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护车车载无人机平台的研发与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构建救护车车载无人机平台并验证其可行性,为区域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新内容。方法:研究于2020年4月至2023年6月在杭州进行,参与单位包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杭州迅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市急救中心,组建医工信多学科团队,充分讨论应用的场景和功能需求。然后组成工程技术团队,进行设计、制造,安装调试。通过迅蚁云-无人机管理系统软件进行模拟测试,选取浙大二院滨江院区与9个亚运会相关场地之间模拟9架/次飞行,并与救护车模拟(百度地图)行驶的距离及时间比较。最后选择上述地点之一和医院间进行多趟实际飞行测试,记录相应参数及安全性情况。结果:救护车车载无人机平台由无人机、车顶机巢、云端控制平台、5G救护车四部分组成,能够承担救护车和医院之间急救物资和血液样本快速运送等任务。在软件模拟飞行测试中,无人机的飞行距离和时间分别为(9.24±5.99)km和(10.27±6.64)min,均小于救护车的行驶距离和时间(13.5±8.89)km( P<0.05)和(31±16.44)min( P<0.05)。在实际飞行测试中,无人机飞行距离和时间分别为(4.54±0.19)km和(5.04±0.21)min,均小于救护车行驶的距离和时间(5.70±0.17)km( P<0.05)和(18.64±0.67)min( P<0.05),未发生不良事件。 结论:本研究设计的救护车车载无人机平台的性能和安全性较好,在快速转送标本和急救物资上较道路交通具有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构建基于5G通讯技术的大型社会活动医疗急救保障系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构建基于5G通讯技术的大型社会活动医疗急救保障信息系统,以提高医疗保障服务的水平和效率.方法 研究于2016年3月至2019年9月在杭州完成.基于大型社会活动医疗急救保障的需求和服务流程,围绕现场急救-上报指挥中心-专家远程会诊-救护车调度和转运-医院接收的过程,建设现场急救移动终端、车载急救终端、专家远程会诊终端、医院终端和指挥调度中心5个信息终端,实现文本、患者生理指标、音频、图片、视频信息的即时互通和智能化调度决策.结果 成功构建基于5G的大型社会活动医疗急救保障系统,由指挥监控平台、现场救援平台、后送支援平台三大部分组成.(1)指挥监控平台通过Web页面,展示现场医疗组、救护车、医院、专家的信息并实现随时的多方视频交流,以及患者目前病情的文本、声音、图像信息,实现指挥调度、显示统计汇总信息.(2)现场救援终端包括患者信息输入、视频信号采集和生理信息获取设备,实现多种方法病情录入、生命体征和生理信息采集、多角度视频获取,传输至指挥中心.(3)后送支援平台包括车载急救终端、远程专家会诊终端、医院终端和无人机系统.车载终端可以和现场救护组进行扫描交接,转运途中病情和生理信息记录,也可以获取和传递监护仪、心电图和超声信息.医院终端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患者信息,做好院内急救准备.远程专家端可以受指挥中心和医院终端调度,随时加入远程会诊.无人机系统可以实现任何两个地点之间的物资转运.结论 本系统能够初步满足大型社会活动医疗急救保障的需求,实现现场急救-救护车转运-医院救治过程中快速的信息传递、调度决策和统计汇总功能,有待于在完整的5G网络和真实场景下不断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车载式移动医院中大型通信指挥车的研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车载式移动医院中的通信指挥车是处置突发事件现场的移动指挥中心.因此,研制一种具备完善的通信指挥、调度会商、远程会诊、科普宣教等多种功能,可建立现场与后方指挥中心互通的应急通信专网,用于突发事件现场的视频、数据等信息实时备份传输的大型通信指挥车很有必要.方法 根据通信指挥车的功能定位要求,选型专用底盘,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指挥系统,研发优选通信设备设施,严格按流程布局配置卫星通信系统、通用移动通信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LTE)自组网基站网络、单兵(无人机)图传、短波及超短波等系统.结果 车辆最高时速可达100 km/h,可同时满足21人现场开会,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图传技术和数据链接等技术实现前线与后方信息无缝传输,实现现场高效指挥,大幅提升现场救治效率,满足一般车辆不具备的通信指挥能力和现场办公条件.结论 整车性能优良、功能完备,实现能在突发事件紧急情况下,可以快速机动到现场,对现场声像实况进行采集传输,保证实时监控指挥,显著提高了指挥通信装备的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