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力弘扬抗疫精神 努力做好病理工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20年我们病理人经受住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考验,为抗击疫情作出了贡献。疫情之下,病理医务工作者不断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势,积极开展远程诊断、远程会诊、线上会议、线上培训等各项工作,促进了学术交流,加强了学科建设。疫情并没有停止病理人前进的步伐,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重大传染病AI辅助下远程影像诊断体系的建立初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针对新冠状病毒肺炎等烈性传染病暴发,建立基于人工智能辅助的影像诊断系统,提高疾病诊断的效率、减少一线医生负荷、合理分配有限的医疗资源。方法: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及区域性防控辅助信息系统,对烈性传染病患者的影像数据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结果:提出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影像辅助数据处理系统,结合多模态医疗数据协同诊断,有效、准确地分割出患者肺部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中的病变区域,并生成规范化报告。依托区域性防控辅助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够引入多专家远程会诊机制,提高重症患者的诊断质量。结论:通过分割出病理区域、生成规范化报告和引入多中心机制,该系统能够缓和医疗资源严峻的现状、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县级医院数字化病理科建设经验与体会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了让更多基层单位了解数字化、接受数字化、肯定数字化病理科存在的必要性,本文分享了湖北省房县人民医院数字化病理科建设的成功经验,从而为县级医院数字化病理科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实现路径。从数字化切片和远程病理会诊平台的适用场景、工作流程、系统集成、数据安全、落地条件、应用成效等方面分别阐述数字化病理科建设的具体细节和使用体验,并通过评估扫描用时、存储容量等客观参数和用户主观感受来论证县级医院数字化病理科建设的可行性。结果显示:(1)将原有的手动显微镜升级为全自动扫描成像及多终端远程阅片系统,既能大幅降低数字化病理科的硬件投入,又可突破空间壁垒,实现远程诊断;(2)单张切片平均数字化耗时约(39.09±7.58)s,全切片扫描并不影响病理报告发放速度;(3)系统性能稳定,图像分辨率高,存储空间充足,阅片流畅;(4)将病理数据纳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有利于信息安全保障;(5)数字化病理科为实现医疗资源下沉和打破基层病理科人员紧缺、外出进修难的困境提供了实现路径。房县人民医院病理科数字化建设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实战演练,将理论设想转换成为客观事实,其可行性强,建设周期短,资金设备投入少,值得推广与实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陕西省病理科现状的普查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掌握陕西省病理学科发展状况,陕西省医师协会于2019—2020年对陕西省医院病理科的现状进行了问卷普查,普查内容包括病理科人员情况、科室开展检查项目、工作量情况、远程会诊开展、工作人员继续教育、区域病理中心的建设及存在问题等。并与发表于《中华病理学杂志》2020年第12期上的“对31个省市自治区3 831家医院病理科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文章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说明陕西省当前医院病理科面临的诸多紧迫问题,并提出解决之策,为陕西省病理学科的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巨大睾丸旁去分化脂肪肉瘤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文报道1例巨大睾丸旁去分化脂肪肉瘤病例。患者男,50岁,因“右侧睾丸旁肿物16年,加速生长7月余”就诊,CT示腹盆腔内一长度约27 cm占位。行手术切除,病理示:(腹盆腔)平滑肌肉瘤,(睾丸旁)高分化脂肪肉瘤。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示术后肿瘤残留,给予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因考虑病理诊断过程可能被肿瘤两端不同的病理表现和CT密度以及手术分段取材所误导。鉴于该肿物的CT表现为连续的,且双原发软组织肉瘤的发病率极低,于是完善远程病理会诊,并行双微体同源基因2(MDM2)的检测,最终更正病理诊断为睾丸旁去分化脂肪肉瘤。随访至2024年3月,病情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下一代诊断病理学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生物大数据信息分析、分子病理检测和人工智能辅助病理诊断等技术进步及其应用,临床医学发展迈向精准诊疗时代。这一时代背景下,传统诊断病理学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正在向“下一代诊断病理学(next-generation diagnostic pathology)”迈进。下一代诊断病理学以病理形态和临床信息为诊断基础,以分子检测与生物信息分析、智慧制样与流程质控、智能诊断与远程会诊、病灶活体可视化与“无创”病理诊断等创新前沿交叉技术为主要特征,以多组学和跨尺度整合诊断为病理报告内容,实现对疾病的“最后诊断”,并预测疾病演进和结局、建议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反应,形成新的疾病诊断“金标准”。未来,需要激发病理学科创新活力,加快下一代诊断病理学成熟和应用,重塑病理学科理论和技术体系,发挥诊断病理学在疾病“防、诊、治、养”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临床医学进一步发展,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互联网医院的远程病理会诊服务平台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病理诊断对疾病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1月,某大型公立医院构建了远程病理会诊服务平台,该平台在互联网医院架构的基础上,搭建了远程病理会诊服务的用户端、应用层、数据服务层和业务集成层,以及病理质控体系和患者隐私安全保护体系。远程病理会诊服务流程主要包括会诊前、会诊中和会诊后3个环节,涉及挂号、开具处方、标本邮寄和会诊等多个线上、线下操作节点,远程病理会诊服务平台的患者端和医师端能随时追踪服务状态。截至2023年7月,该平台已完成128例患者的病理会诊服务,服务已辐射到多个省份,有效降低了病理诊断成本,拓展了互联网医院的业务范围,以及提高了病理会诊服务的可及性,可为其他医疗机构推进远程病理服务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智慧医疗+专人管理"邮寄会诊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前很多大医院开展了数字化远程会诊,通过数字扫描仪将病理切片转换成数字切片,这种远程会诊方式方便快捷,但是仍有一些病例需要在加做免疫组化/分子病理后才能明确诊断,而很多基层医院无法开展这类项目,此时就需要患者将蜡块邮寄至上级医院加做检测项目进行邮寄会诊的方式来获得最终病理诊断结果.本院病理科充分发挥远程医疗优势,开通了病理会诊邮寄服务,不断探索和完善"智慧医疗+专人管理"邮寄会诊模式,提升邮寄会诊服务质量,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时间与路途成本,解决基层单位病理会诊难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不同等级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2
目的/意义 了解不同等级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开展情况,分析远程医疗服务开展过程,为远程医疗良性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采用在线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我国26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医院远程医疗服务数据.利用SPSS 25.0 软件,采用描述性分析、χ2 检验、秩和检验等分析远程医疗开展时间、服务类型、业务量、远程会诊开展情况.结果/结论 72.0%三级医院和 82.2%二级医院于 2011 年开始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服务类型以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病理诊断为主,服务类型有待扩展,远程会诊响应时长应进一步缩短,以提升远程医疗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2
-
肝脏黏液性囊性肿瘤伴肉瘤样附壁结节1例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患者女性,59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2个月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影像学检查提示肝多发囊肿,北京大学第三人民医院远程医疗影像会诊:肝左叶囊实性占位,考虑胆管囊腺癌;肝囊肿.患者于全麻下行部分肝+肝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 眼观:部分肝+肝肿物切除标本,总体积8 cm × 8 cm ×5 cm,切面见一囊实性肿物,大小6.5 cm × 6 cm×5 cm,囊内可见一结节,直径约3 cm,囊内壁光,壁厚0.1~0.2 cm,实性区大小3.5 cm×3 cm,切面灰白色,质软(图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