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网膜优选位点及其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黄斑病变通常导致中心视力丧失,伴随固视稳定性显著降低,导致精细视觉、阅读,甚至人脸识别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尚无明确及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逆转萎缩性黄斑病变造成的视功能损害,但中心视力丧失患者可自发在功能尚可的旁中心视网膜形成偏心注视以缓解中心暗点的视觉干扰,该位点被称为视网膜优选位点(PRL);然而,自然形成的PRL通常不是视功能康复的最佳视网膜位点,部分患者需要偏心注视训练进行PRL重定位实现更佳的视觉康复。目前基于生物反馈的偏心注视训练已被证实可稳定自然形成的PRL或诱导形成新的PRL,实现黄斑病变患者的低视力康复;然而关于PRL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定位特征及偏心注视训练的具体实施方案均存在争议。本文总结了PRL的相关概念及特征,包括PRL的形成特点、PRL形成的理论基础、PRL的定位特点、PRL重定位的临床效果及相关评估指标;并综述了黄斑病变导致中心视力丧失患者基于偏心注视训练的低视力康复训练方案和疗效,以期为临床上中心视力丧失患者的低视力康复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心视力下降患者优选注视点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27
中心视力下降是导致老年性黄斑变性等疾病患者对比敏感度、色觉等视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中心视力下降患者在中心凹外视网膜功能相对较好位置可形成新的视觉任务区域,称之为优选注视点.本文综述了利用微视野仪进行视网膜最佳注视点定位和首选视网膜位点训练的相关文献,总结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和不足.本文旨在对中枢性视力丧失患者视力状况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中枢性视力丧失患者视力康复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微视野生物反馈训练在黄斑疾病低视力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临床工作中,很多黄斑疾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Stargardt病在晚期因新生血管纤维瘢痕化或光感受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受损形成中心暗点,从而出现视力下降、固视不稳定甚至旁中心注视,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及心理带来很大困扰.长期以来,我们对该类患者的康复治疗手段有限,但近年来有不少文献指出,基于微视野计的生物反馈训练有望通过实现大脑皮层可塑性增强神经感觉适应能力,较大程度的利用残余视网膜功能来帮助那些伴中心暗点的低视力人群巩固或建立稳定的中心或旁中心注视,进而提高视力、阅读速度等视功能.为增进对该康复治疗手段的认识,本文将主要从微视野生物反馈训练(microperimetric biofeedback training,MBFT)机制及方案、优选视网膜位点的选择、在黄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前景展开概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