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氧诱导因子稳定剂对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造血功能及铁死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稳定剂罗沙司他对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造血功能及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间在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肾病(CKD)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45例,A组应用罗沙司他治疗,B组应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8周后的贫血及铁代谢相关指标、脂质代谢相关指标、血清炎症指标及药物并发症情况,并随访半年,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计数(RBC)及血清铁蛋白(S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均 P<0.05),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 P<0.05)。B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的Hb、S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均 P<0.05),但RBC、HCT、TG、TC、CRP及β2-MG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Hb、RBC、HCT、SF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均 P<0.05),TG、TC、CRP及β2-MG均显著低于B组(均 P<0.05),A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血清GPX4、PTGS2 mRN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 P<0.05),而B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GPX4、PTGS2 mRN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GPX4、PTGS2 mRNA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均 P<0.05)。 结论:罗沙司他能有效调节肾性贫血患者的贫血状态,提高铁代谢,抑制铁死亡,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并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且治疗安全性高,在治疗肾性贫血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剂量使用更昔洛韦致全血细胞减少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例42岁女性患者因发热10 d、怀疑巨细胞病毒感染,予更昔洛韦150 mg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和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2.25 g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用药前白细胞计数(WBC)12.71×10 9/L,血小板计数(PLT)262×10 9/L,红细胞计数(RBC)2.99×10 12/L,血红蛋白(Hb)84 g/L。2 d后因患者出现水肿,将更昔洛韦用法调整为150 mg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1次/d,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2.25 g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2次/d。用药第11天,实验室检查示WBC 3.01×10 9/L,PLT 92×10 9/L,RBC 2.39×10 12/L,Hb 68 g/L。用药第13天,WBC 1.98×10 9/L,PLT 86×10 9/L,RBC 2.44×10 12/L,Hb 69 g/L。查阅患者既往住院病历资料,患者曾因使用更昔洛韦发生轻度骨髓抑制,考虑为更昔洛韦致全血细胞减少。停用该药并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200 μg皮下注射、1次/d和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10 000 U皮下注射、1次/周,5 d后实验室检查示WBC 3.82×10 9/L,PLT 197×10 9/L,RBC 3.12×10 12/L,Hb 92 g/L。本例患者3年前曾行肾移植术,根据其肌酐清除率水平计算,该患者使用更昔洛韦属于超剂量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罗沙司他胶囊对比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罗沙司他胶囊和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rh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0年11月在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40例肾性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试验组使用罗沙司他胶囊治疗,对照组使用rhEPO治疗,研究进行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转铁蛋白饱和度(T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的RBC、Hb、Hct、SF、TRF、TS、TG、TC、LD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12周后,试验组的RBC、Hb、Hct、SF、TRF、TS均高于对照组,而试验组的TG、TC、LD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 结论:罗沙司他胶囊可以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贫血,还可降低血脂水平,改善患者铁的利用率,其药效起效快,耐受性好,安全性较高,对肾性贫血患者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罗沙司他胶囊结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腹膜透析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罗沙司他胶囊结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腹膜透析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82例腹膜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罗沙司他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及铁代谢指标变化、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更高(80.49% vs. 95.12%,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及网织红细胞计数(Ret)、血清铁蛋白(SF)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白介素-8(IL-8)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Hb、Hct、Ret)、铁代谢指标(SF、TSAT)、IL-8、SOD水平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b、Hct、Ret、SF、TSAT、IL-8和SOD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20% vs.4.88%, P>0.05)。 结论:罗沙司他胶囊结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腹膜透析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罗沙司他对多发性骨髓瘤肾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分析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罗沙司他(roxadusta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MM肾性贫血患者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对照组(n=42).两组均进行常规化疗,对照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观察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罗沙司他.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3疗程后血红蛋白(Hb)、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F)、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3疗程后,两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3疗程后,两组Hb、EPO、TSAT、SI、TIBF水平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3疗程后,两组Scr、BUN、IL-1β、IL-6水平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3疗程后,观察组HIF-1α水平有所降低,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罗沙司他治疗MM肾性贫血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EPO水平,抑制炎症反应,纠正铁代谢,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还能降低HIF-1α水平,有助于促进肾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性贫血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比较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20 年6 月1 日至2022 年12 月31 日收治的178 例慢性肾病伴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入促红素组(n =88)和罗沙司他组(n =90).促红素组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皮下注射;罗沙司他组口服罗沙司他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前后的贫血相关指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贫血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促红素组患者治疗后的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罗沙司他组患者治疗后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根据临床实际情况,两组患者接受了14d或15~28 d的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 14d后贫血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4d后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均有升高趋势.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 15~28 d后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促红素组患者治疗15~28 d后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罗沙司他组患者治疗15~28 d后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沙司他和重组人促红素均可改善慢性肾性贫血患者的贫血,且罗沙司他治疗效果更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罗沙司他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探究罗沙司他胶囊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2年 3 月—2023 年3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肾性贫血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80~120 U/kg,2~3次/周,随后于血透结束后取 0.9%氯化钠溶液 10 mL与 1.0 g左卡尼汀注射液混合后静脉注射,2~3 次/周.治疗组口服罗沙司他胶囊,体质量 40~60 kg者予以 100 mg,体质量>60 kg者予以 120 mg,后续依据血红蛋白(Hb)水平调整剂量,3 次/周.于血透结束后取 0.9%氯化钠溶液 10 mL与 1.0 g左卡尼汀注射液混合后静脉注射,2~3次/周.两组均连续治疗 12 周.观察两组达标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贫血、铁代谢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达标率分别为 57.50%、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计数(RBC)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Hb、Hct、RB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铁(SI)、不饱和铁结合力(UIBC)、血清铁饱和度(ISAT)均升高,不饱和铁结合力(UIB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SI、TIBC、ISAT均高于对照组,UIB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沙司他胶囊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可有效纠正肾性贫血患者贫血情况,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罗沙司他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探究罗沙司他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以及对铁代谢、红富铁激素(erythroferrone,ERFE)-铁调素(hepcidin,Hep)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8例进行MHD的肾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44例.常规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研究组给予罗沙司他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血清铁(serum iron,SI)、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AT)]、炎症因子水平[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ERFE-Hep轴相关指标(ERFE、Hep)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RBC、MCV、MCH、SI、SF、TSAT、ERFE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IL-6、CRP、TNF-α、He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罗沙司他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MHD肾性贫血患者疗效显著,可通过调节ERFE-Hep轴平衡,改善铁代谢,减轻肾性贫血症状及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益气温阳法治疗高原地区慢性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法治疗高原地区慢性肾性生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选取慢性肾性贫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叶酸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益气温阳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检查、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er)、血尿素氮(BUN)及24h尿蛋白定量(24 h U-TP);贫血指标: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红蛋白(HGB);血脂指标: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78.9%,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7.4%,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1.6%,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的Ser、BUN及24h U-TP水平两组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的Ccr水平则较治疗前升高,并且治疗后观察组BUN及24h U-TP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而Ccr水平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cr水平治疗前后无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而两组的HCT、RBC及HGB水平则较治疗前升高,并且观察组血脂指标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观察组的HCT、RBC及HGB水平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温阳法可以有效地纠正肾性贫血状况,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低色素贫血
编辑人员丨2023/8/6
1例接受肾移植手术的36岁男性患者术后出现发热、排尿疼痛,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WBC)17.1×109/L,中性粒细胞0.92,血红蛋白(Hb)113 g/L,降钙素原(PCT)3.04 μg/L,考虑为尿路感染,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5g静脉滴注,1次/8h.用药第4天,患者排尿疼痛缓解,体温恢复正常,PCT 0.43 μg/L,WBC 8.5×109/L,中性粒细胞0.90,Hb 81 g/L,继续抗感染治疗,并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4000 IU皮下注射、1次/48 h;第7天,患者WBC 9.7×109/L,中性粒细胞0.88,PCT 0.15 μg/L,Hb 74 g/L.考虑Hb减少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相关,停用该药,改为头孢呋辛口服序贯治疗.换药第2天,患者Hb 80 g/L,停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第7天,Hb 90 g/L;第12天,Hb 97 g/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