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新乡地区金龟甲发生动态及影响因子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为明确河南省新乡地区农田地下害虫优势种群组成、发生动态及影响因子,本研究于2015-2021年间利用虫情测报灯对该地区的金龟甲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和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为河南新乡小麦-玉米/花生1年2熟制农田地下害虫的优势种群,且暗黑鳃金龟的年度诱虫量及其在混合种群中的占比呈逐年增加趋势.金龟甲的发生在不同年份呈现单峰或双峰,暗黑鳃金龟发生盛期表现出明显的隔日出土现象即双倍节律.相较于暗黑鳃金龟发生期的6月中旬至9月上旬,铜绿丽金龟的发生期相对较短,在6月下旬至8月下旬.同时暗黑鳃金龟高峰日也晚于铜绿丽金龟,其中高峰日最多差22 d.金龟甲的发生与环境降雨、湿度、温度相关.本研究为新乡地区乃至黄淮海农田地下害虫的危害预警和综合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漯河地区农田灯下蛾类群落结构和优势蛾生态位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19
为明确农田生境灯下蛾类群落结构和优势蛾的生态位特点,2017-2021 年在漯河市郊区农田利用虫情测报灯对蛾类进行了逐日监测分析.结果表明,5 年共诱集蛾类昆虫 11 科 121 种 150 861 头,统计得到个体数量(N)、物种丰富度(S)、群落多样性指数(H)、相似性系数(Cs)、生态位宽度(Bi)和生态位重叠(Cij)等相关群落数据参数.3-11 月农田灯下蛾类个体数量、物种丰富度和群落多样性指数,均随时间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不同月份间的群落相似性指数差异较大.年度优势蛾为东方黏虫M.separata、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和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3 种.月度优势蛾共9 种,其中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和棉铃虫的生态位宽度最大0.4434 和0.4002,东方黏虫最小(0.1811);棉铃虫和甜菜叶螟Hymenia recurvalis与其余 8 种优势蛾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均较大,而东方黏虫和其余优势蛾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均较小.研究结果为开展蛾类监测预警和有效防治提供参考数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甘蔗条螟和白螟性诱与灯诱效果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甘蔗条螟和白螟近年对甘蔗为害日趋严重.应用性诱和灯诱是目前甘蔗螟虫发生测报的重要措施,但对二者的诱捕效果差异却鲜有报道.本文比较研究了性诱和灯诱(光波长320-400 nm)对条螟和白螟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性诱和灯诱对条螟日平均诱捕量分别为2.1头和0.3头,对白螟日平均诱捕量分别为1.23头和0.62头,性诱效果显著高于灯诱(P<0.05);同时性诱的诱蛾敏感性高,对虫情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功能.综合上述结果,建议优先使用性诱测报指导甘蔗条螟和白螟防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绿洲农田三叶草夜蛾的种群动态及交配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三叶草夜蛾Scotogramma trifolii Rottemberg是一种多食性的害虫,其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种群动态及交配情况尚不清楚.本试验在库尔勒地区连续3年(2013-2015年4-9月)利用智能虫情测报灯监测了三叶草夜蛾的种群动态,并在实验室解剖雌蛾体内精包,评估野外雌蛾的交配情况.研究表明不同年际间相同月份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相同,即每年的4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和7月下旬均会出现三叶草夜蛾的种群高峰期;而相同年际内不同月份三叶草夜蛾的种群数量存在变异.解剖数据表明了三叶草夜蛾交配频率平均达到2.7次/头以上,同一年份内和不同年际间均存在一定比例的未成功交配雌蛾,其成功交配比例在55.56% ~97.37%,2013年和2015年的成功交配比率较低,低于60%,而2014年的成功交配率却高于80%.通过本研究初步明确了野外三叶草夜蛾交配特征和种群动态,为绿洲农田三叶草夜蛾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0-2019年河南漯河灯下农作物害虫群落结构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探明河南省漯河市灯下农作物害虫的群落结构特点,对2010-2019年设在漯河市郊区农田的虫情测报灯诱集到的农作物害虫进行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这10年共诱集主要农作物害虫546 017头,分属14科、68种,以鳞翅目Lepidoptera为主(占总诱虫量61.42%),其次为鞘翅目Coleoptera(32.19%)、直翅目Orthoptera(5.87%)和半翅目 Hemiptera(0.52%);14个科中以夜蛾科 Noctuidae(43.44%)、金龟甲科 Scarabaeidae(31.76%)和螟蛾科Pyralidae(13.44%)为优势科;68种害虫中以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优势度指数为0.2678)、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0.1077)为优势种,以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0.0927)、黏虫Mythimna separata(0.0792)、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0.0693)、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0.0631)为丰盛种.近10年调查到的害虫物种数量略有上升,但总个体数量年度间差异较大;近10年来部分主要害虫的发生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如二点委夜蛾逐渐由优势种减少为常见种,棉铃虫优势度逐年波动上升,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甜菜叶螟Hymenia recurvalis Fabricius优势度逐年波动下降;不同的月份内有不同的优势种,如黏虫在5月中旬-6月中旬、暗黑鳃金龟在6-8月、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在10月中下旬为群落优势种.这10年间,害虫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年际波动较小,丰富度指数有升高趋势,而优势集中性指数年际差异较大;依据群落结构的时序变化将这些主要害虫在一年中发生时期划分为:种类上升期、虫量上升期、群落繁盛期和种群消退期4个阶段.根据害虫优势种的发生动态,可在不同时间重点对优势种进行精准测报和防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两种诱集方式对田间金龟甲诱集效果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了明确灯诱和引诱剂对田间金龟害虫的诱捕效果,利用自动虫情测报灯和2种引诱剂诱捕器对同一块花生田发生的金龟甲的诱集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式对金龟甲的诱集效果差异明显.诱虫灯对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diomphalia和铜绿丽金龟Anomnala corpulenta的日均诱虫量分别为3.30头和1.27头,引诱剂诱捕器对两种金龟甲的日均诱虫量分别为1.25头和0.34头.自动虫情测报灯的诱虫总量和持效性较好,均明显优于引诱剂诱捕器的诱捕效果.引诱剂诱捕器对雌性东北大黑鳃金龟的特异诱集效果优于自动虫情测报灯.尽管两种诱捕方式全年诱虫量存在较大差异,但两者所监测得到的金龟甲发生动态趋势基本一致,且特殊气象条件诱集数据可相互补充,并提出大面积防治工作中应以虫情测报灯为主,引诱剂诱捕器可作为重要辅助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