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豁痰化瘀利水方对急性硬膜下血肿大鼠脑组织MCP-1、NF-κB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豁痰化瘀利水方对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大鼠脑组织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 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SDH组)、假手术组(Shame组)、天丹通络胶囊组(阳性对照组)及豁痰化瘀利水方组(观察组),其中观察组依据剂量可分为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ASDH造模成功后给予各组相应治疗处理,观察脑组织硬膜下血肿面积,并检测急性硬膜下脑组织中MCP-1、NF-κB阳性表达情况、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处理后,与ASDH模型组比较,其他组血肿面积、MCP-1、NF-κB阳性细胞表达比例、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中剂量、高剂量组血肿面积、MCP-1、NF-κB阳性细胞表达比例、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而低剂量组血肿面积、MCP-1、NF-κB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中剂量比较,高剂量组血肿面积、MCP-1、NF-κB阳性细胞表达比例、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豁痰化瘀利水方能够有效减少急性硬膜下血肿面积,降低脑组织中MCP-1、NF-κB的表达,其效果与豁痰化瘀利水方剂量关系密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中医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用药规律,为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提供临床数据支持.方法 通过SQL Server管理工具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临床数据库中提取2014年12月-2019年12月住院患者资料,严格遵循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获取肝豆状核变性病例资料,导出病例资料及中药处方形成Excel表格,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IBM 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3.0软件进行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因子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条件的病例3985例,处方涉及403味中药,总应用频次48468次.使用频次前8位的中药为大黄、黄连、黄芩、穿心莲、半枝莲、绵萆薢、丹参、片姜黄,药性频次前3位依次为寒、温、平,药味频次前3位依次为苦、甘、辛,归经频次前5位依次为肝经、脾经、肺经、胃经、心经,药物功效频次前5位依次为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化痰药、补虚药;聚类谱系图显示皮尔逊相关性为20时可聚为六类;关联规则分析设置不同最低支持度、置信度、提升度,可得到2个关联药物表;复杂网络分析设置不同链接数范围,可得到核心处方1(大黄、黄连、黄芩、半枝莲、穿心莲、绵萆薢)和核心处方2(大黄、黄连、金钱草、丹参、莪术、片姜黄、泽泻)的复杂网络图;通过因子分析可提取出12个公因子.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多为先天禀赋不足,铜毒内聚,久则湿热内蕴,痰瘀互结,以标实为主,兼夹本虚,标实主要为痰、热、瘀等,本虚为肝肾亏虚,治以豁痰化瘀、清热利湿、通腑解毒之法,以核心处方随证加减,并重视疾病过程中虚证的治疗,体现标本兼治原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杨文明分期论治中风后脑水肿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总结杨文明教授分期论治中风后脑水肿的临证经验.认为瘀、毒、水、痰是中风后脑水肿的主要病理因素,根据其不同发病时期、不同脑水肿程度,将其分为三期.早期、轻度脑水肿阶段,多以瘀、毒为主,治宜活血化瘀、解毒通络,方用通窍活血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极期、中度脑水肿阶段,多以瘀、毒、水为要,治宜化瘀解毒、通络利水,方用自拟化瘀解毒利水方;晚期、重度脑水肿阶段,多以瘀、毒、水、痰并见,治宜豁痰化瘀、通腑解毒,方用自拟加味星蒌承气汤.临证善用虫类药化瘀通络利水;强调整体观念,上病下取,二便分消;同时重视患者意识状态的动态观察和辨识,在病情未加重或恶化之前及时采取措施以截断病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