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内液黏度和表面张力测量的临床意义与测量方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肺内液主要指由气道黏液和肺泡内表面衬里液所形成的一连续液体薄层,对于维持肺的健康至关重要.介绍肺内液流变学特性在维持气道稳定性、保证肺正常的屏障与清除功能、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表面活性剂替代治疗等方面的临床意义,同时总结Langmuir-Wilhelmy天平法、捕获气泡法、毛细管黏度计和旋转黏度计等液体表面张力和黏度测量的经典方法,以及粒子追踪微流变仪、轴对称液滴边缘形状分析等新技术,比较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研究肺内液流变学特性辅助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悬滴法的肺内液表面张力测量系统研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肺内液表面张力的定量测量对于新生儿或者成年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及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迄今为止,尚未见可用于临床肺内液表面张力准确而快速测量的有效装置.笔者设计一套基于悬滴法的肺内液表面张力测量实验装置,用于临床测量.方法 基于悬滴法设计了一套用于临床肺内液表面张力测定的实验装置,其主要由光源、散光片、液滴形状产生装置、图像采集系统和计算机等部分组成.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手术重症监护病房招募5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取其肺内液.利用设计装置,通过采集肺内液标本的悬滴图像,利用轴对称滴形分析法计算液体表面张力.结果 在室温(25℃)条件下,利用该实验装置测得标准液体纯水(表面张力72.00 mN/m)和二甲基硅油(表面张力21.10 mN/m)的表面张力分别为(72.35±1.00)mN/m和(21.38±0.60)mN/m,二者的测量误差分别为0.48%和1.33%,表明所设计装置的准确度.利用该装置对5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肺内液样本进行了测量,所得表面张力的最小值为12.22 mN/m,最大值为35.11 mN/m,与文献报道的表面张力值一致.结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内液表面张力在不同的患者及同一患者疾病不同的进展时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所研制的实验装置有望用于临床肺内液表面张力的定量测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完全轮廓法的研究进展及在肺内液表面特性测量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1/6/26
完全轮廓法(ADSA)是一种通过分析液滴/气泡轮廓以计算表面张力和接触角的方法,其结合各种滴形控制装置可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首先简单介绍了完全轮廓法的测量原理以及悬滴法、捕获气泡法和限制性座滴法等几种典型的滴形控制装置,然后综述了最新的ADSA表面张力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ADSA法相对于膜天平等传统的表面张力测量方法,具有测量自动化程度高,所需要的样本量小,可实现表面张力动态测量等优点,期望未来可广泛应用于肺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测量、动态吸附过程研究及肺表面活性剂的高保真生物物理模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