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例儿童误服纽扣电池所致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58例儿童误服纽扣电池病例的临床特征、胃镜下表现、并发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58例误服纽扣电池患儿,对其基本信息、电池嵌顿位置、滞留时间、症状、黏膜损伤级别、电池大小、处理方式、并发症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儿的平均年龄(25.7±15.4)个月,其中男40例(68.9%)。电池误服滞留中位时间13.8(2,96)h。常见主诉依次为喂食后呕吐、流涎、吞咽困难、咳嗽、发热。黏膜损伤Grade分级Ⅰ级29例(50.0%),Ⅱ级14例(24.1%),Ⅲ级10例(17.2%),Ⅳ级5例(8.6%)。常见并发症依次为食管狭窄、食管穿孔、食管气管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电池嵌顿于食管及其直径≥15 mm是并发症的重要预测因子。结论:儿童误服纽扣电池,黏膜损伤程度与纽扣电池直径及电池嵌顿位置有关。嵌顿在食管的纽扣电池易发生并发症,滞留在胃内纽扣电池不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存在并发症患儿在异物取出术后1~3周需再次行胃镜等相关检查明确并发症转归,并及时干预处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手术治疗纽扣电池致气管食管瘘2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儿童误服纽扣电池可在2小时造成组织损伤,嵌顿时间长者可造成气管食管瘘。除机械压迫和电流灼伤外,电池释放的碱性电解质和重金属在取出纽扣电池后亦可对组织造成持续损伤。小型气管食管瘘通过结扎瘘管等常规术式疗效确切。本文回顾性分析2例通过手术治愈的纽扣电池所致大型气管食管瘘的病例临床资料,通过对比手术时机、急慢性瘘口的特点和手术效果总结了该类患儿的治疗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误食纽扣电池致主动脉破裂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消化道异物指被误吞的难以消化且未及时排出而滞留消化道的各种有形物体,也包括误服的危险化学物质。消化道异物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预后差异较大,大多数消化道异物能自行排出体外预后良好,20%~30%的患儿需要消化内镜治疗,1%需要外科手术 [1]。纽扣电池导致的消化道异物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具有重金属、强腐蚀性、强碱性、带电性等特点,可引起消化道黏膜的腐蚀性损伤和溃疡,如果嵌顿时间够长还可引起穿孔 [2]。误食纽扣电池引起的并发症很罕见,但可能非常严重,常见的有食管气管瘘、声带麻痹、主动脉穿孔、食管穿孔、纵隔感染、脊椎椎间盘炎、吸入性肺炎、胃出血和肠穿孔等 [3]。本文报道了1例患儿误食纽扣电池导致食管穿孔、食管气管瘘和主动脉破裂出血的病例,虽抢救成功,但患儿持续昏迷,家属最终放弃治疗,希望引起临床医师和家长的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五例儿童误服多枚磁性异物导致消化道穿孔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3/8/6
儿童误服异物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如误服玩具、珠子、硬币、纽扣电池等,通常只要异物大小适中,边缘规则,无锋利边缘,大都可以自行排出[1-4].但如果误服的是纽扣电池[5]或带磁性的异物往往就会产生并发症.如果误服磁性异物并且是多颗、且分次吞入,则需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常容易造成胃肠道穿孔、内瘘、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误服磁性异物引发肠穿孔的报道[6-15].总结我院收治5例误服多颗消化道磁性异物病例的治疗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儿童食管长期滞留异物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儿童误吞异物是造成意外伤害的常见原因之一,如误吞玩具的细小零件、各种材质的珠子、硬币、纽扣电池等,一般情况可自行排出.部分异物,如纽扣电池、磁性物品或尖锐物质等,极易造成肠梗阻、消化道穿孔或内瘘等严重并发症,较易被发现并及时处理,但若异物为X线下不显影的圆钝物质,则不易被发现,且因较少造成严重的后果而被忽视.笔者科室于2019年7月6日收治1例因误服龙眼核长期呕吐导致重度营养不良的患儿,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3例婴幼儿误服纽扣电池致继发性气管食管瘘行鼻空肠置管的护理
编辑人员丨2023/8/5
总结3例婴幼儿误服纽扣电池致继发性气管食管瘘行鼻空肠置管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早期禁食、胃肠减压,关注以呼吸系统为主要表现的症状和体征,识别迟发性气管食管瘘;妥善固定鼻管,协同家长进行守护鼻管的行动,防止非计划拔管;早期营养支持,促进瘘口自行闭合或择期手术治疗;制定详细的随访清单,给予多元化的家庭肠内营养出院宣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