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短时心率变异性信号两种熵测度的过速型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过速型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颤(VT/VF)]是心脏猝死的主要诱因,测试VT/VF发生前心率变异性信号是否有明显改变可作为VT和VF发生的提前预报信号.方法:以78名患者体内心脏复律除颤器记录的VT/VF事件发生前心率变异性信号(VT/VF序列)和来自同一患者的正常窦性节律(CON序列)组成的135个样本对作为实验序列.通过预处理消除实验序列的伪差、异位心搏等干扰,采用两种基于熵的非线性复杂度测度——样本熵和逐点多尺度熵(PPMSE),分析VT和VF发生前十几分钟的VT/VF序列,以及心率增加和减小的VT/VF序列复杂性,并采用PPMSE方法讨论了接近VT/VF发生时VT/VF序列复杂性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CON序列相比,在一定匹配容差内,VT/VF发生前心率变异性信号的样本熵明显减小(r<0.25×SD,P<0.0005),心率增加的VT/VF序列减小更显著(r<0.3×SD,P<0.0001);VT/VF序列的PPMSE在越接近VT/VF发生时刻减小越显著,提取的CI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如1~30尺度,N=986、500、250时,P=1.5×10-2、P=4.3×10-3、P=1.3×10-5),心率增加的VT/VF序列区分性能更好.结论:过速型心律失常的自然发作并不是突发现象,在其发作前或许存在某种生理预兆,两种熵测度可能是短时预报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有效非线性参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室速和室颤发生前短时RR间期信号的多尺度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基于短时RR间期的非线性分析,探索预报室速和室颤(VT/VF)发生的某些先兆信息.方法 采用逐点多尺度熵(PPMSE)和加权集成多尺度熵(WIMSE)方法分析了78位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记录的VT/VF事件发生前10 min左右的135个RR间期序列(VT/VF序列)的多尺度熵分布,并与同一患者正常窦性节律的对照(CON)序列进行比较;按VT/VF发生前1 min VT/VF序列心率均值是否大于CON序列心率均值的20%,将数据样本划分为心率显著增加(SI_HR组)和心率未显著改变(nSI HR组)两个子样本组,并讨论了其多尺度熵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CON序列相比,VT/VF序列的PPMSE和WIMSE明显减小,WIMSE分析性能优于PPMSE(尺度>9,PPMSE的P值<0.05;尺度>3,WIMSE的P值<0.005);SI_HR组VT/VF序列的多尺度熵较CON序列减小更明显,提取的复杂性指数(CI)存在显著差异(在1~10尺度范围,PPMSE的P值=4.4×10-5,WIMSE的P值=8.5×10-7).结论 基于短时HRV信号多尺度熵可作为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特征,对预防潜在性致命性心律失常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多源数据的中新天津生态城微观尺度宜居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5
定量评估城市内部宜居性便于发现城市问题从而针对性改善环境.现有研究多囿于单一时相的静态分析,难以在微观层面揭示城市动态发展状态.本研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城市安全性、设施便利性和经济繁荣性5个维度创建生态城宜居性评估指标体系,利用研究区2016-2020年的遥感影像、兴趣点、控制性详细规划数据等多源数据,结合熵值法和优劣解距离法从居住地块尺度对生态城内部宜居情况进行长时间序列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生态城内不同片区宜居水平有较强的时空差异性.空间上,以生态城中新合作区南部为核心,宜居性整体呈现出中心高、边缘低的特点,设施便利性、交通便捷性和经济繁荣性呈现出中心高、边缘低的特点,而环境健康性和城市安全性则呈现出中心低、边缘高的特点.2016-2020年间,生态城宜居性提升速度逐步加快,中新合作区南部的宜居性整体提升最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