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征订启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双月刊,双月30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ISSN 1009-6817,国内连续出版物号CN 14-1281/R,邮发代号22-195,定价20元/册),为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面向医学影像专业及临床各专业学科的广大医务人员,重点反映我国普通放射、CT、磁共振、介入放射、核医学、超声、放疗等方面的新技术、新进展、新成果以及各种影像机械检修、投照及机器应用,同时刊登临床各专业学科医生应用影像技术诊治的新经验、新手段和新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老年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危险因素预测效能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老年危重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危险因素,研究其在临床诊断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患者进行观察性队列研究,在患者清醒之日使用医学研究委员会评分进行肌力评估,根据临床肌力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试验组(肌力评分<48分)和对照组(≥48分).收集和比较两组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老年危重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在老年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发生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收集62例清醒的老年危重患者,其中诊断为ICU获得性衰弱者30例为试验组(疾病发病率48.39%),无ICU获得性衰弱的32例为对照组.两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持续时间、脓毒症持续时间、脓毒症性休克、休克持续时间、多脏器功能障碍及其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持续时间、使用神经肌肉阻滞剂及其使用时间、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及其使用时间、低钙血症及电解质紊乱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 Ⅱ评分及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时间是老年危重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提示应用去甲肾上腺素>3 d和A-PACHE Ⅱ评分>20分为截断点时预测性能最佳.结论 在老年危重患者中,APACHE Ⅱ评分和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时间是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和较好的预测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主动经皮穿刺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坏死物积聚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主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法用于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坏死物积聚(AN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接受主动PCD治疗的23例和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接受标准PCD治疗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类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小样本的分类变量进行对比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在人口统计学数据、胰腺炎的病因和疾病严重程度、PCD适应证及PCD相关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PCD组患者住院时间更长,有更多患者需ICU监护以及ICU监护时间更长(P<0.05);两组患者术后持续器官衰竭逆转数 (78.6% vs. 56.0%, P=0.190),死亡率及手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 PCD 组更多患者升级了引流管(P=0.030),置入了更多引流管(P=0.048),引流管尺寸更大(P<0.01)。主动PCD组APACHE评分减少幅度更高(P<0.01), 引流管更通畅(P<0.01),能够更早地拔除引流管(P=0.012)。结论:主动 PCD 法是ANC的有效引流方法,可有效治疗ANC。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苦参及其炮制品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小鼠TLR4/MyD88/NF-κB通路的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通过探讨苦参及其炮制品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苦参炮制品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在持续高温高湿环境下,配合高糖高脂饲料及蜂蜜水,建立湿热型小鼠模型,进而通过自由饮用含3%葡聚糖硫酸钠(DSS)的蒸馏水,建立湿热型UC小鼠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美沙拉嗪300 mg/kg)、生苦参组、麸炒苦参组、米泔制苦参组(均按5 g/kg剂量给药)、麦麸辅料组、米泔水辅料组,UC造模同时给予灌胃给药,连续10 d.每日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粪便性状及隐血情况,进行一般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给药结束后处死小鼠,摘取结肠并测量长度,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切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 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以及结肠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RT-PCR)和 Western blot 法检测结肠组织中 Toll 样受体 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核因子 κB p65(nuclear factor-κB p65,NF-κB p65)mRNA 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苦参及其炮制品组DAI评分降低;结肠长度缩短程度减小(P<0.01),结肠病变程度减轻,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减轻;血清中MIF、TNF-α、IL-6、IL-1β、IL-8含量降低(P<0.01),IL-10含量升高(P<0.01);结肠组织中 MDA 含量降低(P<0.01),SOD 水平升高(P<0.01);TLR4、MyD88,NF-κBp65 mRNA 及蛋白表达降低(P<0.01).麦麸辅料和米泔水辅料组较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麸炒苦参组、米泔制苦参组较生苦参组作用更明显(P<0.05,P<0.01).结论 苦参及其炮制品具有治疗湿热型UC的作用,经麸炒或米泔制后效果更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抗氧化应激、抗炎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肺损伤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脓毒症是一种因宿主对病原菌感染严重反应失调所致的以持续过度炎症和免疫抑制为特征的异质性较强的病理综合征[1]。宿主对脓毒症的反应涉及免疫细胞、细胞因子、补体系统、凝血级联系统、内皮反应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多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2],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可导致脓毒症的不同表现、进展及预后,继而给脓毒症的治疗和处理造成困难。在脓毒症引发的器官功能障碍中,肺部是最早且最易受累的器官[3],常表现为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肺损伤(sepsis-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S-ALI)。据报道,超过半数的脓毒症患者合并S-ALI,且病死率超过30%[4,5]。尽管对S-ALI的研究日益深入,但对其机制仍有待进一步了解。S-ALI疾病进程中的潜在机制涉及复杂的信号通路,本研究拟就此综述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征订启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双月刊,双月30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ISSN 1009-6817,国内连续出版物号CN 14-1281/R,邮发代号22-195,定价20元/册),为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面向医学影像专业及临床各专业学科的广大医务人员,重点反映我国普通放射、CT、磁共振、介入放射、核医学、超声、放疗等方面的新技术、新进展、新成果以及各种影像机械检修、投照及机器应用,同时刊登临床各专业学科医生应用影像技术诊治的新经验、新手段和新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神经环路鉴定技术在中医药脑科学领域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神经环路是由不同神经元组成的复杂网络,是大脑功能实现的物质载体.神经环路鉴定技术通过对特定神经环路的结构追踪及其活动操纵,研究其对脑功能的充分性和必要性,对理解脑疾病发病机制尤为关键.作为神经科学与脑科学领域的高新技术手段,近年来已被逐渐引入中医药领域基础研究.本综述系统性梳理神经环路鉴定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中医药脑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该领域后期发展方向应立足中医药特色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展开设计.开展中医药多样化手段干预疾病的神经环路机制研究有助于促进中医药与现代脑科学的深度融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人源R-spondin 2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纯化及活性检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构建人源R-spondin 2(roof plate-specific spondin 2,RSPO2)的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融合蛋白RSPO2-Fu-Fc,用3C蛋白酶切除Fc结构域后,检测RSPO2-Fu的生物学活性.方法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人源RSPO2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筛选获得可在溶液中稳定存在的RSPO2截短蛋白RSPO2-Fu.将编码RSPO2-Fu蛋白的基因亚克隆至pCMV-Fc载体后,将质粒pCMV-RSPO2-Fu-Fc瞬时转染入HEK293F细胞中表达72 h,通过Protein A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RSPO2-Fu-Fc,用3C蛋白酶切去Fc结构域,分子筛进一步提纯获得RSPO2-Fu蛋白.最后,通过M50 Super 8 × TOPFlash检测RSPO2-Fu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RSPO2全长有243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28 300,等电点为9.42,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RSPO2-Fu截短蛋白在溶液中的稳定性得到了极大提高;重组表达质粒pCMV-RSPO2-Fu-Fc经菌落PCR及测序证明构建正确;获得了纯度达95%的RSPO2-Fu蛋白;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显示,RSPO2-Fu的EC5.值为1.5× 10-12 mol/L.结论 对RSPO2蛋白适当截短后,可获得稳定表达的RSPO2-Fu蛋白,其对Wnt信号通路有明显激活作用,为Wnt信号通路中RSPO2相关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更好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颈部七线调衡疗法探析并病例汇报一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脑卒中是威胁全球居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成为国民健康的重大威胁。“颈椎病变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学说”提出颈椎病变可能通过影响椎基底动脉系统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脑卒中。颈项部是气血流通的关键,是脑与躯干四肢连接的枢纽和沟通的桥梁,很多疾病发生、进展与颈项部气血失和相关,本研究课题组在传统中医经络循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颈项部解剖学特点,依据骨性标志定位法创新性提出颈部七线调衡疗法。颈部七线调衡疗法可改善脑供血、安神补髓、调衡项背部经络平衡、松筋理结止痛,组方简洁、规整,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在脑卒中的预防和慢病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明代医家万全论治痢疾探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本文通过研究明代著名儿科及养生学家万全《保命歌括》《万氏女科》《育婴家秘》等著作中有关痢疾的论治以及医案,认为万全辨治痢疾,融会了《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著作的精髓,提出痢疾的病因为火邪与湿邪,并根据正邪相争的情况将痢疾分为3类:实热证、虚寒证、虚实夹杂证,还以此为依据提出需结合水、火、气、血的运行情况辨治用药的原则.文章对此进行深刻剖析,以期为痢疾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