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某三甲医院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控制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医疗费用和研究安宁疗护卫生经济学价值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成都市某医院住院治疗204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基本情况、住院费用构成,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6天,住院费用中位数为35 009.82元,其中以西药费为主(45.6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住院天数、使用呼吸机、医保类型、使用抢救药物、血液透析、癌症种类、气管插管、输血、气管切开为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住院费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建立综合医院与安宁疗护机构双向转诊标准和服务流程,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5G网络医联体联动模式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严重创伤是45岁以下青壮年主要的死亡原因。基层医院严重创伤救治经验的匮乏、医联体间缺乏快速有效的转诊模式均导致严重创伤的致残率及病死率增加。而5G网络信息高速率、低延时实现多学科会诊前置基层医院、诊疗早期共同决策,弥补了基层医院救治经验的不足。医联体间依托信息联动的精简诊疗流程,可缩短创伤急救时间。为此,笔者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收治的128例基层医院转诊严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初步分析5G网络医联体联动救治模式在严重创伤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监管的影响因素与重点内容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明确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紧密型医共体)监管的关键影响因素和重点内容,为完善紧密型医共体监管体系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2021年发表的紧密型医共体监管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监管相关文献及2003—2021年发布的相关政策文本,采用文献分析和德尔菲法确定紧密型医共体监管影响因素和监管内容;采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DEMATEL)分析影响紧密型医共体监管的关键因素,并通过优序图法确定紧密型医共体监管的重点内容。结果:共获得14项紧密型医共体监管影响因素和15项监管内容。根据各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结果,确定激励约束(11.349,0.936)、卫生法律法规(10.912,0.653)、绩效考核(10.610,0.249)、财政投入(10.198,0.481)为对其他因素有较强影响的关键原因因素;监管成本(12.293,-0.822)、专职监管人员能力(10.471,-0.654)、专职监管人员数量(10.378,-0.388)为较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的核心结果因素。根据优序图法结果共确定12项监管重点内容,按照重要性得分排序依次为服务对象满意度(60.0)、医务人员满意度(59.0)、公共卫生服务(56.5)、绩效考核标准(51.5)、双向转诊情况(51.0)、紧密型医共体运行考核(50.5)、医疗质量管理标准(49.0)、医疗服务质量(47.0)、财政补助经费(47.0)、绩效考核分配(46.5)、医保支付打包(46.5)和基金结余分配(45.0)。结论:为完善紧密型医共体监管体系,有效提升监管成效,应重点关注关键原因因素和关键结果因素的影响,聚焦于对满意度、医疗服务、管理标准和利益机制4个方面重点内容的监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采用以患者为中心的方法接诊水肿患者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通过一例水肿为主诉的患者,展示在首诊、复诊、转诊、随诊过程中时刻以患者为中心的接诊方法,医患共同决策提高患者就医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运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着医联体建设的不断完善,双向转诊、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模式广泛开展,危重症患者的院际转运频次明显增加 [1]。院际转运是危重症患者管理的重要内容,约50%的危重症患者会经历院际转运 [2]。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约为12.5%~62% [3]。经历院际转运危重症患者的死亡比例比普通危重症患者高4%~8% [2,4]。如何保障危重症患者的院际转运安全,促进患者在不同医疗单位治疗的连续性,成为当前亟需关注的问题。2003年澳大利亚发布《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最低标准》 [5],2004年美国发布《危重症患者院际和院内转运指南》 [6],2010年我国发布《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草案) [7],2011年英国发布《危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1)第3版》 [8],上述危重症患者转运指南对院内和院际转运工作给予了综合性的指导建议。目前院内转运工作趋于成熟 [9],院际转运工作中的转运决策、转运风险评估分级、人员及设备配置、患者信息交接的连续性等关键问题需继续探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Dis Colon Rectum 2022年7期摘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在美国中西部选择外科医生进行直肠癌治疗时的转诊和决策考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非药物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国内外关于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非药物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开展睡眠障碍规范化评估和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按照PIPOST模式将临床问题转化为循证问题,根据"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和专业协会网站中与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非药物管理有关的文献,包括临床决策、证据总结、指南及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12月17日。由2名接受过循证护理系统培训的研究人员独立完成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和证据提取及汇总。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其中2篇临床决策、1篇证据总结、5篇指南、6篇系统评价、2篇随机对照研究。最终从多学科协作、危险因素识别、评估与监测、转诊、心理行为干预、运动管理、补充疗法7个方面总结了25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目前关于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非药物管理的最佳证据,医护人员可遵循最佳证据对患者睡眠障碍症状进行标准化评估,并根据临床情境和患者意愿选择合适的干预方案,以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22年)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工作年龄人群首位的致盲眼病。作为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DR所导致的盲和低视力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DR是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病变;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则是由于黄斑区毛细血管渗漏所致的视网膜增厚,主要影响中心视力。随着超广角眼底成像和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等眼底检查诊疗技术的长足发展,DR和DME的诊断评估手段得以不断完善和便捷,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基于影像学的生物学标志物可以帮助指导治疗决策和判断预后。近年来,DR和DME的治疗手段变得更为丰富,除经典的激光光凝治疗以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现已成为累及黄斑中心DME治疗的一线方案;此外,眼内缓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微脉冲激光等,也被证明对DME有效。不同的药物、不同的治疗方案、药物与手术的联合治疗、药物和激光光凝的联合治疗等为患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也为临床医生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此,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眼科医师的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学组与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基于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22年)——基于循证医学修订》。本指南将有助于规范我国DR的预防、筛查、转诊、干预、全身管理和患者教育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心脏移植和左心室辅助治疗晚期心力衰竭的临床决策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晚期心力衰竭的临床预后极差。作为晚期心力衰竭的高级治疗手段,心脏移植或左心室辅助装置能够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建立高级心力衰竭中心,准确识别和及时转诊晚期心力衰竭患者,同时建立规范的临床诊治决策流程,对于治疗晚期心力衰竭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心脏移植或左心室辅助装置治疗晚期心力衰竭的最新临床决策进展,总结目前心脏移植和/或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决策途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毕业学员的岗位胜任力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毕业学员的岗位胜任力情况。方法:该研究为问卷调查。于2022年1至3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于苏州市立医院完成全科住培的2009至2021届学员,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对其中仍从事全科医疗的学员进行岗位胜任力调查。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学员的基本情况,与岗位胜任力相关的临床、公卫、人文、科研教学能力的相关问题。每项能力满分100 分,分为4个等级,即A级86~100分、B级 70~85分、C级55~69分、D级0~54分,评分为A级者认为该项能力优秀。统计各项能力达优秀学员的占比。结果:(1)基本情况:调查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3%(157/163)。纳入分析的157名毕业学员中男性62名(39.5%),毕业后工作单位属性主要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8名(49.7%)],所在岗位属性大部分仍为全科医疗[119名(75.8%)]。(2)临床诊疗能力:毕业学员的病史采集、基本药物使用、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能力自评达优秀者占比均在半数以上,分别为58.8%(70/119)、57.1%(68/119)、54.6%(65/119)以及54.6%(65/119);基于循证的临床决策、体格检查、检查解读、转诊服务、家庭医疗服务、康复服务、急救以及初步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能力达优秀者占比均偏低,分别为43.7%(70/119)、42.9%(52/119)、38.7%(46/119)、37.8%(45/119)、33.6%(40/119)、22.7%(27/119)、21.0%(25/119)以及16.8%(20/119)。(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毕业学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能力自评优秀者均不足半数,达优秀学员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人群与个人健康教育能力[38.7%(46/119)]、疾病的预防控制与保健能力[33.6%(40/119)]、对签约患者的健康管理能力[33.6%(40/119)]、重点和特殊人群保健能力[26.1%(31/119)]、协助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25.2%(30/119)]、临床相关传染病的处理能力[22.7%(27/119)]、基于流行病学的社区诊断能力[22.7%(27/119)]、领导社区健康的能力[21.0%(25/119)]。(4)人文素养能力:毕业学员人文素养的各项能力自评优秀者均达半数以上,达优秀学员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尊重患者及保护其隐私[82.4%(98/119)],对患者富有责任感[73.9%(88/119)],理解患者的需求[61.3%(73/119)],与患者、家属及照顾者的有效沟通能力[55.5%(66/119)],以及与患者的合作能力[52.1%(62/119)]。(5)科研教学能力:毕业学员达优秀者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持续学习创新能力[47.9%(57/119)]、全科住培带教能力[10.9%(13/119)]、查阅文献能力[10.1%(12/119)]。结论:我院全科住培毕业学员岗位胜任力不同组分达优秀者占比不同,临床诊疗和人文素养能力较强,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科研教学能力尚有待加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