及总消极因素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总积极因素、精神病、激惹、迟缓、抑郁、总消极因素因子得分的干预前后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研究组IADL及BADL测评得分、ADL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IADL及BADL测评得分、ADL总分较干预前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ADL及BADL测评得分、ADL总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各项得分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前后IADL及BADL测评得分、ADL总分的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台梭利教育法可以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干预对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基于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干预对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48例,实施基于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干预方法12个月.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分别评估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干预前、实施干预6个月末及干预12个月末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干预6个月末及12个月末的认知功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干预6个月末及12个月末的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干预方法有助于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蒙台梭利教育法干预老年痴呆英文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深入分析蒙台梭利教育法干预老年痴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方法 运用CiteSpace5.3可视化软件,对建库至2018年8月1日的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的老年痴呆患者应用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文献进行检索分析.结果 在运用蒙台梭利教育法干预老年痴呆的研究中,美国居于研究首位,澳大利亚和中国台湾分居第二、三位.应用蒙台梭利教育法干预老年痴呆患者的进食行为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以人为本和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的研究焦点,但仍处于探索阶段.结论 将蒙台梭利教育法应用在老年痴呆患者研究领域中并形成照护模式,既满足了老年人需求,又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可为痴呆老年患者提供优质照护.应当将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为老年人照护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相关护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针对不同护理模式对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干预的研究进行综述,阐述了3R护理模式、自我管理模式、基于蒙台梭利原则的护理模式、同理心护理模式和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5种护理模式干预方式、干预效果及应用情况,并提出后续研究的方向,为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蒙台梭利法在阿尔茨海默病照顾者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蒙台梭利法在阿尔茨海默病照顾者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8年1月—2018年6月,选择上海市虹桥社区老年阿尔兹海默病病人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分层随机将照顾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对照组照顾者接受常规阿尔茨海默病照顾方法培训,试验组照顾者接受基于蒙台梭利法的阿尔茨海默病照顾方法培训.比较两组照顾者负担、照顾者积极感受、病人精神状态、病人生存质量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照顾者负担量表总分[(50.39±3.86)分]低于对照组[(70.97±4.2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总分[(27.92±3.12)分]高于对照组[(23.16±2.6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经济状况"维度外,试验组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生存质量测评量表其余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阿尔茨海默病照顾方法培训相比,蒙台梭利方法有利于减轻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照顾者负担,提升其积极感受,改善病人精神状态,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蒙台梭利语言教育法在老年轻度认知障碍言语训练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蒙台梭利语言教育法在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言语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3月某老年公寓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5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试验组采用蒙台梭利语言教育法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言语训练方式.干预前和干预12周后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试验组的认知功能、言语功能中的复述、说、阅读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抄写、描写、听写、计算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MCI老年人,蒙台梭利语言教育法是一项有效的非药物言语干预模式,能够鼓励老年人表达自己的需求,增强交流能力,延缓机体退化,调节心理和行为变化,改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蒙台梭利法在痴呆患者激越行为干预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形势的加剧,痴呆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疾病发展到中后期,超过80%的痴呆患者会发生激越行为.蒙台梭利法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方法应用于痴呆患者,能有效减少激越行为.本文对蒙台梭利法和激越行为的概念,以及蒙台梭利法对痴呆患者激越行为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行综述,并指出其未来研究方向及展望,旨在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法对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法对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post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of non-demen-tia,PSCIN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PSCIND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和运动、认知康复训练,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法训练,以小组形式,每次40min,每周3次,共12周.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oCA)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MMSE、MoCA及MBI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MMSE、MBI、MoCA总分及八个认知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对照组治疗后MMSE、MBI、MoCA总分及视空间执行能力、图命名、计算、延迟回忆四个认知维度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MBI、MoCA各维度评分(除计算外)及MoCA总分的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法能较全面提高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并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