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顺汤临床验案及应用体会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静顺汤是宋代陈无择依五运六气理论创立的辰戌年运气方,由茯苓、木瓜、附子、牛膝、防风、诃子、甘草、干姜组成。列举静顺汤治疗不寐、泄泻、痹证验案三则,分析其在不同时间、不同病证中的应用特点,探讨其异病同治的机理,理解使用辰戌年静顺汤需把握"水土合德,寒湿之气,持于气交"的核心病机,不必拘泥于辰戌年。临证应辨天、辨人、辨病证,综合分析,才可找到合适方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骨伤用药特点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藏族医药骨伤科用药规律,为完善少数民族医药骨伤用药特色及理论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华本草?藏药卷》《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中治疗骨伤科疾病的藏医验方,采用Office Excel 2019、IBM SPSS Statistics 26.0、IBM SPSS Modeler 14.1分别对药物进行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获得藏医骨伤科验方202条,涉及338味药物,使用频次排名前3位的中药为诃子、藏木香、红花;药物药性以寒、温、凉为主,药味以辛、苦、甘居多,归经主要归肝、肺、胃、脾经;涉及病种有创伤、关节类痹证、腰骶部筋伤、胸背部筋伤4种。获得4类用药聚类组合,核心药物有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决明子、乳香、黄葵,常见药对组合有诃子-毛诃子、黄葵-决明子、乳香-黄葵等。结论:藏医治疗骨伤疾病以清热药为主干黄水,其次为活血药、理气药、祛风湿药,以藏医经方三果汤、三黄水药为药物核心,常配伍其他清热凉血、续筋接骨药,注重干黄水理论运用,体现了藏医的清泻法、黄水学说核心理论在骨伤疾病诊疗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液质联用和模拟炮制的诃子汤制狼毒大戟减毒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基于液质联用(LC-MS)和模拟炮制初探诃子汤制狼毒大戟的减毒机制.方法 采用LC-MS分析狼毒大戟诃子汤制前后和狼毒大戟生品二氯甲烷部位诃子汤模拟炮制后的化学成分变化;小鼠分别灌胃给予狼毒大戟生品乙醇提取物、狼毒大戟水制品乙醇提取物、诃子汤乙醇提取物、狼毒大戟诃子汤制品乙醇提取物、狼毒大戟生品二氯甲烷提取物、狼毒大戟诃子汤制品二氯甲烷提取物、狼毒大戟生品二氯甲烷部位诃子汤模拟炮制提取物,以粪便含水量、TNF-α和IL-1β的释放水平以及肠道病理损伤情况评价诃子汤制狼毒大戟和诃子汤模拟炮制狼毒大戟生品二氯甲烷部位的毒性变化.结果 狼毒大戟中共鉴定出 115 种化合物,诃子汤中共鉴定出 53 种化合物.狼毒大戟经诃子汤炮制后有 58 种化合物的含量显著降低,12 种化合物的含量显著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狼毒大戟生品组及其水制品组的粪便含水量、TNF-α和IL-1β的释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肠道损伤明显.与狼毒大戟生品组相比,诃子汤组和狼毒大戟诃子汤制品组的粪便含水量、TNF-α和IL-1β的释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肠道损伤得到修复.狼毒大戟生品二氯甲烷部位经诃子汤模拟炮制后,二萜类化合物和鞣质酚酸类化合物的离子强度变化率分别为-6.75%~8.09%和 66.06%~100.00%.狼毒大戟诃子汤制品二氯甲烷部位二萜类化合物的离子强度变化率为-9.92%~54.72%,无鞣质酚酸类化合物.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狼毒大戟生品二氯甲烷部位组和狼毒大戟诃子汤制品二氯甲烷部位组的粪便含水量、TNF-α和IL-1β的释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肠道损伤严重.与狼毒大戟生品二氯甲烷部位组相比,狼毒大戟生品二氯甲烷部位诃子汤模拟炮制组的粪便含水量、TNF-α和IL-1β的释放水平显著降低(P<0.01),肠道未见明显损伤.结论 诃子汤制能缓和狼毒大戟肠道毒性,其减毒机制可能是狼毒大戟在炮制过程中引入的诃子汤中大量的鞣质酚酸类化合物在动物体内起到了药理拮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藏药五味清热汤散的HPLC指纹图谱及5种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建立藏药五味清热汤散的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指标成分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诃子联苯酸、诃子酸、鞣花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Ultimate XB-C18液相色谱柱(4.6 mm × 250 mm,5 μm),以0.1%磷酸水溶液(A)-甲醇(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 五味清热汤散指纹图谱中标识出18个共有峰,指纹图谱相似度>0.99;指标成分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诃子联苯酸、诃子酸和鞣花酸线性范围分别为2.76~55.17 μg·mL-1(r=0.9998)、1.56~31.13μg·mL-1(r=0.9997)、5.51~110.17 μg·mL-1(r=0.9999)、7.27~145.31 μg·mL-1(r=0.9998)、0.90~18.08 μg·mL-1(r=0.9997);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 2.0%(n=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8.27%(RSD=0.72%)、98.31%(RSD=0.94%)、96.48%(RSD=0.73%)、96.86%(RSD=0.80%)、96.07%(RSD=0.81%).8 批样品中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诃子联苯酸、诃子酸和鞣花酸的含量分别为7.85~8.25、4.02~4.23、16.85~17.77、23.55~24.51、3.09~3.18mg·g-1.结论 建立的指纹图谱和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具有简便、准确、稳定、快速等优点,可为五味清热汤散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狼毒(月腺大戟)毒性部位诃子汤制前后肠道毒性变化与成分组成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5
为探究狼毒(月腺大戟)诃子汤制前后肠道毒性变化与成分组成变化的相关性,在整体动物模型水平灌胃给药,以小鼠的粪便含水量,肠道不同部位炎症因子及病理损伤情况为指标,比较月腺大戟生品二氯甲烷提取部位(二氯部位)、诃子汤制品二氯部位与模拟诃子汤制月腺大戟二氯部位的肠道毒性作用差异,考察诃子汤制对月腺大戟肠道毒性的影响.同时构建月腺大戟和诃子成分结构数据库,采用HPLC-TOF-MS分析这 3 个提取部位的二萜类成分与鞣质酚酸类成分组成变化.采用HPLC测定炮制前后月腺大戟饮片和炮制后锅壁残留物中的 4 种主要二萜类成分ent-11α-hydroxyabicta-8(14)、13(15)-dien-16,12-olide(HAO)、jolkinolide B(JNB)、fischeria A(FA)、jolkinolide E(JNE)的含量,考察诃子汤炮制是否对二萜类成分的含量与结构产生影响.结果表明,月腺大戟生品二氯部位组可显著增加小鼠的粪便含水量和各肠段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释放水平,且发现肠道组织受损并伴随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而与生品二氯部位组比较,模拟诃子汤制月腺大戟二氯部位组肠道组织损伤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肠道毒性显著下降.质谱分析结果显示月腺大戟二氯部位模拟诃子汤制后二萜类成分含量无明显差异,但新增了大量来源于诃子的鞣质酚酸类等成分.HPLC结果显示,月腺大戟诃子汤炮制后 4 种萜类成分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下降幅度在-0.35%~-19.74%,下降部分主要残留于锅壁,表明诃子汤制并未改变月腺大戟中毒性二萜类成分的结构.诃子汤中鞣质酚酸类成分拮抗作用是月腺大戟诃子汤炮制后肠道毒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民族药诃子汤炮制狼毒具有科学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蒙药乌兰—13味汤方源考证及研究概况
编辑人员丨2024/5/11
蒙药乌兰—13 味汤(WL—13)最早记载于《通瓦嘎吉德》,之后收录于 1998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中.WL—13 由栀子、诃子、川楝子、土木香、山柰、悬钩木、苦参、茜草、紫草、紫草茸、枇杷叶、金莲花、橡子等 13 种单味药材配伍组成,具有清血热的功效,主治血热盛行、头痛、目赤、高血压、成熟热与未成熟热、感冒、白脉病、肺热、鼻出血、皮疹、中暑、风湿、类风湿等诸疾,具有良好的潜在研究价值.本综述探析了WL—13 的历史沿革、方解、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以期为该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藏药催汤丸中8个成分含量测定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采用HPLC测定催汤丸中木香烃内酯、药根碱、巴马汀、去氢木香烃内酯、盐酸小檗碱、诃子次酸、诃子鞣酸及柯里拉京的含量,为其质量标准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月旭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01%甲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 1.0 mL/min;检测波长为 230 nm;柱温为 35℃.结果:上述 8个成分分别在 2.3~230 μg/mL、0.64~64 μg/mL、1.08~108 μg/mL、0.72~72 μg/mL、1.25~125 μg/mL、0.77~77 μg/mL、0.83~83 μg/mL 0.99~99 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含量水平较高的依次是木香烃内酯、诃子次酸、巴马汀和药根碱.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多成分测定方法有助于催汤丸质量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藏药三果汤治疗糖尿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对三果汤治疗糖尿病靶点及通路进行分析,并通过分子对接进行验证,为基础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子平台(TCMSP)、有机小分子生物活性数据库(PubChem)及文献查阅筛选三果汤中诃子、毛诃子、余甘子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使用Genecard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筛选糖尿病相关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取药物疾病靶点交集,使用STRING构建蛋白PPI网络,运用Mate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基因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将筛选出的有效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通过网络药理学收集三果汤及糖尿病靶点信息,采用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发现,三果汤和糖尿病共同作用靶点共 269 个,靶点作用最为突出的为 AKT1、HAS2、MAP2、CDH1、PRKCG、PLAT,三果汤作用于糖尿病的通路主要在癌症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MAPK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鞣花酸和没食子酸对AKT1、HAS2、MAP2 存在亲和力,鞣花酸对HAS2 亲和力最好.结论 通过本研究中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分子对接分析,三果汤中鞣花酸、没食子酸对AKT1、HAS2、MAP2 通路靶点具有亲和力,为后续实验提供研究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煎煮时间对三果汤化学成分及抗疲劳作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探究煎煮时间对三果汤成分转化及抗疲劳作用的影响.采用HPLC法跟踪煎煮过程中三果汤的成分变化,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筛选出12个差异成分,其中已鉴定的有7个,它们在煎煮过程中的含量变化为:没食子酸、诃子次酸增加,诃子酸、诃黎勒酸、没食子酸乙酯、鞣花酸降低,柯里拉京先增加后降低.抗疲劳评价实验中,小鼠游泳时间及11种疲劳相关指标测定结果显示,煎煮时间越长,三果汤抗疲劳能力越强.差异化合物中与抗疲劳药效相关性最大的为没食子酸和诃子次酸.说明煎煮会促使三果汤大分子鞣质水解成没食子酸和诃子次酸,且这种水解有利于抗疲劳作用的发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藏医治疗"年壬"病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探讨藏医治疗"年壬"病(瘟疫)病的用药规律及组方配伍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编写的《藏医药学防治疫病经典验方整理研究》中所有方剂导入Microsoft Excel 2019表格中组建数据库,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和SPSS Modeler18.0等软件对数据进行药物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方剂频数分析和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等,多角度探析藏医治疗"年壬"病(瘟疫)的用药规律与特征.结果:共得到797首防治"年壬"病的方剂,其中汤剂占67.00%(534/797),丸剂占24.97%(199/797),散剂占7.03%(56/797),膏剂占1.00%(8/797).涉及241味藏药,其中使用频数≥ 100的藏药有诃子、麝香、穆库尔没药等16味,频数≥50的34味藏药的药味以苦味、甘味为主,药性以凉性药、温性药居多,功效以清热、解毒为主.结论:藏医防治"年壬"病(瘟疫)时遵循了以清热解毒和治赤巴病的治疗原则,体现了藏医治疗疾病时既考虑病因,也注重病症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