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观念视域下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举措.公立医院在推进绩效考核工作中,外部各省份政策支持力度、经济发展水平各异,指标体系有待优化;内部学科结构各异,各要素重视程度不一,院内绩效联动不及时,信息化建设滞后.基于系统观念,从强化政策衔接、优化指标体系、加强顶层设计、提高医务人员认识、加大薪酬引导、加快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数字化技术在种植修复体穿龈轮廓塑造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种植体、骨组织、软组织和修复体形态是口腔种植修复治疗中交界美学的4个构成要素,种植修复体穿龈轮廓位于这4个构成要素的交界区,是粉色美学的重要表现区。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穿龈轮廓的塑造也涉及数字化技术的大量应用。本文就数字化技术在种植修复体穿龈轮廓塑造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医院药师岗位胜任力的继续教育方案设计与满意度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结合医院药师岗位胜任力专业要素,探索适合医院特色的药学继续教育方案。方法:在国家继续医学教育思路指导下,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行为事件访谈法筛选医院药师岗位胜任力典型指标,根据Likert 5级度量法对医院药师开展问卷调查。采用相关和 t检验等项目分析方法,及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最优斜交转轴法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完成问卷修订。进一步对近似误差均方根、比较拟合指数等模型拟合指标和模型信、效度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并根据修订后问卷实施医院药师继续教育方案。 结果:结合工作实际选取医院药师岗位胜任力要素中37个考察项开展问卷调查,经项目分析、探索与验证性分析,遴选涵盖31个特征条目的4个因子,即理论培训、实践与应用、授课方式、专家类型。修订后问卷信、效度良好。该方案培训满意度达97.87%(367/375)。结论:本研究综合药师岗位胜任力指标和医院工作需求实际建立的继续教育方案准确、有效,有助于药师专业技术水平和药学服务能力持续、有效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阻生牙拔除临床决策分析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传统阻生牙拔除临床教学中存在学生观察视野狭小,医患沟通培养不足,临床思维培养不足,临床参与度不高等难题亟待解决。本研究以透视颌骨结构、拟定临床策略、沉浸参与临床、涵养医者精神为核心要素,设计“阻生牙拔除临床决策分析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运用虚拟仿真软件创造3D情景虚拟三种不同类型阻生牙临床情境,虚实结合,以临床思维串联阻生牙拔除临床决策分析过程,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阻生牙拔除过程中的医学和人文问题。实验效果问卷调查显示,81.36%(48/59)的学生认为该软件可以提高临床思维能力;76.27%(45/59)的学生认为其有助于掌握阻生牙拔除的基本流程;62.71%(37/59)的学生认为它能提高阻生牙拔除操作技能。因此,该软件通过沉浸式教学体验、构建式教学设计及多维度教学评价,实现了培养学生具备口腔颌面外科临床诊疗思维能力及医生职业素养的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步一步做好前牙美学设计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口腔美学修复的临床流程包括美学设计、美学表达和美学实现3个重要环节。前牙美学设计是整个口腔美学设计的核心,本文重点介绍前牙美学四要素和六步法前牙美学设计流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流行病学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上市前后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安全有效的疫苗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肺炎大流行的核心措施之一,从疫苗上市前安全性、保护效力的实验性研究到上市后安全性监测和人群保护效果的观察性研究,流行病学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列举国内外研究案例,系统介绍了临床试验、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在疫苗上市前后的应用及设计要素,以期丰富流行病学教学案例。另外,在新冠病毒疫苗上市后,国外多个国家在短时间内组织开展了规模数十万到千万人的人群观察性研究,得益于这些国家完善的公共卫生、医疗、医保等信息系统,通过不同数据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整合分析。这对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医生岗位价值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运用要素计点法,构建县级公立医院临床医生岗位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临床医生岗位相对价值。方法:通过文献复习法、专家咨询法、要素计点法等方法构建县级公立医院医生岗位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理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于2019年7—8月对安徽省皖北、皖中和皖南12家县级公立医院临床医生展开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含医生性别、年龄、科室等基本信息,以及医生在"岗位任职资格、技能、风险与责任、工作强度与环境"4个维度上的评分情况。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的县级公立医院医生岗位评价指标体系。1 895名临床医生参与调查,医生岗位评价平均得分为768.40分。其中,神经外科医生平均得分最高,为800.90分;内分泌科医生平均得分最低,为735.40分。岗位评价4个维度上总体得分率存在差异,依次是"风险与责任、工作强度与环境、技能、岗位任职资格"(80.09%>79.49%>79.24%>66.72%)。结论:临床医生岗位评价结果及分级情况较为合理,评分总体趋势符合医生岗位工作特性,为完善县级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薪酬分配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模拟目标试验概念及其关键要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在医学研究中,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被视为评估干预措施效果的金标准。然而评估长期暴露对健康的影响、罕见疾病治疗或伦理限制的情况下,难以进行RCT。模拟目标试验(simulated target trials, STT)应运而生,一定程度克服了传统RCT在资源、时间或伦理上的局限。STT旨在通过观察性研究数据模拟理想的RCT。这包括在研究设计阶段,参照同一临床问题的目标试验研究方案,设定关键研究元素,并运用因果推断学以达到与RCT相似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研究设计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在循证医学的理念下,证据是影响医学实践要素之一,其中原始临床研究、二次研究是获得证据的关键手段。对于原始研究,其结果的可靠性和研究的质量是决定研究成败的关键。进行系统综述或者撰写指南的过程中,都需要对原始研究的质量和可靠性进行评价,偏倚风险评价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临床研究偏倚风险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研究的价值和影响力。从这一层面看,在设计阶段就开始进行偏倚风险的自我评价,有助于提高效率、减少浪费、获取更多可用原始研究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5G+VR技术探讨假针刺在针灸临床试验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针灸的安全性、有效性已被国内外大型权威临床观察所验证,但近年《美国医学会杂志》( JAMA)中部分针刺临床RCT结果显示,针刺效应与假针刺无显著性差异。针灸医学是学术与临床规律总结,不同于化学药物,其刺激量、施术方式、技术均因人而异,目前国内外针刺临床试验中假针刺受到众多学者质疑,认为“假针不假”,呼吁停止“假针对照研究”。为进一步完善假针刺对照研究的设计,将现代5G+虚拟现实(VR)技术与假针刺的原则要素结合,分析针灸临床研究中假针刺现状,并结合现代智能医学技术探讨针灸临床试验中假针刺对照的方法,以及5G+VR技术下假针刺对照设立的优势与前景,旨在推进针灸临床试验标准化,促进针灸研究领域在国内外的发展创新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