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鼠肉瘤蛋白信号通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SLE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病,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目前治疗的主要药物,但部分患者疗效欠佳,且治疗期间感染风险大,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及预后。近年越来越多的分子靶向药物进入了临床治疗,但效果不甚理想。研究表明异常的大鼠肉瘤蛋白(RAS)信号通路可通过促进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的形成、影响细胞铁代谢及铁死亡、活化淋巴细胞等过程,在SLE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潜在作用。本文就RAS信号通路在SLE发病过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SLE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探索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4-(4-乙酰氧基苯基)-2-丁酮在实蝇防控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3周前
实蝇分布范围广泛,寄主种类多样,危害十分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对其防治的时间紧迫性与经济重要性与日俱增.检验检疫及农业、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都是常见的实蝇害虫防治方法.能够刺激实蝇行为反应的引诱剂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害虫防治策略在实蝇防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按照不同分类标准,实蝇引诱剂既可以分为性诱剂、食诱剂和植物源诱剂;又可以分为雄性实蝇引诱剂和雌(双)性实蝇引诱剂.其中,雄性实蝇引诱剂特异性强、效果显著.1960年首次报道雄性实蝇引诱剂4-(4-乙酰氧基苯基)-2-丁酮(诱蝇酮)对实蝇的显著吸引效果以来,它一直被用于监测和诱捕靶标实蝇.应用于调查监测时,诱蝇酮可以与多种类型的诱芯与诱捕器一起使用,实现效能最大化.诱蝇酮不仅可以单独使用引诱实蝇,而且可以与其他诱剂与菌液等混配使用.而且,诱蝇酮在发挥其基础引诱功能的同时,还会影响靶标实蝇的行为和生理以及非靶标昆虫的生存.因此,本文重点从调查监测、引诱灭杀、吸引取食、对非靶标昆虫影响等方面对诱蝇酮在实蝇害虫防治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实蝇害虫诱饵站引诱防治与害虫自动测报的发展,诱捕的影响因素与引诱剂在害虫综合防治中的作用等做出合理展望,以期为实蝇害虫引诱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构树果实对南亚实蝇雌虫的引诱效果及主要引诱成分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南亚实蝇被多个国家列为检疫性害虫,其雌虫在野外被发现取食构树果实.本研究拟初步明确构树果实对南亚实蝇雌虫的引诱效果及其主要引诱成分.[方法]通过室内诱捕试验,测试构树果实对南亚实蝇雌虫的引诱效果;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与Y型嗅觉仪,测定构树果实中引起南亚实蝇雌虫行为反应的成分.[结果]构树果实对南亚实蝇雌虫的诱捕率高达 81.11%;从构树果实气味中测定出 29 种挥发性成分,其中,0.500 mg·mL-1的2-正戊基呋喃、0.005 mg·mL-1的反-2-己烯醛和0.050 mg·mL-1的正庚醛能显著引起南亚实蝇雌虫的趋向行为.[结论]构树果实具有作为南亚实蝇雌虫食诱剂的潜力,构树果实中的 2-正戊基呋喃、反-2-己烯醛和正庚醛可能是引诱南亚实蝇雌虫的主要成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析因设计在蝇类现场诱捕试验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析因设计在蝇类现场诱捕试验中的应用,为筛选最佳灭蝇方式提供更多思路.方法 采用2×2析因设计研究诱蝇笼放置高度(悬挂式诱蝇笼、立式诱蝇笼)和诱饵类型(商品诱饵、臭豆腐)2个因素的主效应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现场捕蝇方式共分为4种组合,分别为悬挂式诱蝇笼和商品诱饵、悬挂式诱蝇笼和臭豆腐、立式诱蝇笼和商品诱饵、立式诱蝇笼和臭豆腐,每种组合重复试验7次,诱捕试验参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进行.通过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法筛选最佳蝇类诱捕方式.结果 本次研究共诱捕蝇类2 296只,现场累计布放28笼,平均蝇密度为82.0只/笼.其中,立式诱蝇笼和臭豆腐组合诱蝇数量最多,占总捕蝇数的44.16%(1 014/2 296),平均蝇密度144.8只/笼;其次是悬挂式诱蝇笼和臭豆腐组合、悬挂式诱蝇笼和商品诱饵组合、立式诱蝇笼和商品诱饵组合,分别占42.73%(981/2 296)、8.71%(200/2 296)、4.40%(101/2 296),平均蝇密度依次为140.1、28.6、14.4只/笼.不同诱捕方式现场诱蝇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441,P<0.001),诱蝇种群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980,P<0.001).诱蝇笼放置高度的主效应不显著(F=0.223,P=0.641),诱饵类型主效应显著(F=147.206,P<0.001),诱蝇笼放置高度和诱饵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0.894,P=0.354).结论 析因设计相较于单因素设计方法不仅能分析各因素的主效应,还能分析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优选立式诱蝇笼和臭豆腐组合灭蝇效果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诱蚊诱卵的葡萄糖溶液浓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对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的蚊幼存活率,以及诱蚊、诱卵效果的影响,为基于糖饵剂的灭蚊技术研发提供支持.方法 取白瓷碗分别加入100 mL 3%、5%、8%、10%和15%的葡萄糖溶液,每碗投放10只白纹伊蚊或淡色库蚊Ⅳ龄蚊幼,第2、4、6、24、48、72 h观察蚊幼存活情况.饲养笼内投放饱血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雌蚊各50只,四角各放置盛有5%、8%和15%葡萄糖溶液的产卵杯各1个,观察72h总产卵数.在模拟房内投放饱血和饥饿白纹伊蚊、淡色库蚊雌蚊各100只,盛有5%和8%浓度葡萄糖溶液和粘虫板制成的黑色简易灭蚊桶各1个,观察6 d后成蚊数和蚊卵数.以上试验均重复3次,以去氯自来水为对照.结果 随着葡萄糖溶液浓度增加,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蚊幼的72h矫正死亡率升高,高于5%的葡萄糖溶液不适宜蚊幼存活.诱卵结果显示,随着葡萄糖溶液浓度增加,对白蚊伊蚊诱卵效果下降;5%和8%葡萄糖溶液组诱卵效果相似,白纹伊蚊卵平均数分别为686.67枚和682.33枚,淡色库蚊卵筏平均数分别为3.00块和2.33块.模拟房内,对照组、5%和8%葡萄糖溶液组诱捕成蚊平均数分别为93.33、105.00和130.33只,8%葡萄糖溶液组诱蚊效果强于对照组(F=3.283,P=0.030);白纹伊蚊蚊卵平均数(蚊卵数+蚊幼数)分别为70.33、55.33和63.00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761,P=0.034).结论 5%及以上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可有效抑制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蚊幼存活,且具备较好的诱蚊效果及一定的诱卵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马尾松不同部位挥发物对松墨天牛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探究马尾松健康植株不同位置挥发性物质,比较其不同部位的挥发物的种类差异及含量,分析松墨天牛成虫对健康马尾松各部位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和嗅觉反应,为开展松墨天牛的行为调控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静态顶空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马尾松松针、1 cm枝条、5 cm枝条、20 cm树干、30 cm树干、松油脂6个部位的挥发物,并对松墨天牛雌雄成虫进行触角电位测定和行为反应观测.[结果]6个部位的挥发物提取物中,共检测出36种挥发性物质,各部位挥发物种类相近,相对含量差异较大,但其主要挥发物均为萜烯类物质,主要包括月桂烯、蒎烯、左旋-beta-蒎烯、莰烯等.在触角电位试验中,5 cm枝条挥发物提取物的触角电位值最高,松油脂挥发物提取物的触角电位值最高;在行为反应试验中,各部位挥发物对松墨天牛成虫均有一定的引诱作用,其中雌成虫对5 cm枝条挥发物提取物的趋向性最高,雄成虫对30 cm树干和松油脂挥发物提取物的趋向性最高.[结论]健康状态下,马尾松5 cm枝条及30 cm树干和松油脂中萜烯类挥发物制成的植物源引诱剂对松墨天牛两性成虫具有更好的引诱作用,这将为提高现有的诱捕剂效果提供参考,同时为松墨天牛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新型缓释载体材料在草地贪夜蛾引诱剂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比较不同草地贪夜蛾引诱剂的田间诱集效果差异,筛选出长持效期引诱剂使用的缓释载体材料,为草地贪夜蛾的长期种群监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首先将新型材料海藻酸钙/聚己内酯微球作为缓释载体应用于草地贪夜蛾引诱剂1,对其结构性能进行相关分析;通过田间诱集试验比较引诱剂1、引诱剂2、引诱剂3、引诱剂4、引诱剂5等五种不同草地贪夜蛾引诱剂的田间持续监测诱集效果;利用气相色谱仪定量比较两种诱集效果不同载体材料的引诱剂1(最优)、引诱剂2(最差)中所含性信息素组分的缓释能力.结果表明:新型材料海藻酸钙/聚己内酯微球的蛙卵状球形结可使草地贪夜蛾引诱剂1中信息素组分缓慢释放,室内静置2个月后该载体基本结构保持稳定;五种不同草地贪夜蛾引诱剂的持续诱捕能力对比为:引诱剂1>引诱剂5>引诱剂4>引诱剂3>引诱剂2,引诱剂1使用80 d仍然具有很强的引诱效果;通过对比诱集持续效果最优及最差的2种引诱剂1、引诱剂2所用载体的缓释性能,发现田间诱集持续效果最好的引诱剂1对草地贪夜蛾性信息素组分的缓释效果显著优于引诱剂2.海藻酸钙/聚己内酯微球作为载体材料可使草地贪夜蛾引诱剂的诱集持效期达80 d以上,可实现对草地贪夜蛾危害周期全覆盖,为持续开展草地贪夜蛾种群监测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新型诱蚊诱卵器在社区伊蚊密度监测中的效果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探索1种更适合社区使用的伊蚊密度监测新型容器.[方法]2022年8月在上海市闵行区进行第一轮试验,采用人诱法选择1个绿化面积较大的白纹伊蚊密度较高的小区作为试验场所,根据容器的材质、颜色、孔洞的大小、形状、位置、顶盖颜色等进行随机点位布放65只新的试验容器,连续观察7 d并记录蚊、卵的诱捕结果.2022年9月进行第二轮试验,制作最佳容器后,将140只新型容器与140只传统容器进行对比实验.采用SPSS 22.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预实验的3类容器布放的第4天(D4)和第7天(D7)诱蚊诱卵的效果有明显变化.一类容器中200 mL杯身上设3个圆形孔洞的容器诱蚊诱卵效果最好,诱蚊/卵阳性率为45.5%(5/11)、其他杯型诱蚊/卵阳性率为12.0%(6/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43,P<0.001).二类容器显示圆型和椭圆形孔洞诱蚊效果较好为55.6%(5/9).三类容器提示悬挂式抗风能力强,3个圆形孔洞的诱蚊效果最佳为66.7%(2/3),且容器壁不宜使用毛糙材质,因易造成蚊逃逸.结合3种容器,应制作顶端透明、侧边上方1/3设为黑色且开3个圆洞的新型容器.在排除人为因素的情况下新型容器的有效回收率较传统容器高,诱蚊诱卵效果与传统容器相当(χ2D4=0.197,P=0.658;χ2D7=0.125,P=0.724),且具有防雨防风防侧翻的优势.[结论]新型诱蚊诱卵器可以提高容器有效率、整体回收率、密度精准性,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细胞外游离组蛋白在脓毒症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1/20
在脓毒症发生发展期间,中性粒细胞诱捕网(NETs)的形成及细胞凋亡坏死会导致组蛋白释放至细胞外,形成细胞外游离组蛋白(CFHs).CFHs从多个方面参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CFHs具有一定抗菌效果、会破坏细胞膜产生细胞毒性、参与炎症反应、损伤内皮细胞、影响凝血功能,以此延长脓毒症的病程,加重病情.CFHs作为脓毒症潜在治疗靶点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抑制CFHs的产生、降低循环中的CFHs的含量或降低CFHs细胞毒性等治疗方法,有望成为治疗脓毒症的新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四妙汤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维生素D系统及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 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病比例不断增加,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四妙汤中药物的有效成分确有改善 RA 的作用,但分析方剂的作用及机制缺乏相关研究.目的 观察四妙汤对胶原诱导法建立的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干预效果及其对维生素 D 系统及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的影响.方法 2021 年 11 月—2023 年 1 月选取 SD 雌性大鼠 70 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空白组(Control 组)、模型组(Model 组)、甲氨蝶呤组(MTX 组)、维生素 D 组(VD 组)、四妙汤低剂量组(SMT-L 组)、四妙汤中剂量组(SMT-M 组)、四妙汤高剂量组(SMT-H 组),每组 10 只.通过胶原诱导法建立滑膜型关节炎大鼠模型,于造模 7 d 后开始灌胃治疗.观察药物干预前后大鼠踝部肿胀程度,测量关节炎指数(AI)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表达情况,检测大鼠血清中白介素 6(IL-6)、25-羟基维生素 D3[25(OH)D3]、NETs 水平,检测关节滑膜组织 24-羟基化酶(CYP24A1)、1-α 羟化酶(CYP27B1)、MPO、维生素 D 受体(VDR)、弹性蛋白酶(NE)表达水平.结果 药物干预第第 7 天 Control组、MTX 组、VD组、SMT-L 组、SMT-M 组、SMT-H 组踝部肿胀程度低于 Model 组,第 14 天 Model 组踝部肿胀程度高于 Control 组,SMT-M 组踝部肿胀程度高 于 Model 组,第 21 天 Model 组 踝部肿胀程度高 于 Control 组、MTX 组,低 于 VD 组、SMT-L 组、SMT-M 组、SMT-H 组,第 28 天 Control 组、MTX 组、VD 组、SMT-L 组、SMT-M 组、SMT-H 组踝部肿胀程度低于 Model 组(P<0.05).第14 天 SMT-H 组大鼠 AI 评分低于 Model 组,第 21 天 MTX 组、VD 组、SMT-L 组、SMT-H 组AI 评分低于 Model 组,第 28 天MTX 组、VD 组、SMT-L 组、SMT-M 组、SMT-H 组AI 评分低于 Model 组(P<0.05).7 组大鼠滑膜组织 MPO、TNF-α 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 Model 组 MPO、TNF-α 高于 Control组,MTX 组、VD 组、SMT-H 组 MPO、TNF-α 低于 Model 组,SMT-M 组 TNF-α 低于 Model 组(P<0.05).Model 组 IL-6、NETs 高于 Control 组,25(OH)D3 低于 Control 组;MTX 组、VD 组、SMT-H 组 IL-6、NETs 低于 Model 组,25(OH)D3 高于 Model 组;SMT-M 组 NETs 低于 Model 组(P<0.05).Model 组 CYP24A1 高于Control 组、MTX 组、VD 组、SMT-M 组、SMT-H 组,CYP27B1、VDR 低于 Control 组、MTX 组、VD 组、SMT-M 组、SMT-H 组,MPO 高于 Control 组、MTX 组、VD 组、SMT-L 组、SMT-M 组、SMT-H 组,NE 高于Control 组、VD 组、SMT-M 组、SMT-H 组(P<0.05).结论 四妙汤可能通过调控维生素 D 系统抑制 NETs 的形成,进而治疗 RA.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