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合板制造职业危害因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胶合板制造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木粉尘、甲醛、苯酚、氨、噪声、萜烯、微生物等,暴露情况复杂,往往有多种因素伴生或同时存在,生产过程中上述因素常有超标,工人有发生群体性职业病危害事件,木粉尘、甲醛、萜烯暴露使工人罹患癌症的风险增高。本文就此做一综述,以便为胶合板制造职业病危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五种药用植物对西花蓟马成虫选择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验证药用植物及其挥发物成分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成虫选择行为干预的可行性,为农业害虫防治提供解决方案.[方法]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西花蓟马成虫对3种蔬菜植物(番茄 Solanum lycopersicum、黄瓜 Cucumis sativus 和辣椒 Capsicum annuum)和 5 种药用植物(薄荷 Mentha piperita、紫苏 Perilla frutescens、荆芥 Nepeta cataria、益母草 Leonurus cardiaca 和藿香Ageratum conyzoides)的选择率;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鉴定5种药用植物叶片中共有挥发物成分;使用Y型嗅觉仪检测西花蓟马成虫对0.01,0.1,1,10和100 μL/mL β-石竹烯的选择率.[结果]在选择行为试验中,西花蓟马成虫对5种药用植物均表现出忌避行为,其中对紫苏和藿香的忌避行为较为显著(选择率分别为24.45%和24.53%).GC-MS鉴定出5种药用植物叶片中挥发物共有成分为β-石竹烯和2,2'-亚甲基双(6-叔丁基对甲酚).西花蓟马成虫对0.01 μL/mLβ-石竹烯无明显行为反应,对0.1~100 μL/mL β-石竹烯表现出明显的忌避行为,并且高浓度(10~100 μL/mL)β-石竹烯对西花蓟马成虫的驱避率可达到约85%.[结论]测试的5种药用植物对西花蓟马成虫表现出较为显著的驱避效果,该结果为了解西花蓟马对非寄主植物的选择性提供理论依据;β-石竹烯是5种药用植物叶片中的共有挥发物成分,可作为驱避剂或植物源农药用于西花蓟马的农业治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广粪蚊共生菌发酵液对宿主嗅觉行为反应的影响及其挥发物成分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广粪蚊[Coboldia fuscipes(Meigen)]是食用菌的主要害虫之一,昆虫共生菌潜在的生防价值为广粪蚊的绿色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首先使用Y型嗅觉仪测试了广粪蚊成虫对其14科16属21种共生菌发酵液在10 min、20 min、30 min 3个测试时间段内的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水生产碱菌(Alcaligenes aquatilis)、柠檬酸杆菌未知种(Citrobacter sp.)、格陵兰变色杆菌(Paenochrobactrum glaciei)3种共生菌的发酵液对广粪蚊成虫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沙福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发酵液对广粪蚊成虫具有显著的趋避作用,其30 min时的相对引诱率分别达到了 20.00%、13.75%、15.00%和-18.75%.随后,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了上述4种发酵液的挥发物.结果显示,共鉴定出相对含量高于2%的化合物28种,水生产碱菌与格陵兰变色杆菌发酵液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挥发物是苯甲醛,其次分别是2,5-二甲基吡嗪和十二烷二腈;柠檬酸杆菌未知种发酵液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挥发物是N-苯基甲酰胺,其次是异戊酸异戊酯;沙福芽孢杆菌发酵液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挥发物是异戊酸乙酯,其次是异戊酸异丙酯.本研究明确了发酵液对广粪蚊成虫具有引诱与趋避作用的共生菌,并且测定了发酵液挥发物的具体成分,为开发广粪蚊引诱剂或驱避剂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马尾松不同部位挥发物对松墨天牛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探究马尾松健康植株不同位置挥发性物质,比较其不同部位的挥发物的种类差异及含量,分析松墨天牛成虫对健康马尾松各部位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和嗅觉反应,为开展松墨天牛的行为调控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静态顶空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马尾松松针、1 cm枝条、5 cm枝条、20 cm树干、30 cm树干、松油脂6个部位的挥发物,并对松墨天牛雌雄成虫进行触角电位测定和行为反应观测.[结果]6个部位的挥发物提取物中,共检测出36种挥发性物质,各部位挥发物种类相近,相对含量差异较大,但其主要挥发物均为萜烯类物质,主要包括月桂烯、蒎烯、左旋-beta-蒎烯、莰烯等.在触角电位试验中,5 cm枝条挥发物提取物的触角电位值最高,松油脂挥发物提取物的触角电位值最高;在行为反应试验中,各部位挥发物对松墨天牛成虫均有一定的引诱作用,其中雌成虫对5 cm枝条挥发物提取物的趋向性最高,雄成虫对30 cm树干和松油脂挥发物提取物的趋向性最高.[结论]健康状态下,马尾松5 cm枝条及30 cm树干和松油脂中萜烯类挥发物制成的植物源引诱剂对松墨天牛两性成虫具有更好的引诱作用,这将为提高现有的诱捕剂效果提供参考,同时为松墨天牛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低浓度吡虫啉削弱多异瓢虫对棉花植株挥发物的嗅觉识别功能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明确低浓度吡虫啉对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成虫嗅觉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多异瓢虫成虫在摄入低浓度(LC20和LC50)吡虫啉后对健康棉株和棉蚜Aphis gossypii成蚜为害棉株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并通过固相微萃取收集健康棉株和棉蚜成蚜为害棉株的挥发物,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鉴定挥发物成分;进而测试多异瓢虫成虫对棉株挥发物单一组分的选择行为.[结果]未摄入吡虫啉的多异瓢虫成虫对棉蚜成蚜为害的棉株具有显著的正趋性,但对健康棉株和清洁空气均无显著的趋向性;摄入低浓度吡虫啉的多异瓢虫成虫对棉蚜成蚜为害的棉株、健康棉株以及清洁空气均无显著的趋向性.对比健康棉株,从棉蚜成蚜为害棉株的挥发物中鉴定出8种挥发量显著增加的化合物,分别为月桂烯、柠檬烯、1-癸炔、3-蒈烯、(3E)-4,8-二甲基-1,3,7-壬三烯[(3E)-4,8-dimethyl-1,3,7-nonatriene,DMNT]、β-石竹烯、α-葎草烯、(3E,7E)-4,8,12 三甲基十三碳-1,3,7,11-四烯[(3E,7E)-4,8,12-trimethyltrideca-1,3,7,11-tetraene,TMTT].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多异瓢虫成虫对以上8种物质的嗅觉选择行为发现,未摄入吡虫啉的多异瓢虫成虫对TMTT具有显著的正趋性,对其他7种挥发性化合物无显著趋性,而摄入低浓度吡虫啉的多异瓢虫成虫对8种挥发性化合物均无显著正趋性.在行为选择测试中,低浓度吡虫啉处理后的多异瓢虫成虫对棉株挥发物及单一组分的未选择个体数量均显著多于对照组.[结论]研究结果证实低浓度吡虫啉削弱了多异瓢虫成虫对棉花植株挥发物的嗅觉识别功能,为新疆棉田多异瓢虫的保护利用及棉田农药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水浴静态顶空固相微萃取温度控制对新鲜茶青香气组分及其气味活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1/13
以金观音茶鲜叶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水浴条件下静态顶空固相微萃取方式提取茶青香气挥发物,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香气组分进行半定量分析,在不同水浴温度下同时测定脂氧合酶、β-葡萄糖苷酶和多酚氧化酶等酶促反应活力.结果表明:茶青香味主要由花香、果香、木香和青香组成,花香气味在茶青不同萃取温度过程中对其香味的贡献均超过其他类型气味;茶青产香酶促反应最适温度区间在40~60℃;在萃取茶青香气挥发物过程中,大部分花香型挥发物气味在60℃以上具有较高活性,且具有高温高活性度的特点,木香型和青香型挥发物气味活性度分别具有高温高活性和低温高活性的特点;从不同香型挥发性化合物对茶青香味形成贡献上看,(E)-β-紫罗兰酮、柠檬烯、L-α-蒎烯分别对茶青花香味、果香味和木香味具有重要贡献,青香味起主要作用的物质为(Z)-3-己烯醇和(E)-2-己烯醛.本研究对茶叶做青阶段不同香气型态建成上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番茄类胡萝卜素降解关键基因筛选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类胡萝卜素衍生挥发物是番茄重要的芳香物质,对番茄风味非常重要.类胡萝卜素衍生挥发物代谢复杂,为筛选调控其合成的关键基因,研究以90个番茄自交系中香气寡淡的TI4001和香气浓郁的CI1005为材料,通过实时定量PCR分析了番茄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SlCCDs)基因在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期果实中的表达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番茄果实不同成熟期类胡萝卜素含量,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番茄果实不同成熟期挥发物的含量.发现在7个SlCCDs基因中,SlCCD1A和SlCCD1B基因在番茄果实中表达量最高,且随着果实发育成熟表达量显著升高.果实中类胡萝卜素及其衍生挥发物含量也显著升高.SlCCD1A和SlCCD1B基因表达量与类胡萝卜素及其衍生挥发物含量之间极显著正相关.推测SlCCD1A和SlCCD1B基因是裂解类胡萝卜素合成挥发物的关键基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非洲哈茨木霉LMNS-M9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藜麦的促生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12/9
[背景]藜麦作为风靡全球的功能性食品,其种子内生非洲哈茨木霉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从藜麦种子中筛选出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分析其抑菌和促生作用.[方法]通过形态学及ITS、tef1和rpb2基因序列等方法对筛选出的内生真菌进行鉴定;采用平板对峙和平板倒扣等方法测定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利用盆栽试验测定内生菌株对藜麦生长的影响.[结果]综合形态学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确定菌株LMNS-M9 为非洲哈茨木霉(Trichoderma afroharzianum).30℃、pH 5.0 和镁离子适宜菌株LMNS-M9 菌丝生长和产孢;葡萄糖、乳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适宜菌株LMNS-M9 菌丝生长;葡萄糖、硝酸铵、磷酸氢二钾适宜菌株LMNS-M9 产孢.菌株LMNS-M9对Botrytis cinerea、Ascochyta caulina、Fusarium citri、Alternaria alternata和Trichothecium roseum的抑制率分别为12.53%、51.96%、52.38%、59.25%和62.04%,挥发物的抑制率分别为35.86%、61.54%、33.33%、41.95%和 59.09%.菌株LMNS-M9 可接触或缠绕病原菌(B.cinerea、A.caulina、F.citri、A.alternata)的菌丝,致使其断裂、消解.盆栽试验发现,菌株LMNS-M9 可促进藜麦种子提前 2 d萌发,并使幼苗根长、地下部鲜重和地下部干重分别增加 71.88%、104.66%和 68.89%.[结论]从藜麦种子中分离的内生真菌鉴定为非洲哈茨木霉(T.afroharzianum),能抑制 5 种病原菌,同时可促进藜麦出苗和根系生长,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室内CO2浓度、温湿度和光照变化对碰碰香挥发物释放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碰碰香(Plectranthus hadiensis var.tomentosus)的芳香气味具有改善身心健康的作用,但其挥发物的释放易受到室内环境影响而降低效果.为探究碰碰香挥发物对常见室内环境变化的响应,并为其高效稳定地应用于构建舒适的亲生物环境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采用混合正交设计,使用动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碰碰香挥发物对温度、湿度、CO2浓度及光照这 4 种常见室内环境因素的响应.结果表明:(1)在温度、湿度、CO2浓度和光照 4 个环境因素中,CO2 浓度和温度对碰碰香植株挥发物释放量的影响较大,而湿度和光照的影响较弱.(2)正常光周期下培养的碰碰香,在夜晚无光照时,CO2 浓度 500 μmol.mol-1、温度 25℃和湿度 60%的环境条件最适于碰碰香植株释放挥发物.此环境条件下碰碰香挥发物的释放总量为 86.23 μg.L-1.kg-1,具有改善身心健康的活性成分含量为 78.03 μg.L-1.kg-1.综上所述,应用碰碰香构建室内亲生物环境,维持或改善人员身心健康时,应主要注意控制CO2 浓度和温度相关的环境条件,从而充分高效地发挥碰碰香的园艺效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大草蛉对不同时期芳香植物甜罗勒及其主要挥发物质的嗅觉行为反应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为明确芳香植物甜罗勒Ocimum basilicum不同时期对捕食性天敌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甜罗勒不同发育阶段(营养期和开花期)对大草蛉的嗅觉行为反应,并通过GC-MS检测了甜罗勒不同发育阶段花和叶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而测定了芳樟醇、罗勒烯、丁香酚、萜品油烯、樟脑、β-榄香烯6种主要挥发物质在0.1μg/L和0.01 μg/L浓度下对大草蛉的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开花期的甜罗勒植株可以显著吸引大草蛉雌虫.甜罗勒主要挥发物为单萜和倍半萜.0.1 μg/L浓度芳樟醇和0.01 μg/L浓度β-榄香烯可显著吸引大草蛉.0.1μg/L、0.01 μg/L浓度的萜品油烯和0.01 μg/L浓度的樟脑、丁香酚、芳樟醇、罗勒烯对大草蛉具有不显著的趋向选择.因此,大草蛉对甜罗勒偏好性可能与不同时期的挥发物质不同有关,这为进一步开发甜罗勒作为大草蛉诱集定殖功能植物提供支撑数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