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追溯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nique device identifier,UDI)是医疗器械产品的"身份证",是医疗器械管理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明确将UDI制度纳入到国家医疗器械监管法治体系.2019年7月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启动UDI系统试点工作.天津成为首批试点省份并承担UDI法规研究组牵头职责.为更好地推进UDI系统试点工作,探索研究UDI追溯对医疗器械监管的重要意义,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三医联动模式开展全域推广,运用信息化手段搭建系统实现追溯串联,并在监管中不断拓展应用,探索了UDI全面实施的可行性.本研究结合天津市在UDI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解读UDI追溯管理的难点与痛点,并结合实践就UDI准确性、全域推广和全链条追溯等方面总结经验与启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智慧重症监护病房助力重症医疗可及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过去半个世纪重症医学取得迅猛的发展,危重症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然而与专业快速发展不匹配的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基础建设逐渐出现短板及ICU人文关怀发展滞后。然而,随着医疗行业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应用5G和人工智能(AI)技术构建智慧化ICU将逐步解决重症医学人力物力缺乏、报警准确性低、响应速度及能力不足等短板;同时通过加强人性化关怀着重改善患者就诊舒适性,增加ICU人文关怀属性,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对危重症患者的医疗服务和人文关怀水平。本文通过回顾ICU发展历史,明确智慧ICU建设的必要性以及智慧ICU建设后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后阐明了智慧ICU建设的3个组成部分:智慧化空间与环境管理、智慧化设备与物品管理、智慧化监护与诊疗。最终通过智慧ICU实现以人为本的诊疗理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庆市主城区社区老年人智慧养老服务需求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重庆市主城区社区老年人智慧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0—12月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智慧养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对重庆市主城区9个行政区452名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并分析其智慧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重庆市主城区社区老年人智慧养老服务需求中,日常生活照料需求得分为(3.39 ± 1.45)分;社交及情感支持需求得分为(3.60 ± 1.28)分;日常医疗服务需求得分为(3.80 ± 1.19)分;紧急医疗救助需求得分为(3.87 ± 1.27)分。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日常生活照料需求受性别、年龄、独居情况和文化程度影响( P<0.05);社交及情感支持和紧急医疗救助需求受年龄和独居情况影响( P<0.05);日常医疗服务需求受独居情况影响( P<0.05)。 结论:重庆市社区老年人智慧养老服务需求水平较高,智慧养老服务应关注独居、高龄、男性及低文化程度等高需求老年群体,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计算机视觉技术辅助超声检查在肝脏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前景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超声检查具有无辐射、无创、低成本、高效的优点,是最常用的肝脏影像学检查方法。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于超声图像智能分析已成为智慧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大规模数据训练,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超声组学智能分析模型,可辅助临床诊断与治疗,提高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笔者结合文献,评述计算机视觉技术辅助超声检查在评估肝脏弥漫性病变、肝脏局灶性病变、肝癌微血管侵犯、肝癌术后复发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治疗反应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慢性病专病全程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深化以患者和健康为中心的医疗模式变革将成为医疗体制改革和医院未来发展的核心内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依托于疾病管理单元及5G智慧诊断随访系统、新型远程多学科诊疗平台、慢性病专病健联体管理体系,以肺结节及肺癌诊治为试点病种,通过主动干预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建立更加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实践规范,探索构建慢性疾病全程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医院诊疗管理的质量、效率及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互联网+"的急诊留观智慧信息白板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急诊医疗系统的快速发展,急诊就诊人次大幅度增加,就诊时间延长,疾病诊断日益复杂,给急诊工作带来诸多挑战 [1]。急诊留观室主要是对急诊患者进行短时间观察与诊疗的场所,需要密切观察与处置患者复杂的病情变化,护士将特殊治疗与护理信息记录在传统手工白板上,以便提醒医生、责任护士及时完成治疗与护理。由于患者流动性大,医嘱时常更新,易造成患者的护理延误或者重复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这一模式使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促进了传统行业不断地向前发展 [3,4,5]。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最新发布的《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提出,要不断优化质量安全工作机制 [6]。为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留观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错项和漏项的风险 [7,8],本院急诊科与信息中心合作,通过"互联网+"将留观患者信息白板嵌入急诊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自动提取与更新。医生护士利用电脑、移动护理车、IPAD即可进行查看,有效传递患者的治疗护理信息 [9]、提高了治疗与护理内容的准确性,医生护士满意度明显提升,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医改以来我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研究热点及展望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新医改以来我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研究的热点及前沿,旨在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持续改善提供参考借鉴。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2009年4月至2022年12月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相关中文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和Excel软件对纳入文献的数量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分别纳入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相关文献1 921篇和2 497篇,发文趋势均呈"双峰"特点,年发文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新医改以来,我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文献研究热点集中于实践探索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未来研究的趋势是紧跟时代背景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研究以及智慧化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研究。结论:今后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研究应更加贴合医改政策的变化,聚焦高质量发展以深化微观问题的研究,推进信息化建设以不断完善指标评价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智慧医疗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诊疗需多学科合作、治疗方案繁杂且需个体化、对临床医师的经验要求高,存在疗效欠佳及易发生并发症等问题,迫切需要新的手段助力PFD的诊疗预防。在信息化医疗飞速发展的时代,正在步入信息化医疗的第三阶段——智慧医疗,即“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大数据为基础的新医疗体系。本文综述智慧医疗在PFD的预测及预防、临床决策诊疗方案、手术治疗及随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总结目前各种智慧医疗诊疗系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分析智慧医疗在PFD中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湖州市实行门急诊费用就医后一次合并支付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医院就诊反复多次排队付费,是"看病烦"的主要因素之一。为解决这一难题,提高患者就医效率和感受度,我们以群众看病的关键小事、烦事为改革的突破点,在原有智慧医疗的基础上,率先探索实施门急诊费用就医后一次合并支付(简称"医后付")项目,在湖州市各级公立医院门急诊看病过程中全程记账,无需付费可直接进行检查、化验、取药、治疗,全部诊疗完成后通过手机或自助机一次支付,将既往的门急诊多次付费改为一次付费甚至院内零次付费,获得群众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科急诊拥挤的现况分析和解决策略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急诊拥挤是急诊医疗需求超过急诊可用资源的状况,国内外均面临儿科急诊拥挤的问题。儿科急诊拥挤不仅危及患儿急救,也严重降低患儿及家属的就医体验,并且增加医护人员压力。儿科急诊拥挤的形成与输入、处置、输出环节有关。患儿父母过度焦虑、社区医疗资源不足等可能导致急诊输入量增加;急诊空间、人员、设备、流程等影响急诊诊治效率;待入院患儿滞留、急诊输出受阻等输出环节是导致急诊拥挤的关键原因。针对上述三个环节,儿科急诊拥挤解决策略包括增强急诊以外的医疗资源建设、优化急诊诊疗流程及相关配置、及时收治待入院患儿等。此外,构建儿科急诊拥挤监测或预警模型、发展依托人工智能的智慧医疗服务也是缓解儿科急诊拥挤的新思路。本文对国内外儿科急诊拥挤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缓解儿科急诊拥挤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